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螺 / Snail
清明春暖,細雨斜織,柳絲如煙,暖意融融的畫卷中螺螄蜆子隨之粉墨登場。清明螺之美,首先是其螺青色——宋陸游《快晴》詩:“瓦屋螺青披霧出,錦江鴨綠抱山來”,多美的色調,那螺青便是這春水洇染之綠。
1|食螺技巧
當春水漲綠,漫上河邊的石階時,階石縫裡便有了青苔,石面青苔邊上也就爬上了三五成群的小青螺,一摸手上便是滑溜溜粘了苔絲的螺螄。而此時的菜市場也會多了些販賣螺螄的小攤,扁圓的竹籃底下襯著幾片翠綠色的菜葉,菜葉上盛放著滿滿一堆青綠色的螺螄,正閃著淡淡的光澤,光看顏色就十分惹人憐愛,當然,春天的顏色有誰不愛呢?
螺買回家,先養在盆裡,滴幾滴麻油,以便讓它們自覺地清空腸胃。母親說,清明以後,螺螄就有會子了,子都是小螺螄,就不好吃了。接下來的活就是夾螺螄屁股,拿著老虎鉗,要將螺螄尾部一一夾掉,才能便於吸吮。這可不是件讓人愉悅的事,因為夾多了,手上是會起泡的,但為了那口美味,也是要堅持做完這項工作的。
螺螄的美味是從爆炒的香氣就開始的——油鍋燒熱下蒜片、蔥段爆香,螺螄一下鍋,趁著鑊氣火熱之時馬上把料酒烹下去,香氣馬上噴勃而起,灌滿鼻孔。然後加入醬油、糖烹炒一會即便起鍋。螺螄是必須爆炒的,快速煸過便熟,過了火候,就嘬不出來的。
嘬螺螄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螺螄肉深藏殼內,兒時剛開始嘬不出來的,母親就一人發一根縫衣針把螺螄肉挑出來,但挑出來的便丟棄了湯汁的鮮味,一定要學會嘬。俗話說:三根指頭捏個螺——穩拿。手指頭捏個螺螄,撮起嘴唇,含住螺螄,使勁聚氣一嘬,“吱吱”兩聲,螺肉伴著湯汁落在舌面上,嘴裡先是鮮汁滿盈,然後再嚐到那螺肉之鮮。
不過高手吃螺螄是不用手拿的,畢竟手抓得溼淋淋的上不了檯面,要用筷子夾。用筷子搛起螺螄放嘴上,舌頭嘴唇配合,撥弄自如,猝然一嗍,螺肉乖乖地落入口中,把吸鈿吐出來,再慢慢細嚼那口細緻卻精道的螺肉,滿口生鮮又怡然自得,高手吃螺螄哪會用手呢?但這可是需要一定技巧的,稍微力道把控不好,一口氣吸得重了或是筷子沒夾穩,就會把整個連殼的螺螄猛地吸入口中,卡住喉嚨,再“咳咳咳”地把它吐出來,嗆得滿臉通紅,那可就尷尬了。
2|紅糟螺螄
在老家福州,螺螄加入紅糟爆炒是最受歡迎的吃法。兒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釀製青紅酒,用蒸熟的糯米加入紅粬與水釀製的,一般冬至那天開始釀,到了清明前酒也釀成了,把釀好的青紅酒打出後沉在缸底的紅色酒糟便是一道調味聖品,可以做很多好吃的菜,糟雞、糟鴨、糟魚、糟筍⋯葷素皆宜,用它炒螺螄也是一絕。
要做好“紅糟螺螄”這道菜,耐心炒糟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炒制的節奏要先松後緊:鍋熱下油,放入蔥、蒜煸香後加入一勺白糖,小火將糖在油中慢慢炒化後加入紅糟,繼續慢火把紅糟炒化、炒香後轉大火,倒入螺螄快速爆炒一下,淋點醬油、老酒後趕緊起鍋,一道糟香、酒香四溢的糟炒螺螄便大功告成了。
約上三五好友,嘬一口糟螺螄,抿一口青紅酒,真正的原湯化原食。望一眼窗外清明時節的細雨霏霏,在腦中默誦幾句五柳先生的《停雲》,“靄靄停雲,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最好的春夜酒宴亦莫過於此了。
喜愛螺螄可不止有中國人,遠在歐洲的法國人也喜歡“螺螄”,和螺螄有著血緣關係的蝸牛正是一道著名法式料理。咱們吃螺螄配米飯,法國吃蝸牛配麵包片,同是螺類漂洋過海到了國外便成一道高級菜餚了。
■ 本篇文章發表於香港《中國旅遊》雜誌 四月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