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自控力” 家长应该怎么做?

最近新闻最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家庭作业与父母发生争吵,9岁男孩一生气跳楼了;

因母亲骂了自己一顿,12岁男孩服毒自杀了;

因母亲不让玩手游,15岁少年离家4天至今未归......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居然想死呢?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现在的孩子不好管,说不得,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哪个家长敢硬管啊?”

“是呀,我姐家娃小时候很乖巧,也不知现在怎么了,突然变得很叛逆......”

难道真的是孩子不好管吗?

曾经无数次,他在用爱来试探你的边界,但没有找到。你无限制、无界限的“爱”,让他觉得不需要自控力。

所以,别怪孩子太难管、太脆弱,是你没有培养TA的自控力。

说到自控力,不得不提著名的 “斯坦福棉花糖实验”。在这个实验里,Kidd把28个小朋友分成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4人;然后在做棉花糖实验前,让研究人员分别与两组小朋友做游戏。

在做游戏时,研究员给了两次承诺;A组的研究员两次都信守承诺,而B组的则两次都食言。结果在棉花糖实验中,A组的小朋友有9个等了15分钟,拿到了第二块棉花糖;而B组的小朋友只有1个等了15分钟。

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如果孩子不相信你会信守承诺给他第二块棉花糖,为什么他要白白等那15分钟?对他来说,最佳的选择就是直接吃掉第一块棉花糖。


孩子缺乏“自控力” 家长应该怎么做?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l)在《自控力》一书当中指明自控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提升的。也就是说以上爸妈所提到的孩子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改善的。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们在两岁左右就逐渐开始形成自控力,所以早期的自控力训练也是孩子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自控力好,而有些孩子却缺乏自控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几大根源吧!

1、年龄特性,身心发展不成熟

0-2岁这一阶段的宝宝由于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还很不成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冲动性,以前强调过的事情再次发生时,孩子未必会遵从规则。因此宝宝所表现的不愿等待、忍耐、不遵守游戏规则、脾气差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是宝宝年龄的特性,是宝宝身心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家长不要认为这是宝宝年龄特征就听之任之哦,其实家长在这个时期就已经要开始注意培养宝宝的自控力了。在婴儿时期,家长可以多抱抱、亲吻宝宝,帮助宝宝进行自我安抚。

调查显示,自我安抚能力对宝宝独立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等宝宝大一点以后,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积极引导。家长要尽量减少斥责孩子,给他更多的安全感,家长耐心的教导也是非常关键的!

孩子缺乏“自控力” 家长应该怎么做?

2、父母经常吵架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使得宝宝长期处于惧怕、没有安全感的状态,年纪小的宝宝判断力很差,在看到父母争吵的时候他往往会以为是因为自己的原因,甚至会怀疑父母是不是不爱自己了。同时争吵这种行为,可能会让孩子认为争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愉悦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充分感受家长的关爱与温暖,才是良好性格、行为习惯的基础保证。如果家长真的难以控制在宝宝面前争吵,家长也应该要在宝宝面前和好,事后要跟宝宝解释清楚爸妈争吵的原因,让宝宝原谅爸妈的冲动行为。家长也应该要鼓励孩子将自己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以免憋在心里成为宝宝心里面的阴影。

孩子缺乏“自控力” 家长应该怎么做?

3、父母溺爱,把孩子视为家庭中心

溺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大忌,李天一事件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现代家庭由于独生子女的关系,父母往往会把孩子视作家庭的中心,因此只要是孩子想要的,家长都尽可能的有求必应。这就导致了孩子自我中心,目中无人的性格。孩子想要玩具,想要吃糖,只要稍微眼泪攻势一下,父母就会软下来答应孩子的要求。其实,家长应该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让孩子懂得不行就是不行,撒野也没有用。

家长还可采用延迟满足的方式,训练孩子的自控力。

孩子缺乏“自控力” 家长应该怎么做?

4、父母疏于照顾,缺乏亲子沟通

孩子的自控力要依靠父母日常生活的引导与教育,如果父母对于孩子只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孩子不守规则的行为放任自流,缺乏亲子沟通,孩子很难形成良好的控制力。

多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内心需求,家长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可以在生活习惯方面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要求,有意培养孩子守规矩的行为习惯。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孩子的自控力培养着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心等方面,比如要求孩子在集体中要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不可随心所欲地侵犯别人的利益事等等。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和原则,不迁就、不随意改变,渐渐地孩子便会学会控制、约束自己。

孩子缺乏“自控力” 家长应该怎么做?

5、家长的教育理念方式不一致

现代家庭大多是“421”模式,老一辈的教育观念与年轻父母的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孩子的教育,只能有一套原则,并且要贯彻坚持,一种声音足以。家庭成员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上首先要通过沟通达成一致,同时在平时教育孩子时,不要通过强制手段订立规矩,应该是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孩子创造好条件,通过和孩子商量沟通订立一个人人都遵守的“家庭守则”,家长为孩子树立行为榜样的同时也让孩子自觉、自愿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还可以建立一些奖励制度,激励孩子坚持良好行为。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大人坚持说理,让孩子知道“要这样做,不可那样做”的道理,让孩子用这些道理来评价判别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这样他就会以此来约束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孩子的自控能力也就逐渐培养起来。

“自控力”其实就是“毅力”“坚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不单单是培养的一种能力,更是为孩子们的未来着想,是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埋下一个好的伏笔,让孩子的未来之旅,光明之路走的更加顺畅。

孩子们的自制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家长们要有耐心去对待孩子。孩子和孩子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自制力强一些,有的孩子自制力差一些,希望爸爸妈妈们能重视起这个问题,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有效方法,以便为孩子以后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