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複利”:你為什麼不是孩子最尊敬的人?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位朋友深夜髮圈,內容所表達的是對自己孩子的愧疚,而具體原因是:因為孩子玩到了半夜還不睡,但是媽媽還有這一大堆的事要去處理,一邊帶娃一邊又要去進行工作,實在是力不從心,如此的反覆什麼也做不好,於是乎就發生了情緒被瓦解。

孩子到了該睡覺的時間不去睡覺,這幾乎是每一個家庭都會經歷過的事情吧?但孩子之所以不按時上床睡覺,可能是因為他們因為午睡過多而導致的晚上睡不著;可能是因為心裡一直想著新買的玩具;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想讓父母能夠多陪自己待一會等等…

很明顯,這位朋友在對孩子發脾氣之前一定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或許在事情發生過後,她可能會後悔、會自責、會反思。但即便是這樣,在孩子“不聽話”時,家長不問原因的去責罵孩子,似乎也已經形成了習慣。

大多數家長都會站在特別高的高度上,去由上而下的俯視孩子,去對他們進行命令、指揮、指導、控制等等,在這些指令之下,我們作為家長常常會忘卻一個事實,那就是——孩子他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啊。

不平等的“複利”:你為什麼不是孩子最尊敬的人?

不平等的“複利”

“複利”是一個管理學上的概念,它有一個公式叫做“複利”公式:F=P*(1+i)Nc次方。這個概念所講的是我們對於某一件事的投資回報,就是說即使每次所能收到的回報率極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延發展,它也會在將來的某一天達到爆發式的變化,類比於1.01^10=1.1,;而1.01^10000=1.6e+43.

所以愛因斯坦曾說: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複利+時間,複利是人類一直的世界第八大奇蹟。

但是這種變化所帶來的能量,也可能是負面的,就像孩子白家長不明原因的訓斥時的的情緒一樣。能夠被平等的對待,它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去追求的基本東西,而當這最基本的晉精神上的需求被打破後,取之而來的結果,無非就是對家庭的疏離,以及父母的分庭抗禮。

美國聯合國教育機構(ICEC)曾經對來自美國、日本、中國的數百名小學生進行了一次“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誰”的調差問卷,而在回收的有效問卷中,卻發現了一個十分驚人的結果:按照最尊敬的人一次排名,

前三名分別為:美國孩子最崇拜的有父親、喬丹、母親;

不平等的“複利”:你為什麼不是孩子最尊敬的人?

日本孩子最崇拜的為父親、母親、坂本馬龍(明治維新時期的先覺者);而中國孩子最尊敬的人卻是前九名有中有各種各樣的人,而父母則是排在了第10、第11的位置上。

當時西班牙的埃菲社發了一條這樣的電訊:“不少中國的父母自以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家,但他們卻無法阻止他們在孩子心目中地位的不斷下降。”

這一結果絕對會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幾乎所有的中國父母都會認為,在孩子的心目中,只有字才是那個應該最被他們所尊敬的人,但結果卻是排名如此靠後。畢竟在我們中國,能夠對孩子嘔心瀝血、傾盡一切、不求回報的,只有自己的父母,但是結果呢?

進行問卷調查雖然不能夠以偏概全,但是它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中國式家庭教育方式的問題

① 居高臨下式的教育:父母們會把很大一部分的經歷放到對孩子的監督以及控制上,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學習也會提出各種要求。例如家長會強制要求孩子去上各種課外班,而且會要求孩子在考試時要考到排名靠前的成績,而且家長們甚至還會去偷看孩子的在網絡上的聊天記錄,並美其名曰是要更加的瞭解孩子。還有,這些家長們似乎每天都能夠在孩子身上找到各種問題,然後就會對他們“唸經”。這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卻是讓父母變得體力交瘁,而孩子卻對父母感覺到特別的煩。

不平等的“複利”:你為什麼不是孩子最尊敬的人?

② 理想捆綁式的教育:我們平時總是會發現,有些孩子報了課外班去學習,但那並非是他們自己自願的,而好多都是由於父母的逼迫才去進行“學習”。這是因為父母們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遭受過挫折打擊,也因此沒有能夠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們就會把這些他們的遺憾,去強加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去學習一項自己行不喜歡的興趣,可想而知孩子為什麼會去對父母抱怨。

③ 嬌慣縱容式的教育: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能夠努力賺錢,想要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所以如果父母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以及財富時,他們就會對孩子提出個各種要求,都去儘量的滿足。例如孩子要名牌服裝、奢侈品;孩子為了追求異性要求父母拿出錢財;孩子毆打同學、辱罵老師,要求父母動用權利解決問題等等。這樣最終會導致的結果往往是,孩子目空一切,而父母卻已經筋疲力盡。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一旦過去了就終將過去了,也不會再有重新來過的機會。如果家長有按照以上三種方式教育孩子的,不妨換一種方式,不要等到出了問題才去後悔。在和孩子溝通時,作為家長要懂得讓自己蹲下來,讓孩子感覺到被重視。

美國精神病學家威廉·哥德法勃曾說:“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給他們無限的關愛。”


不平等的“複利”:你為什麼不是孩子最尊敬的人?

所以,家長不只要讓自己的身體蹲下來,也要讓內心也“蹲下來”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我們都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另外我想加一句,也沒有無緣無故就會出現的情緒。

家長們由於經歷、閱歷的緣故,對很多事都會感覺到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孩子不一樣啊,他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也不過幾年而已,他們看待問題時,還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樣全面。還有些事可能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在孩子的視線範圍內,就會存在著種種的問題。

◆對孩子,我們要多讚揚、少批評

美國家庭教育專家史蒂文說:“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長捨得拿出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以一種平等的感受與孩子交流,對孩子正確的想法和行為給予充分地肯定。”

在我們中國,有很多的家長在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上,只要孩子犯錯就會去進行嚴厲的指責、批評,而當孩子表現得好、取得進步時,卻常常會忽略掉要對孩子讚揚。

但如果家長真的想要讓自己“蹲下來”去平等的對待孩子,就應該要對他們以多讚揚少批評的原則,對孩子做的好要表揚,做的不好的要指出。孩子得到了父母的表揚與認可,也更會增加他們的自信。

不平等的“複利”:你為什麼不是孩子最尊敬的人?

◆家長要學會去耐心的傾聽孩子,讓他們講出自己的感受

有好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會要求孩子對自己絕對的服從,對於孩子內心的想法,父母似乎也從來不會關心,他們只想要孩子能夠“聽話”就好。孩子是會很乖,然而他們也只是迫於高壓、不敢反抗,從而無奈的接受

,其實他們的內心是非常抗拒的。當孩子想要去表達自己的時候,這說明他們可以向父母敞開心扉,這也是父母瞭解孩子的重要步驟。

所以如果還想去向父母講述自己所做的事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充滿耐心的去傾聽他們說完,千萬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去打斷他們,也不要因為孩子鬧情緒而且訓斥他們。孩子是有很強的自尊心的,如果他感受到父母有一次對他們表現出“厭煩”,他們可能就再也不會去和父母溝通了,甚至會特別抗拒這件事。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家長只有把自己身為父母的姿態放下來,蹲下身心和孩子處於同一視線水平,去傾聽他們,鼓勵他們,認可他們。家長更要學會去讓孩子表達他們自己的內心,增進彼此交流的機會。即使孩子表達的東西會有錯,即使他們的想法在你看來極其幼稚,家長都應該讓他們去說、去表達。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