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從仁宗曹後雙向暗戀各自神傷看封建社會女性的道德自虐

“曖昧讓人受盡委屈,找不到相愛的證據。何時該前進何時該放棄,連擁抱都沒有勇氣……”

這首歌非常精準地描述了《清平樂》中,皇后曹丹姝和宋仁宗的情感狀態。

《清平樂》從仁宗曹後雙向暗戀各自神傷看封建社會女性的道德自虐

曹丹姝對宋仁宗是一見鍾情,本以為此生無緣,竟沒想到天上掉下餡餅,讓她成了皇后。她滿心歡喜地嫁入宮中,卻沒想到大婚當夜就坐了冷板凳,根本連仁宗的面都沒見著。

面對茂則為仁宗找的理由,她表面上冷靜、識大體,內心卻如墜冰窟,猛然意識到,自己不過是群臣給皇帝選的“理想型皇后”,皇帝娶的不過是她的身份,而對她這個人根本沒興趣。

是的,仁宗之所以大婚之夜冷落皇后,其實並不完全因為聽信韓琦所謂的“貌醜不至惑君”,而是這個皇后是大臣們極力推薦的,因為她的家世、才能、德行匹配,而他只不過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來掌管後宮罷了。

《清平樂》從仁宗曹後雙向暗戀各自神傷看封建社會女性的道德自虐

仁宗是個感性的人,他雖遂了群臣之意,心裡卻極排斥這種被安排脅迫的婚姻,更何況,大家又說此女極醜,所以不願逢場作戲。

他本以為皇后不過是個為了母族興盛甘願進宮的無趣女人罷了,但在大婚第二日就第一次被驚豔了。他發現這個皇后不但不是群臣所說的極醜,反而姿首清麗,濯濯如春月柳,灩灩如出水芙蓉;言談舉止亦落落大方,芳蘭竟體。

在多次接觸後,仁宗瞭解到皇后不僅有見識、有才華,還非常地善良賢惠,對後宮諸娘子也是寬容友愛;慢慢地心生好感。

《清平樂》從仁宗曹後雙向暗戀各自神傷看封建社會女性的道德自虐

可是就在他想要親近之時,皇后卻拒人於千里之外。一向仁厚的仁宗不願勉強,作為一個文藝青年,他也不甘心勉強。

皇后明明很喜歡皇帝,為什麼後來又總是拒人於千里之外呢?其實是吃醋了。她知道皇帝曾有一個傾心的女子,這個女子去過很多地方,喜歡玩弄些機械做些手工,但是皇帝出於對她的憐愛,不忍將她關在這高牆內。

所以當仁宗說:“沒想到你也懂些機械,還頗熟悉農耕,想來也是隨父兄去過不少地方吧?” 她立刻就心涼了,傷心地以為仁宗之所以對她改觀,不過是她與他心愛的女子有些相似之處罷了。

《清平樂》從仁宗曹後雙向暗戀各自神傷看封建社會女性的道德自虐

她也不甘心,不甘心被當成別人的替身,所以,明明知道仁宗想留下,還是將他趕走了。

入宮時她曾下定決心,只願能好好輔佐於他,幫他管理好後宮就心滿意足了,現在卻生出許多貪心的念想來,想要他的愛,想要他的真心,卻獨獨不想要他的憐。

愛情會讓人卑微,也會讓人自尊心空前強大,仁宗與曹皇后對彼此的好感,旁觀者看得清清楚楚,偏他們自己不敢表達,亦看到不到對方重重迷霧表象背後的那顆真心。

《清平樂》從仁宗曹後雙向暗戀各自神傷看封建社會女性的道德自虐

猜疑,謹小慎微,讓兩個人始終保持在安全距離之外,出於那點可憐的自尊,誰也不甘心先踏出第一步,以至於帝后大婚一年有餘還不曾圓房,也是一件奇事了。

曹皇后無疑是一個合格的好皇后:“他是官家,我不僅是他的妻,還是他的臣,不,他不想讓我做他的妻,那我便好好做他的臣。”

她被禮義道德綁得牢牢的,不肯做出一丁點違背原則的事;若她哪怕只有一次肯將真情流露出來,說不定就能讓兩人盡釋前嫌,從此帝后情深,共享紅塵。

《清平樂》從仁宗曹後雙向暗戀各自神傷看封建社會女性的道德自虐

她盡力地做一個好皇后,不嫌不妒,當真是一個才德兼備的賢后;做為一個皇后,她是眾人心中歌頌的典範,但做為一個女人,她是極失敗的。

迫於從小受的儒家從夫從君思想的影響,她要壓抑自己的情感,按照禮制的要求去做一個循規蹈矩,不爭不比的皇后,她不敢撒嬌、不敢任性,心裡裝的全是責任,卻忘了對自己負責。

但這些就是她的人生追求,她認為這些才是她的價值所在,所以在年老之後,得到眾臣的肯定和讚揚之時,她感到莫大的安慰和滿足。

《清平樂》從仁宗曹後雙向暗戀各自神傷看封建社會女性的道德自虐

在電視劇的演繹中,仁宗與曹皇后後來還是有感情戲的,但是出於身份的限制,她還是不能像張貴妃那樣,對皇帝撒嬌獻媚,極盡榮寵。

仁宗曾對她說:“你確實是完美的皇后人選,一直很開心沒有不甘心,就算偶爾有幼稚的時候,也速速改了,這便最好了……你一直很好,你這個皇后比我這個官家,可能還要好些。”

這個棒殺,對曹皇后來說,是肯定,更是一個罩在她頭上的緊箍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