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槊這種存在於傳說中的冷兵器,何時興起?又是何時消失的?

馬槊最早的傳說源於《三國演義》記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曹操平定北方後,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決戰.是夜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操取槊立於船頭,慷慨而歌.歌辭是下面的這首《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概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咽,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馬槊這種存在於傳說中的冷兵器,何時興起?又是何時消失的?

還是鮑國安版的曹孟德比較符合我的想象

但《三國演義》為小說家演繹,正統《三國志》中並無記載,最早可考證的"橫槊賦詩"出自唐代詩人元稹《唐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中的"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和蘇東坡《前赤壁賦》"(曹操)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綜合史料可以推斷馬槊源於漢末,從南北朝開始使用,隋唐時期盛極一時,五代走向沒落,北宋時幾乎絕跡了。

馬槊這種存在於傳說中的冷兵器,何時興起?又是何時消失的?

矛與槊對比

南朝世家貴族羊侃極為豪奢,卻以制槊為榮耀,《梁書·羊侃傳》:“侃執矟上馬,左右擊刺,特盡其妙”。因為觀看羊侃舞槊的人太多,以至於好多人爬到樹上把樹枝都折斷了,所以,羊侃的馬槊被戲稱“折樹槊”。尉遲恭:唐太宗手下第一猛將,出身世家,善用馬槊,甚至擅長空手奪槊。《資治通鑑》:(李)世民謂尉遲敬德曰:“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程知節:就是後世評書中鼎鼎大名的程咬金,真實歷史上的程咬金善於使用的可不是大斧,《舊唐書》:程知節,少驍勇,善用馬槊。秦瓊:大唐猛將秦瓊也善用馬槊,《舊唐書》: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則以寡敵眾,可謂勇。李存孝: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晉王李克用之義子。常持馬槊衝陣,《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五·李存孝傳》: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馬槊這種存在於傳說中的冷兵器,何時興起?又是何時消失的?

馬槊作戰時使用方法

根據《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兵器分冊》主編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泰斗楊泓老先生著述,槊起源於漢朝,興起與騎兵為主的戰爭朝代,即:魏晉--隋唐。這一時期騎兵是爭霸天下的決定性力量,重裝騎兵對決促進了裝甲與武器的發展,這個環境造就了中國甲騎具裝騎兵的武器與裝甲的發展高峰。可見馬槊的出現是與重裝騎兵相輔相成的,自漢以來,隨著雙側馬鐙的出現,騎兵的雙手得以解放,騎兵不再作為騎馬步兵而成為一個獨立兵種。而隨著兩漢之後中原地區人口經濟極大發展,鋼鐵產量得到很大增長,鐵甲不再是高級將領專屬,唐朝軍隊盔甲裝備比例比前代有了很大增加。

馬槊這種存在於傳說中的冷兵器,何時興起?又是何時消失的?

唐代明光鎧復原圖1

馬槊這種存在於傳說中的冷兵器,何時興起?又是何時消失的?

由陶俑復原明光鎧

從《通典》和《神機制敵太白陰經》卷四《軍械篇》可以知道,唐朝的標準是著甲士兵佔士兵總數的60%。雖然並不是都穿著鐵甲,但這個比例比起漢代軍隊著甲比例,還是有很大進步的。隋唐時更是出現了穿著明光鎧這種類似後世板甲的具裝騎兵,幾乎免疫此前常用的戟、矛等冷兵器,再加上鮮卑騎兵帶入中原的重型長矛的影響,馬槊這種長鋒破甲的武器也應運而生。馬槊鋒具有明顯的破甲稜,上好的槊也會同寶劍一樣,有八個面。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明光鎧,在破甲的槊之下,一擊而破,馬槊總體丈八以上(約3.5米)。

馬槊這種存在於傳說中的冷兵器,何時興起?又是何時消失的?

唐代槊鋒

但因為馬槊至今無完整實物出土,對於馬槊形制尤其是槊杆材質尚存在爭議。現在主流說法馬槊的形態:

1、首先外形與槍矛一致,不過由考古可以看出,槊鋒非常長,遠非槍矛的頭可以比。

2、有時會裝備"留情結"防止衝鋒時貫穿敵人無法拔出

3、馬槊杆為通常使用柘木,是細柘杆浸泡油晾乾後,用魚泡膠黏合而成

4、橫向纏繞麻繩,勒入槊杆,使橫向受力

5、再塗生漆,裹以葛布,成為一個整體槊杆

上等馬槊,往往使用柘木。(原產西夏的宋朝著名大殺器:神臂弓,用的是桑木,《容齋三筆》卷十六《神臂弓》:"神臂弓……其法以桑木為身……"。而柘木--又名桑柘木,是桑木之中名貴的一種,被視為槊的首選,其硬度與柔韌度均極其出色。)

神臂弩的木材,最重要的就是彎折回彈、瞬間復位的剛柔並濟的能力,因此可以側面論證柘木是冷兵器軍械中最好的造槊材料之一。

馬槊裡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杆根本不像普通槍、矛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覆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乾數月。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注,漢尺),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

戰國時期出土複合木杆

葛布上生漆,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 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只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

帶有明顯破甲稜的槊鋒

問題來了,既然馬槊如此受到武人喜愛,又如此重要,為什麼宋代以後很少看到有人使用?

沒什麼是長盛不衰的,到了北宋時期歷史環境與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造成的,首先,長期的戰亂導致關隴地區的人口大減,門閥式微,有出身的將領大大減少,再加上李繼遷、李元昊父子背叛使宋王朝失去最後一塊戰馬來源。趙匡胤開啟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對軍隊極力打壓,高級將領見到文官都要下跪磕頭的地步。底層士兵更是要在臉上刺字(據說狄青投軍時都被刺了字),既然軍隊都如此“輕賤”昂貴的馬槊更無配備的必要。其次,自唐朝開始,新型的以輕騎兵為主的戰術取代重騎兵成為主導。所以,與重裝鎧甲相輔相成的馬槊自然被矛頭短小精悍的馬槍取代。槊的製造工藝繁雜費時,成本昂貴,一杆槊使用以及廢棄的木材,可以造十架強弓。所以不適合大集團配置。再者,以神臂弩為代表的破甲強弩的出現,使馬槊這一昂貴的破甲利器不再是必需。

到了宋中期馬槊淪為禮器,《宋史·儀衛志》:"又䂍矟,唐金吾將軍執之。宋制,鹵簿出則八枚前導。北宋名畫《大駕滷薄書》[5] 圖中共繪皇室的儀仗隊官兵5481人,其中前導部隊中,以騎馬的金吾將軍手執8枚馬槊。

馬槊這種存在於傳說中的冷兵器,何時興起?又是何時消失的?

左一排為持槊衛隊

再來一張局部放大圖

馬槊這種存在於傳說中的冷兵器,何時興起?又是何時消失的?

宋代馬槊

自此馬槊這一極具時代特色的冷兵器即走向消亡,兩宋以後,隨著軍隊素質的降低,武器逐步走向輕量化,

明·程衝鬥《長槍法選》長槍式說:鐵槍頭惟用點子樣為最,又名柳葉槍,必要小釘釘入竿內。古云“槍頭不過兩”更是走向了一個極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