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歐陽修的不懈努力反而加速了慶曆新政的失敗

北宋慶曆年間,在范仲淹、富弼和韓琦等人的極力推動下,為了消除

“三冗”現象和革新政治弊端,以范仲淹向宋仁宗遞交《答手詔條陳十事疏》為標誌,北宋開始了以“明黜陟、精貢舉、均公田、重農桑、整武備、減徭役”等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改革,史稱“慶曆新政”

當時,歐陽修作為一名諫官,雖不是這次改革的發起者,可也是積極支持者和參與者。

近來,正在熱播的歷史大劇《清平樂》,也對於這段歷史進行了精彩的演繹。雖然劇中不乏藝術的改編和加工,但也基本遵循了那段真實的歷史,引起了觀眾強烈的反響。

以上,文史不假為您提到了慶曆新政,又提到了《清平樂》。很多人會誤以為,今天我們要介紹宋仁宗,或者介紹范仲淹。其實不然,接下來我們要著重介紹的卻是《清平樂》中出現的另一位北宋名人歐陽修,聊一聊他是如何在不經意間親手毀掉了自己全力支持的慶曆新政。

清平樂:歐陽修的不懈努力反而加速了慶曆新政的失敗

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 是吉州廬陵永豐縣人。他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文化名人,與韓愈、柳宗元、蘇軾、王安石等人,被後世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除了文學和史學領域的造詣外,歐陽修還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歷仕了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是“文忠”。

清平樂:歐陽修的不懈努力反而加速了慶曆新政的失敗

范仲淹劇照

儘管,范仲淹是慶曆新政的主要推動者,但他的忘年小友歐陽修也給予了新政充分的支持和無心的“迫害”。

一、新政背景

1038年,西北的党項人在長期的韜光養晦之後,實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李元昊野心勃勃的建立了西夏政權,公然登基稱帝並與大宋為敵。至此,北宋與西夏的雙邊關係徹底破裂,雙方開始了連年的宋夏戰爭。

結果,一向以“守內虛外”作為國策的北宋,竟然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的三次大規模戰役中接連敗北。實在是因為北宋的國力超出西夏太多太多,否則李元昊真有可能會長驅直入,殺入到北宋的統治腹地。

而眼見北宋節節敗退,就連盤踞於北方的強鄰遼國也不幹了,立即跳了出來趁火打劫,要求在原先《澶淵之盟》

的基礎上增加歲幣,否則就要南侵。

北宋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和兩線作戰,只得答應了遼國的要求,史稱為“重熙增幣”或者“慶曆增幣”,並且相約兩國一起對付西夏。

清平樂:歐陽修的不懈努力反而加速了慶曆新政的失敗

宋仁宗時期形勢

在北宋和遼國的共同作用下,底子太薄的西夏政權實在經不起這種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李元昊仰天長嘆一聲“人窮志短啊”,被迫宣佈取消帝位,並同時向宋遼兩國稱臣。

經過了這一連串的事件,宋仁宗時期原本被隱藏在盛世表面下的諸多危機全都顯現了出來。尤其是,積貧積弱積弊的局面,冗兵冗費冗員的現象,終於促使宋仁宗下定決心開始進行變革。

二、融入新政

1043年,宋仁宗正式批准了范仲淹的奏摺,開始推行新政。當時的北宋朝廷中,可謂是人才濟濟,群星閃耀,難怪袁騰飛曾經做出過這樣的評價——北宋缺將不缺相。

清平樂:歐陽修的不懈努力反而加速了慶曆新政的失敗

新政開始

而且,這些能人中大多都支持變法,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到參知政事(副宰相),從樞密使到三司使,幾乎都是新政的支持者。

當時,三十六歲的歐陽修擔任知諫院,他的身份比較尷尬。一則,作為朝廷的言官,他本應該穩妥持重,遵從祖訓;二則,作為范仲淹的好友,他又經常為改革派積極辯護。

有鑑於此,歐陽修的內心對於慶曆新政是非常矛盾的。甚至於,他對新政的某些內容還存在著保留意見,擔心無法推行。

隨著新政的逐漸鋪開,已經為北宋社會帶來了一些可喜的跡象,原先尚存某些疑慮的歐陽修徹底接納了新政。而且,新政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整頓吏治,而這恰好屬於歐陽修職責範圍的分內事。於是,歐陽修以此為契機,全身心的投入到慶曆新政中,開始為北宋官場擦拭油漬和清理汙垢,大張旗鼓的整頓吏治。

三、惹禍上身

歐陽修在投身慶曆新政以後,向宋仁宗遞交了兩份奏疏,一份奏疏稱“近年臺官,無一人可稱者”

,另一份奏疏稱“今兩制中,奸邪者未能盡去”

客觀講,歐陽修的這兩份奏疏,無論從出發點還是目的性,都是為了北宋,都是為了國家。但是,這種激進的舉措造成了太大的打擊面,很快就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形成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除了之前的鐵桿頑固派以外,就連中間的觀望派也開始反對新政,反對變法。其中,反對聲音最強烈的莫過於參知政事賈昌朝和御史中丞王拱辰,儼然成了旗幟性的反對派領袖。

他們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歐陽修在奏摺中提到“近年臺官無一人可稱者”,而賈昌朝和王拱辰二人分別就是御史臺的前任首長和現任首長。

於是乎,在這兩位首長的帶領下,整個御史臺的官員們都不幹了,難道我們所有人都不稱職,就你歐陽修一人稱職嗎?大家紛紛擼起袖子,將歐陽修當成了眾矢之的,開始群起而攻之。

歐陽修個人的操行和品德都沒有太大問題,而且與誰都敢硬槓,又得到了宋仁宗的器重。因此,這些反對派們一時也對他沒轍,只得開啟了迂迴的策略。就這樣,遠在西北前線的一批新政支持者們,就成了被打擊的目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范仲淹的好友

滕宗諒(字子京)。

有御史彈劾,滕宗諒在西北擔任涇州知州時存在重大貪腐行為,而且情節嚴重。經查,他只是違規使用軍費犒勞了軍前士兵而已,並沒有貪汙公款據為己有。但即便如此,他依然違反了朝廷律例,幸虧范仲淹和歐陽修等人的力保,才沒有遭受更嚴厲的處罰,只被降官貶往了巴陵郡。

清平樂:歐陽修的不懈努力反而加速了慶曆新政的失敗

岳陽樓

於是,我們有幸讀到了范仲淹寫下的一篇足以流芳千古的文章——

《岳陽樓記》,文章的開篇就是以這段故事為背景: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四、涉及朋黨

因為慶曆新政的推行,導致范仲淹、富弼等人的關係日益親近,逐漸結成了更加緊密的小圈子。儘管宋仁宗懼怕朝臣,懼怕後宮,但作為封建統治者,他對於朝臣結黨還是極為擔憂的,畢竟這事關到了趙宋王朝的統治。

因此,在一日的朝會上,宋仁宗在議事結束後,當著滿朝重臣的面,有意無意地說道:“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眾卿都是君子,難道也會結黨?”

宋仁宗此言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提醒眾臣注意。至多,他也就是拍打拍打這種朋黨的趨勢罷了,並沒有明確的所指對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罷了。

不過,歐陽修在回家以後,仔細品味宋仁宗的言語,竟然過分解讀了官家的意思。他洋洋灑灑寫下了一篇同樣流芳千古的著名文章,足以堪比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就是《朋黨論》

,引用其中的一句:

故為君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當歐陽修把他的《朋黨論》遞交朝廷後,瞬間引起了更大的風波,簡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據《宋史》記載:

人視之如仇。

你想啊,宋仁宗警示朝臣要提防朋黨,可歐陽修回手就是一篇《朋黨論》。他將宋仁宗的朋黨之說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宣稱“偽朋”不可取,“真朋”可取,只有“真朋”方能天下大治。在歐陽修看來,“真朋”就是指范仲淹、富弼和韓琦等人,而“偽朋”就是指除上以外的所有人。

清平樂:歐陽修的不懈努力反而加速了慶曆新政的失敗

群臣彈劾

於是,群臣再也不能容忍了,否則就是自認為“偽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與改革派決裂,走向了他們的對立面,紛紛上彈劾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改革派私下結黨,為禍朝政。

也就是說,歐陽修通過自己“高超的政治能力”和“深厚的文學造詣”,成功實現了改革派的自我孤立。

五、改革失敗

任何時期的改革,都會侵犯到原先的既得利益集團,往遠了說有商鞅變法,往近了說有戊戌變法。自然,慶曆新政也不例外,它限制了許多的大地主階層和大官僚階層,從新政之初就遭到了他們的一致反對。

事實上,也正是由於這些反對派的阻撓,才使得宋仁宗逐漸喪失了之前的勇氣和意志,因擔心政權不穩才叫停了這場改革。但是,宋仁宗又不能公開承認中斷慶曆新政是由於自己的不堅定,是由於自己的畏縮不前。

清平樂:歐陽修的不懈努力反而加速了慶曆新政的失敗

宋仁宗劇照

於是,藉著朝臣對改革派的紛紛彈劾,宋仁宗選擇就坡下驢,以朋黨的名義罷黜了改革派大臣的職務。在范仲淹、韓琦、富弼和歐陽修等人被相繼排擠出朝廷後,慶曆新政的各項改革也被逐漸廢止。至此,短暫的新政宣告徹底失敗,也成為了宋仁宗最被後世詬病之處。

不過,慶曆新政雖然失敗了,但北宋的改革探索和進程並未真正結束。

六、結語

慶曆新政儘管持續時間很短,但還是產生了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個人認為,慶曆新政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它為後來由王安石主導的熙寧變法提供了借鑑,奏響了序曲。

很明顯,慶曆新政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失敗的原因,其實有很多方面,並不能把這個“黑鍋”單純由范仲淹或者歐陽修等人來背。

不過,歐陽修作為新政的積極參與者,作為改革團隊中的一員,他不但沒有起到盡力團結一切力量的作用,而且還處處樹敵,不分青紅皂白打擊一大片。他把原本觀望新政,甚至是支持新政的人都推向了改革的對立面,頗有“豬隊友”的嫌疑。

清平樂:歐陽修的不懈努力反而加速了慶曆新政的失敗

清平樂劇照

總結一句話,歐陽修是一名成功的文學家,但卻是一名失敗的政治家。

原創不易,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