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烤羊肉當夜宵,喝茶插花品蜜餞,《清平樂》中宋朝生活家們的日常讓人好生羨慕。

文章來源:外灘TheBund
ID:the-Bund
作者:外灘君
編輯:卝生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古裝劇《清平樂》最近在熱播。

截止發稿,豆瓣評分 8.0,在國產劇裡很難得。

有了此前《琅琊榜》的大獲成功,有著“國劇良心”製作機構的正午陽光團隊便延續了其中服裝、佈景的高水準,數次登上熱搜。

沒有狗血的嬪妃宮鬥,處處可見禮樂教化,這部劇用緩慢的節奏講述了宋仁宗這位“行忠義仁厚之政”帝王的一生。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這個浮躁的時代裡,慢節奏的古裝劇需要沉下心來看。

不過,外灘君也因此有了更多時間去留意劇中的服裝和色彩。

《清平樂》改編自米蘭lady的高人氣網絡小說《孤城閉》,服飾和化妝團隊由此前《知否》的團隊製作,再次讓宋朝的風華展示在現代人們面前。

這些王公貴族們不僅穿得美,個個還都是美食達人!

01

Kendall 帶貨的皮帶竟然是宋仁宗同款

宋朝被稱為“東方的文藝復興時期”,不僅留給我們無數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更是中國古代美學的巔峰。

宋朝的審美更符合如今的主流眼光:以瘦為美。《清平樂》用其婉約、樸素的服裝讓人耳目一新。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和唐朝相比,宋朝的服飾形制沒有太多改變,女裝上依舊流行“半露酥胸”,在短衣和長裙外加穿一件褙子,就是是民間最普遍的女性穿著。

褙子是宋朝出現的服裝新式樣,相當於一件直領對襟,兩側開叉至腋下,廓形寬鬆的 oversize 外套,男女都能穿。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講究一些的,還會在前襟處加上繡帶,腰上也可以加一條勒帛,顯得更合身。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唐朝時女性流行的帔帛,像圍巾一樣搭在肩膀上,也是衣服裝飾的一部分。

到了宋朝,帔帛換了個名字叫“霞帔”。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霞帔比前朝時厚實,還加上帔墜讓其更平整,也防止搭在身上時脫落,是高級禮服的必備配飾。

太后和皇后穿禮服的時候,都搭配了精緻的霞帔。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宋仁宗有一件摯愛單品“雙扣皮帶”,從小到大很多造型都用它搭配。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還有一條正紅色的寬皮帶,能在腰上纏兩圈,和乳白的常服交相輝映。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這兩條高頻率出現的皮帶引起熱議,有人認為皮帶是西人的發明,宋朝時並未出現,“這條紅腰帶是認真的嗎?”

翻翻宋仁宗歷史上的畫像,其實可以明顯看到腰上的皮帶,形制已經和現代的皮帶極為相似。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Kendall 帶貨的雙扣皮帶,也只不過是一千多年前的宋仁宗同款。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但在當時,真皮製作的皮帶是奢侈品,只有身居高位的人才有資格用。

所以這張紅色常服的宣傳海報,對史書的還原度已經非常高。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宋仁宗頭上這個長翅的幞頭,很多人在問它的用處——主要是為了保持距離,防止大臣們上朝時交頭接耳。

感覺在如今疫情之下,這樣“生人勿近”的造型也很有必要。

02

宋朝人,真有口福

“蜜餞李子雪花糕、糖漬梅子千層酥……”

《清平樂》開頭,令官家牽腸掛肚的那一口蜜餞果子,也賺足了外灘君的口水。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宋朝時製糖工藝發達,已有“蜜煎局”專門負責製作糕點,各種果料醃製的蜜餞能留住時令水果的風味,極受歡迎。

除此之外,還有李子旋、櫻桃煎、琥珀白果、西京雪梨等精緻甜點,簡直可以辦個甜點大賞。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眾人聚餐時出鏡率極高的清風樓,擁有一本琳琅滿目的菜單。

炒兔、燠鴨、脆筋巴子、荔枝白腰子、庫魚、菜羹意葫蘆、燒餅……北宋時期,“炒”這一廚藝基本技能已經成熟,煤炭的大量使用讓廚師們更好地掌握火候,因地制宜地做出花樣菜餚。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官家回宮時,身邊侍衛一股腦地報菜名:肘花、燻魚是冷盤,主食是炙羊肉,還有清爽解膩的魚茸粟米羹。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說到主食“炙羊肉”,其實就是烤羊肉,《宋史》記載過“宋仁宗忍餓”的故事,他曾經某天早上告訴身邊近臣。“我昨晚想吃烤羊肉,想得睡不著啊。”

宋朝時,羊肉一直是宮廷專屬的上等食材。

南宋孝宗時,皇后“中宮內膳,日供一羊”;宋神宗時的御廚帳本,記錄著王公貴族們驚人的吃羊數量:一年中“羊肉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兩,常支羊羔兒一十九口,豬肉四千一百三十一”。

讓曹皇后心心念唸的羊肉酥餅,正是中原地區至今都有的美食。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在宋朝,羊肉不光能吃,還能釀酒。

清風樓售賣的“羊羔酒”,名貴程度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茅臺,這種酒用羊肉煮湯,混合米飯拌上酒麴一同釀造,《壽親養老新書》稱其“味極甘滑”。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現在接連漲價好幾波的豬肉,宋朝時反而不受待見。

東坡肉這道傳世名菜,是因為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沒工作沒錢,只能買便宜的豬肉來吃,還苦中作樂地寫了一首《食豬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人不肯吃,貧人不解煮。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03

宋朝“生活家”們的日常千年以後還是沒變

《清平樂》的背景在宋朝宮廷,對於風雅生活的描述頗費筆墨,臥室、書房內飾的佈置都參考了古籍。

詩人吳自牧曾在《夢粱錄》中寫道:“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

宋代有錢有閒的士大夫們追求的這四件事,現在依舊是“生活家”們在做的。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焚香

劇中,宋仁宗書桌上的顯著位置擺放著香爐,時有嫋嫋青煙飄出。

在宋朝,焚香已經變得十分日常,不僅有昂貴的沉香,甘蔗滓、幹柏葉、茅山黃連等自然香料混合後,也是別有一番香氣。

文人雅士們平時的聚會活動之一,就是點起沉香一同讀書作畫。晚年的蘇東坡就終日與沉香為伴,終日焚香作賦。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點茶

《清平樂》中多次出現飲茶的情節。

不同於傳統的泡茶,“點茶”是先在碗中放入少許茶葉末,用少量沸水衝調成膏後,再用茶筅快速攪拌茶湯——日本的“抹茶道”就是從此學來。

沖泡出茶湯後,士大夫們還有一套“鬥茶”比拼,從茶湯顏色、表面泛起的泡沫等各有一套標準。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掛畫

掛畫這件事不僅是士大夫們家庭財力的展示,如果不掛上自己的書畫作品,也要被人在後面嚼舌根。

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在開封、杭州等大城市都有負責租賃名畫、屏風等珍貴物品的“帳設司”,還有專門幫你掛畫、插花的“排辦局”。

每當宴請客人時,花點銀子佈置一番,便能收穫賓客們的交口稱讚。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插花

第 4 集中,曹皇后以插花與小姐妹們聚會,堪稱“名媛日常”。

插花是中國的傳統民藝,在宋朝得到了飛速進步和發展。

受到程朱理學的影響,宋朝插花不似唐朝那麼富麗堂皇,更注重花朵的線條之美,突出“清”、“疏”,形成清麗疏朗而自然的風格。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除了文人們追捧的“四事”,在片中外灘君還發現了不少質地溫潤的瓷器,多是青白色調,沉穩又典雅含蓄。

不狗血,不宮斗的《清平樂》,其實是一部宋朝時髦生活指南

《清平樂》播了十多集,宋仁宗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你可以把它當作一部歷史正劇來看,也可以細細咂摸出其中千年都不會過時的生活之美。

文、編輯 / 菠蘿狗
圖片來自豆瓣《清平樂》相冊,部分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注意:本文含有投票,請到設計癖官網(shejipi.com)參加投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