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謊是孩子對父母的一個警告,改變孩子請先改變自己

最近我發現3歲半的小猴寶,對大人說話開始會動腦筋了。有一天,我給她買的孫悟空小玩具到了,是一個陶瓷的手辦,易碎,我特意囑咐了寶寶小心玩,不要亂扔哦。寶寶很興奮,迫不及待地讓我打開包裹,然後就拿著新玩具去玩了。孩子爸爸也跟著她一起玩,他們倆一起在房間玩這個玩具,我在客廳看電視。突然我聽到“啪”的一聲,玩具應該是掉到地上了。

撒謊是孩子對父母的一個警告,改變孩子請先改變自己

孩子爸爸從房間裡出來和我說:“這個孫悟空的右腳好像被寶寶摔斷了,不過你也不要罵寶寶,她也不是故意的。”我點點頭,想看下待會寶寶從房間裡出來怎麼和我說。

“媽媽。”寶寶拿著孫悟空玩具和一條斷了的右腳和我說,“你看,這個右腳被摔碎了。”我看著寶寶很真摯的眼神,接著問她:“恩,沒關係,是誰不小心摔碎的呢?”

寶寶看了一眼爸爸,然後略微思索一會,抬起頭來堅定地說:“是爸爸不小心摔碎的!”說完還狡黠的一笑。

我和寶爸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心裡想:啊,寶寶怎麼撒謊了。但是我不想馬上去問她為什麼撒謊,我接著問寶寶:“那爸爸是怎麼摔碎它的呢?”寶寶就告訴我是在和爸爸玩假裝遊戲,孫悟空去追壞人的時候不小心摔下來了。而且就是爸爸摔碎的。

我明白了小傢伙在動腦筋了。但是她為什麼要“撒謊”呢。孩子爸爸示意我不要去立馬和孩子講道理。於是,我讓小傢伙自己在去房間裡玩了,然後在沙發上和寶爸討論起了這件事。

“是不是你平時對孩子比較嚴格,她害怕你,才這樣說的。”

“是啊,我要好好想一下,孩子為什麼會撒謊。”

撒謊是孩子對父母的一個警告,改變孩子請先改變自己

於是,我開始審視自己平時對孩子是不是過於嚴厲,孩子害怕我,才會出現“撒謊”的行為呢。是否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方式有問題呢?

一般來說,孩子撒謊,都是為了保護自己。例如不想被家長責罵的時候,就會選擇撒謊。所以對於我平時和她說:“看,這裡是不是你弄髒的?”寶寶經常會下意識地“甩鍋”給她老爸。

也許,許多家長此刻也會立即指責孩子:“你怎麼撒謊了,明明就是你乾的!”

但事實上,當孩子對你撒謊時,父母最好不要只是一味地責罵孩子,而應該留意一下她為什麼會這麼做。媽媽可以輕聲細語地和寶寶說:“寶寶,你是不是剛才把這裡弄髒了?”而非一開始就用責罵的語氣說話。如此一來,孩子自然也比較容易說出:“對不起,媽媽,是我弄髒的。”

其實越溫和的父母,是越可以教育出誠實的孩子的。

在《小豬佩奇》系列動畫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當佩奇做錯事情的時候,例如不小心把泥弄在了身上。豬媽媽從來不會馬上責罵佩奇,而是溫和地說:“沒關係,只是有些泥而已。”因為豬媽媽從來不生氣,所以這種溫和的批評反而更有力量,佩奇幾乎會很快地承認錯誤。

撒謊是孩子對父母的一個警告,改變孩子請先改變自己

撒謊是孩子為了不被大人責備而想出來的一種方式。所以為人父母的我們,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發現孩子撒謊就嚴厲地指責他們,只會促使孩子越來越習慣撒謊,而是撒了一個謊還會再撒一個謊。

如果父母們遇到“不得不罵”的場合,當你的孩子只要能夠主動道歉。都要馬上對她說:“你真棒,能夠主動和媽媽道歉,我原諒你了。”

讓孩子們明白,勇敢地承認錯誤,做一個不撒謊的孩子,是一件很心安理得的事情。

還有的時候,孩子撒謊,是為了讓你稱讚他。例如,有的孩子並沒有在幼兒園跑步得第一名,回家之後卻會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在班上跑步第一名哦,老師還表揚我了呢。”或者“我今天是班上得小紅花最多的人哦!”如果身為父母的你們,在發現孩子是為了想得到你的表演而對你撒謊時,會拆穿孩子嗎?

父母們應該輕輕地對孩子說一聲:“好棒哦,寶寶。”然後審視一下平時是不是對寶寶的鼓勵不夠多,對寶寶的讚揚聲太少了。說不定你就能找到孩子為什麼要用撒謊來求表揚的心理動機了。

撒謊是孩子對父母的一個警告,改變孩子請先改變自己

所以,平時可以經常鼓勵孩子,當知道第二天孩子要參加跑步比賽或者詩歌朗誦的時候,提前給寶寶加油打氣:“加油,寶寶,媽媽很看好你哦。”或者:“你真的很努力,爸爸媽媽覺得很開心。”這個時候,有的寶寶就會主動和你坦白說:“媽媽,其實我上次並沒有得第一名,我只是希望你表揚我。”

你可以乘機對寶寶說:“沒關係,寶寶,雖然你沒有得第一名,但是我覺得你很誠實,我還是要表揚你一下,你做得很對!”

多給孩子一些正能量的鼓勵,要相信孩子也會隨之而改變。

請將你大腦裡的:“撒謊是一種父母最討厭的行為,所以孩子一旦撒謊我一定要罵他。”這句話給刪除掉。然後可以將這句話改寫成:“撒謊是孩子對父母送出的一個警告”。

撒謊是孩子對父母的一個警告,改變孩子請先改變自己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