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烤羊肉当夜宵,喝茶插花品蜜饯,《清平乐》中宋朝生活家们的日常让人好生羡慕。

文章来源:外滩TheBund
ID:the-Bund
作者:外滩君
编辑:卝生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古装剧《清平乐》最近在热播。

截止发稿,豆瓣评分 8.0,在国产剧里很难得。

有了此前《琅琊榜》的大获成功,有着“国剧良心”制作机构的正午阳光团队便延续了其中服装、布景的高水准,数次登上热搜。

没有狗血的嫔妃宫斗,处处可见礼乐教化,这部剧用缓慢的节奏讲述了宋仁宗这位“行忠义仁厚之政”帝王的一生。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慢节奏的古装剧需要沉下心来看。

不过,外滩君也因此有了更多时间去留意剧中的服装和色彩。

《清平乐》改编自米兰lady的高人气网络小说《孤城闭》,服饰和化妆团队由此前《知否》的团队制作,再次让宋朝的风华展示在现代人们面前。

这些王公贵族们不仅穿得美,个个还都是美食达人!

01

Kendall 带货的皮带竟然是宋仁宗同款

宋朝被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不仅留给我们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巅峰。

宋朝的审美更符合如今的主流眼光:以瘦为美。《清平乐》用其婉约、朴素的服装让人耳目一新。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和唐朝相比,宋朝的服饰形制没有太多改变,女装上依旧流行“半露酥胸”,在短衣和长裙外加穿一件褙子,就是是民间最普遍的女性穿着。

褙子是宋朝出现的服装新式样,相当于一件直领对襟,两侧开叉至腋下,廓形宽松的 oversize 外套,男女都能穿。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讲究一些的,还会在前襟处加上绣带,腰上也可以加一条勒帛,显得更合身。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唐朝时女性流行的帔帛,像围巾一样搭在肩膀上,也是衣服装饰的一部分。

到了宋朝,帔帛换了个名字叫“霞帔”。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霞帔比前朝时厚实,还加上帔坠让其更平整,也防止搭在身上时脱落,是高级礼服的必备配饰。

太后和皇后穿礼服的时候,都搭配了精致的霞帔。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宋仁宗有一件挚爱单品“双扣皮带”,从小到大很多造型都用它搭配。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还有一条正红色的宽皮带,能在腰上缠两圈,和乳白的常服交相辉映。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这两条高频率出现的皮带引起热议,有人认为皮带是西人的发明,宋朝时并未出现,“这条红腰带是认真的吗?”

翻翻宋仁宗历史上的画像,其实可以明显看到腰上的皮带,形制已经和现代的皮带极为相似。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Kendall 带货的双扣皮带,也只不过是一千多年前的宋仁宗同款。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但在当时,真皮制作的皮带是奢侈品,只有身居高位的人才有资格用。

所以这张红色常服的宣传海报,对史书的还原度已经非常高。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宋仁宗头上这个长翅的幞头,很多人在问它的用处——主要是为了保持距离,防止大臣们上朝时交头接耳。

感觉在如今疫情之下,这样“生人勿近”的造型也很有必要。

02

宋朝人,真有口福

“蜜饯李子雪花糕、糖渍梅子千层酥……”

《清平乐》开头,令官家牵肠挂肚的那一口蜜饯果子,也赚足了外滩君的口水。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宋朝时制糖工艺发达,已有“蜜煎局”专门负责制作糕点,各种果料腌制的蜜饯能留住时令水果的风味,极受欢迎。

除此之外,还有李子旋、樱桃煎、琥珀白果、西京雪梨等精致甜点,简直可以办个甜点大赏。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众人聚餐时出镜率极高的清风楼,拥有一本琳琅满目的菜单。

炒兔、燠鸭、脆筋巴子、荔枝白腰子、库鱼、菜羹意葫芦、烧饼……北宋时期,“炒”这一厨艺基本技能已经成熟,煤炭的大量使用让厨师们更好地掌握火候,因地制宜地做出花样菜肴。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官家回宫时,身边侍卫一股脑地报菜名:肘花、熏鱼是冷盘,主食是炙羊肉,还有清爽解腻的鱼茸粟米羹。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说到主食“炙羊肉”,其实就是烤羊肉,《宋史》记载过“宋仁宗忍饿”的故事,他曾经某天早上告诉身边近臣。“我昨晚想吃烤羊肉,想得睡不着啊。”

宋朝时,羊肉一直是宫廷专属的上等食材。

南宋孝宗时,皇后“中宫内膳,日供一羊”;宋神宗时的御厨帐本,记录着王公贵族们惊人的吃羊数量:一年中“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

让曹皇后心心念念的羊肉酥饼,正是中原地区至今都有的美食。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在宋朝,羊肉不光能吃,还能酿酒。

清风楼售卖的“羊羔酒”,名贵程度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茅台,这种酒用羊肉煮汤,混合米饭拌上酒曲一同酿造,《寿亲养老新书》称其“味极甘滑”。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现在接连涨价好几波的猪肉,宋朝时反而不受待见。

东坡肉这道传世名菜,是因为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没工作没钱,只能买便宜的猪肉来吃,还苦中作乐地写了一首《食猪肉》: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03

宋朝“生活家”们的日常千年以后还是没变

《清平乐》的背景在宋朝宫廷,对于风雅生活的描述颇费笔墨,卧室、书房内饰的布置都参考了古籍。

诗人吴自牧曾在《梦粱录》中写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宋代有钱有闲的士大夫们追求的这四件事,现在依旧是“生活家”们在做的。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焚香

剧中,宋仁宗书桌上的显著位置摆放着香炉,时有袅袅青烟飘出。

在宋朝,焚香已经变得十分日常,不仅有昂贵的沉香,甘蔗滓、干柏叶、茅山黄连等自然香料混合后,也是别有一番香气。

文人雅士们平时的聚会活动之一,就是点起沉香一同读书作画。晚年的苏东坡就终日与沉香为伴,终日焚香作赋。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点茶

《清平乐》中多次出现饮茶的情节。

不同于传统的泡茶,“点茶”是先在碗中放入少许茶叶末,用少量沸水冲调成膏后,再用茶筅快速搅拌茶汤——日本的“抹茶道”就是从此学来。

冲泡出茶汤后,士大夫们还有一套“斗茶”比拼,从茶汤颜色、表面泛起的泡沫等各有一套标准。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挂画

挂画这件事不仅是士大夫们家庭财力的展示,如果不挂上自己的书画作品,也要被人在后面嚼舌根。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在开封、杭州等大城市都有负责租赁名画、屏风等珍贵物品的“帐设司”,还有专门帮你挂画、插花的“排办局”。

每当宴请客人时,花点银子布置一番,便能收获宾客们的交口称赞。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插花

第 4 集中,曹皇后以插花与小姐妹们聚会,堪称“名媛日常”。

插花是中国的传统民艺,在宋朝得到了飞速进步和发展。

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宋朝插花不似唐朝那么富丽堂皇,更注重花朵的线条之美,突出“清”、“疏”,形成清丽疏朗而自然的风格。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除了文人们追捧的“四事”,在片中外滩君还发现了不少质地温润的瓷器,多是青白色调,沉稳又典雅含蓄。

不狗血,不宫斗的《清平乐》,其实是一部宋朝时髦生活指南

《清平乐》播了十多集,宋仁宗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你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历史正剧来看,也可以细细咂摸出其中千年都不会过时的生活之美。

文、编辑 / 菠萝狗
图片来自豆瓣《清平乐》相册,部分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注意:本文含有投票,请到设计癖官网(shejipi.com)参加投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