如何理解魯迅說的“地上本來是沒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連叢先生


小的時候,我經常和夥伴們上山砍柴,我們沿著山間小路進入大山,到了柴草茂盛的山中就沒有了路。於是我們就各自為戰,自己開路砍柴,由於我們天天來這片山林砍柴,自然就踩出了一條新路。有了新路扛柴下山就方便多了,即好走,又安全。

由此我對魯迅先生這句話(地上本來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印象最深。特別是當我學習《政治經濟學》時,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艱難開拓歷程理解最快。

當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於1917年在蘇聯創立之時,世界上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極力反對蘇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甚至是在二戰時,德國肆無忌憚地侵略蘇聯。可是令帝國主義國家感到害怕的是,二戰結束時,世界上竟然建立了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在世界上形成了兩大陣營,一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個是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這兩大陣營經過七十多年的較量,目前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還剩五個。不過我還是相信馬克思主義,儘管社會主義國家很少,並不代表社會主義制度沒有生命力。相反,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會很多!因為事物的發展總是曲折地波浪式地向前發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最令人興奮的是,中國共產黨的理論自信,道理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社會主義道路增添了色彩!《馬列毛主義政黨五一宣言》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世界無產階級已經深刻地認識到了帝國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道路會越走越寬廣!但是還需要我們劈荊斬棘,勇往直前!





張越智872


這句話,不用怎麼去理解它,它本來就是,千真萬確的大實話。我是在山裡長大的,山上的羊腸小道就是人走出來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路了。

這句話,出自魯迅的小說《故鄉》魯迅是文學家,思想家,原名《周樹人》。他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民不聊生。他這句話的寓意,也是想喚起民眾反抗,民眾起來了,也便成路了。可是;“人無領不走,鳥無頭不飛”。他也是勢單力薄,沒有毛主席,共產黨人的凝聚力,號召力。只起了宣傳的作用。

路是人走出來的;

從共產黨的歷史講,也是在摸索中前進的,勵盡千難萬險,坎坷磨難。實踐證明,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路。八一南昌起義的路,是錯誤的路,它的錯誤在於,不是知己知彼,實事求是的路。而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上井岡山,走以農村包圍城市的路,才站穩了腳根。證明了它是一條正確的路。

毛主席的路,之所以正確,

不僅是上井岡山,重要的是治軍路線。軍隊若沒有嚴明的紀律,則沒有,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若各自為政,則沒有凝聚力,沒有凝聚力,則一盤散沙。一盤散沙,就不能手籠五指形成拳頭,就沒有力量可言,沒有力量何談勝利。

喚起民眾,為民眾謀生存。

喚起民眾,不是一句話的事情。要為民眾辦實事,從細節做起,既不欺壓百姓,說話又和氣。我們在抗擊敵人的同時,大搞土地革命。打土毫分田地,讓民眾切實能得利益,民眾有地種,有飯吃才能真正的打動民眾的心,打動了民眾的心,民眾才能真心的擁護。民眾擁護了?就不是羊腸小道了,是一條光明大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才是兵民勝利之本。

茫茫大地路在腳下;

當年毛主席,以大無畏的氣魄,決定紅軍翻雪山過草地,先頭部隊在雪山上闖出一條路來,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共產黨領導的紅軍,迎難而上,不怕苦。創造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令美國也感嘆,他們簡之是不敢想象,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可是我們做到了,我們勝利了,我們挎上光明大道,我們為之自毫。我們能做到這些?再無所不能了。

結束語;

地上本無路,路是人走出來的。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只有毛主席和老一輩革命家,無數革命英雄和先烈,廣大的中國人民群眾,才能創造出如此奇蹟來。


杜家人


什麼是路?魯迅先生的回答很直白: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真是這樣的嗎?

事實上,客觀存在著多條路。大路、小路,水路、旱路,還有鐵路與航空線。諸如此類種種路,但並不是魯迅先生心中所期盼的路。

那魯迅先生所要表達的路又是什麼路呢?讀過他的作品,也許會理解一二,那是一條充滿希望之路。

既然這句話出自魯迅先生的《故鄉》裡,且又是原文中的最後一段,想必在著墨時就意有所指了。請閱讀原段落: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從原文中可窺見,魯迅是借用“路”來形象地比喻“我內心的希望”之所在,說明希望的時有或無,就如同這路般的產生而已。

固此,這段話的中心思想是“希望”,而非“路”。僅以路作比較,生動而形象地說明該如何成就“希望”。

那麼又如何去理解魯迅先生說的“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呢?

01:創作背景

作者於1921年回到故鄉,耳聞目睹了處在半封建殖民地社會的中國農民生活的殘酷現實,結合自身三十多年的苦苦求索,漸而寫岀了這篇悲涼沉鬱但又不希望的小說《故鄉》。

小說依據回到故鄉、感受故鄉,到懷著的失望與痛苦的心情離開故鄉。尤其是少年閏土和楊二嫂二人的苦難描述,真切地代表了故鄉的慨況。雖然說,這種慘不忍直視又睹物思人的境地,對於作者“我”的感受是並不沒有因此悲觀、消沉,反而產生一些有所期盼的渴望。

通觀全文,魯迅先生的“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明顯感覺他儀寄託希望於未來或下一代。

02:現實意義

單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這句話來理解:人們普通認知,前方沒有路,但只要肯願意走,後來者跟從的多,也就能久而久之的形成一條路。

然而,哲學上的觀點卻不同,路有千條,關鍵在於你去怎麼選擇。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只是反映了路的暢通無阻,更重要的是羅馬帝國的繁華吸引眾多人而去。這其中就可能無路能直達,但人們總會繞道奔向目的地。

作為當代人,不走老路、熟路,顯然是對的,只有帶著勇氣和膽量去開創未來的新路方可永續發展。這就是因為社會在進步,科學發展的速度更快,你若再因循守舊,恐會因慢半拍被時代的潮流所淹沒。

總之,“地上本沒有路”,你大膽開創,定然會產生“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的效果。一個充滿希望之光的人,無畏險阻和坦途,總是執著前行而不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