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博設計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築博設計(300564)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公司圍繞中長期發展戰略,制定了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實現業績的平穩增長。以建築設計業務為核心,不斷延展產業鏈,擴大業務佈局和市場份額,提高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415.03萬元,同比增加9.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263.96萬元,同比增加19.33%。

1、經營業績保持增長,業務拓展勢頭良好

公司以市場為導向,客戶為中心,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了業務平穩增長,實現了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依託建築設計和創新研發、裝配式建築、BIM等領域的先發優勢,繼續進行全產業鏈佈局,各項業務發展態勢良好。同時,在“總部+區域分公司”的一體化經營模式下,進一步深耕市場,擴大布點,加強客戶粘性,提高服務質量,增強客戶滿意度,從而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2019年,建築設計市場的發展趨勢向頭部企業集中,強者恆強。公司與保利、萬科、金地等戰略客戶的保持緊密合作的同時積極拓展新的大客戶資源,與全國各省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

2、重視創新驅動,加強設計研發

公司整合資源,為房地產龍頭企業研發標準化產品,推出具有多樣化和成本優勢的創新設計,通過產品及服務創新贏得客戶認可。同時,公司依託技術委員會,構建賦能型組織生態,針對市場熱點和技術難點,進行專項技術攻關和創新,進一步推動城市設計與城市更新、綜合體及超高層、醫療與養老建築、居住建築、產業園區、學校建築、酒店及度假物業、建築科技—EPC、建築技術管理的技術研發。

3、加大平臺和信息化建設力度

公司對協同設計平臺和精細化項目管理平臺進行升級,全面提升設計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持續完善二維協同設計平臺,採用BIM應用技術,推進三維協同設計平臺的建設;知識庫平臺拓寬了員工獲取技術知識的渠道;經營管理系統、項目管理系統對項目進行動態監控和分析,提高項目管理水平,便於公司做出科學決策,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

4、加強核心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組織能力

公司繼續加強核心人才培養力度,在培養核心技術力量方面,公司進一步完善技術委員會考核機制,加強技術委員會專家對各業務單元項目質量的考核力度,完善關鍵技術崗位人員的專業能力培養;在培養中堅力量方面,公司設立新晉管理幹部專項培養計劃,繼續選派高潛質管理人員攻讀國內知名商學院的EMBA項目。公司通過各項政策鼓勵和提拔青年核心技術和管理人才,打造出一支專業過硬、高效協作的人才隊伍。同時,公司優化組織結構、管理流程和各項人力資源政策,提升人才配置的效率,以支持跨區域團隊協作模式,提升了業務拓展能力和項目協作能力。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1、方案的創新優勢

公司一直推崇“SMART建築設計方法”,作品基於對城市文脈、投資價值、用戶需求的理性分析,以尋求項目開發價值的最大化。力求設計產品綠色節能以體現對自然環境、建成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尊重和呵護,並不斷創造人際和諧、使用合理、運營持續的空間場所。公司關注並善用建築工程與信息適配新技術,在設計信息化、建築智能化、建築產業化、綠色建築等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公司始終關注建築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關注建築設計的社會職能和文化能量,努力平衡建築市場需求和社會文化價值之間的衝突,形成了獨特的建築創意與方案設計能力。

2、全國性佈局優勢

公司在北京、上海、重慶、成都、西安、武漢、佛山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在分支機構的建設、運營管理方面已經形成一套成熟、高效的管控模式。“總部+區域分公司”經營管理模式能夠更廣泛、更準確地聚焦客戶需求,整合內外部資源作出快速反應,提高了設計資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升了市場開拓效率和綜合服務能力。公司持續創新企業管理方式,在設計產品、團隊資源、專業技術和後續服務等方面形成了多維度的設計協同平臺,為各分公司業務的持續發展夯實基礎,有效增強市場競爭力。

3、新型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優勢

公司注重新型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是行業內較早開始新技術研究的公司,並在多年發展過程中逐漸培養起一支較強的研發團隊。2019年,公司完成了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第二圖書館項目(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漢京金融中心(全球最高分離式核心筒結構)等項目的裝配式建築認定審查工作。同時,參編了《建築工廠鋁合金模板技術應用規程》、《深圳市裝配式混凝土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標準》等行業規程,得到政府相關部門及業界認可。在自主創新研究方面,公司分別與廣東工業大學共同研究裝配式關鍵節點、鴻業科技技術集團共同研發裝配式建築軟件,並初步研發出適合裝配式建築技術的軟件。公司於2019年被評選為廣東省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及深圳市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

公司通過新技術應用、深層次服務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標,獲得客戶的一致好評,相繼主編完成深圳市建築產業化協會團體BIM標準——《深圳市裝配式混凝土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標準》,參編完成深圳市地方BIM標準——《深圳市建築工程信息模型設計交付標準》。公司作為主編單位完成了《廣東省綠色校園評價標準》DBJ/T15-166-2019的編制工作,該標準通過了廣東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的審查並批准實施。

同時,在中國房地產協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綠色地產發展報告》中,公司入選2019年綠色建築設計諮詢競爭力三十強企業。

公司將繼續加強BIM技術應用深度與廣度,加強裝配式建築設計、綠色建築、海綿城市等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並將大力推進BIM技術與裝配式建築、綠色建築、海綿城市等相融合發展,讓技術融入建築、讓綠色深入生活。

4、品牌和客戶資源優勢

公司構建“客戶-產品-技術-體系-資源-管理”的多維度協同設計平臺。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創造精品工程,設計了大批富有影響力的建築作品,相繼榮獲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等國家、部、省級優秀設計獎。獨特的設計創意、優秀的產品質量以及全程服務能力,為公司贏得了良好的品牌效應。穩定的優質客戶群體有助於推進公司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改進和提升設計技術、更新工作模式與平臺,促進公司的良性發展。公司與萬科、保利地產(600048)、金地集團(600383)等品牌開發商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同時也是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南山區政府、坪山區政府等政府部門的合作單位。

5、核心技術團隊優勢

公司推行多元包容的企業文化,持續優化人才機制,重視技術傳承與培養,吸引和培養優秀創意人才,構築人才高地。公司擁有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註冊電氣工程師、註冊城鄉規劃師、註冊造價工程師等專業註冊人才150餘名,自身培育出站博士後2名。同時,公司擁有廣東省超限高層建築抗震設防審查專家1名,廣東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專家2名,深圳市建築工程評標專家庫入庫專家20餘人,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科技專家3名;深圳市文化創意產業專家5名,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專家庫入庫專家20餘名,深圳市市屬各專業技術資格評委會評委專家近20名等。

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公司在現有績效考核基礎上推出短期、中長期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充分激發員工創新熱情,使創新成為公司發展的動力。

6、多維度信息化管理平臺優勢

公司推行平臺創新,緊跟行業前沿技術,不斷創新產品提高服務質量。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為傳統建築設計企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公司重視管理和技術平臺、協同設計、知識庫的建設,不斷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行業管理經驗,形成了明顯的領先優勢。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公司建立了協同設計平臺,項目質量管理平臺,知識管理平臺,運營及財務管理平臺,實現各部門之間的協同設計,以及設計人員之間快捷、高標準的信息交換,大幅降低了跨部門、跨區域設計人員之間的溝通成本,滿足客戶不斷提升的要求。平臺化優勢有效提高了內部信息傳遞的效率,為提升設計服務質量、優化設計能力、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7、區位競爭優勢

公司成立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深圳。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8》的規劃,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將打造成“一帶一路”巨型門戶樞紐和世界級經濟平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實施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作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華南區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與城鎮化建設都處於領先水平。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為建築市場帶來了新的驅動力,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公司多年來深耕該區域的建築設計市場,在實現業務規模擴大的同時,也獲得了市場認可。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公司發展戰略

圍繞“打造建築設計行業多維度協同設計平臺,致力於成為國內領先的建築設計及工程管理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的發展戰略,依託裝配式建築和BIM等核心技術進行全產業鏈佈局,完成從建築設計向“全過程諮詢”和“工程總承包”的轉型升級。公司肩負“全球視野、社會責任、人文關懷”的使命,秉承“多元、包容、規則、自由”的價值觀,為客戶、員工、股東和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二)公司未來三年的發展目標

未來三年,挑戰與發展機遇並存,公司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把握經濟新常態,集中力量推進創新驅動發展。

1、採取一系列舉措完成全產業鏈佈局,整合資源,完善設計全產業鏈服務,實現成為國內領先的建築設計及工程管理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的發展戰略。包括:收購兼併目標市場的優質企業;完善諮詢、勘察、市政、風景園林等資質;充實建築設計創意及管理人才及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隊伍;增強專項設計領域的市場競爭力。

2、進一步細分市場,加強專業研究,構建“客戶-產品-技術-體系-資源-管理”的多維度協同設計平臺和知識管理體系。未來三年內,公司將繼續優化該平臺和體系,優化基於BIM技術的設計管理平臺,實現各分支機構、各專業的高度協同,逐步打造貫穿建築全產業鏈、全生命週期的協同設計及管理平臺,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3、以傳統建築設計業務為基礎,順應建築行業裝配式建築和BIM等新技術的發展趨勢,滿足市場對綠色建築、建築智能化、海綿城市的迫切需求,繼續加大相關領域的研發投入並擴大應用。

4、繼續專注核心建築設計業務,在全國範圍內增設分支機構,完善區域佈局、優化客戶結構,通過一體化、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大力拓展新業務。

5、繼續完善治理結構,提高管理水平,健全風險與內控管理體系,防範風險、提高效率,因應發展需要優化內部組織架構以滿足業務發展的要求。

(三)2020年度經營計劃

1、業務發展計劃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給國民經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房地產行業勢必加速整合,針對行業的變化趨勢,公司將抓住市場結構性調整機遇,精準佈局,提升產品競爭力和服務水平,加快與房地產頭部企業的戰略合作,促進業務發展。另一方面,公司也將依託在醫療建築、健康養老等民生領域的先發優勢,挖掘市場潛力,獲取項目機會,充實全年設計訂單。

2、募集資金的使用

公司將進一步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加快落實募投項目建設,以期通過募投項目的推進實現公司發展戰略。2020年,公司已在武漢購置1,430平米高檔寫字樓,進一步完善市場佈局,增強華中地區的輻射能力,並計劃於南寧等地開設分公司,深耕當地市場,擴大市場覆蓋面。

同時,公司將按計劃推進募投項目建設,特別是技術研發中心(深圳)和高原建築研究中心建設項目。

技術研發中心(深圳)具有戰略意義,將建設成為公司新技術的儲備基地以及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基地,綜合設計研發能力對建築設計企業至關重要,對公司競爭力和業務拓展能力均有重要的支撐作用;高原建築研究中心以新建築技術研究及應用為基礎,結合西藏本土的實際需求進行研發,搭建高原產學研一體化研發應用平臺,對西藏高原建築的設計起到一定的示範性作用,藉此可形成增量收入。

3、信息化建設計劃

通過實施信息化建設項目,公司已實現各部門之間的協同設計,提高了設計人員之間快捷、高標準的信息交換效率。公司將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多維度信息管理平臺,提高財務、運營、技術的協同效率,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提升設計服務質量、優化設計能力、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利用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更科學、高效的管理決策。2020年,公司將推進多維度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優化工作,對協同設計系統、運營及財務一體化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平臺和圖檔管理系統的系統進行升級並推廣應用。

4、收購兼併計劃

圍繞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公司擬通過收購兼併實現資源整合,公司將在條件成熟時,以合適的方式和對價併購以下類型的企業,包括:①具備相關行業資質,有助於資源互補的諮詢公司和施工企業;

②在專項設計領域具備獨特市場競爭力,且與公司業務互補的市政、園林、室內和平面設計機構;

③在區域佈局和客戶結構上具有互補性資源的建築設計機構;

④擁有公司所需的建築創作人才或工程技術類人才的設計機構或研發機構。

5、加大研發投入

近年來,建築領域和建築設計領域不斷湧現新的技術、理念,如“新基建”、雲服務設計、AR、VR,公司將持續加大信息化、建築智能化、建築產業化、綠色建築等技術領域的研發力度,以保持既有的行業技術領先優勢。

6、完善激勵機制,提高人才吸引力

為滿足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公司將繼續完善短期、中長期激勵機制,吸引和保留核心技術人才,廣泛涉獵高端人才和新技術人才,充實和擴建核心人才隊伍。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1、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

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將可能對公司業務產生不利影響,給公司2020年的經營帶來風險。為對抗疫情,公司已及時採取積極應對措施:

(1)加強自身的資金統籌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2)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設成果,迅速啟用在線協同辦公模式,保障生產正常運行。

(3)抓住市場發展機遇,加強包括醫療建築、教育建築以及智慧城市等民生建築領域的研究。

2、房地產行業長期調控的風險

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調下,政府針對房地產行業出臺一系列調控政策——增加保障性住房、有限供應普通商品住房、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促進供應土地的開發利用等。政策發生的變化可能導致房地產開發企業採取調整長期經營部署、減少土地投資、推遲項目開發、延長付款週期等應對措施,將對公司現有業務推進、未來市場開拓以及資金回收造成不利影響。

3、市場競爭的風險

國內建築設計市場空間廣闊,蘊藏著巨大的機遇,由此吸引眾多國內外建築設計企業的參與。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國內建築設計行業已經由同質化無序競爭,逐步向差異化、特色化競爭態勢轉變,基本形成了以國有大型設計企業、優秀民營設計企業、知名外資設計企業為主導,大量中小型設計企業為輔的市場競爭格局,行業集中度不斷增強。激烈的市場競爭將給公司業務的持續增長帶來不確定性。

4、區域市場不平衡的風險

由於各地市場波動的影響,公司將面臨區域市場發展不平衡的風險。為應對此風險,公司應繼續堅持“總部+區域分公司”經營管理模式,加強管控,通過整合及共享客戶和技術資源,扶持全國所有分支機構共同發展,提高抗風險能力。

5、行業創新或技術革新帶來的市場競爭風險

建築行業技術日新月異,新興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促進了行業的升級迭代,產生了新的市場需求和商業機遇,加劇了市場競爭,如公司不能緊跟市場步伐,則可能錯過發展機遇,將在未來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6、成長性風險

近幾年我國傳統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面臨轉型升級,對公司的綜合競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影響公司預期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公司未來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人才流失、產品創新不足、競爭地位下降等不利因素影響;同時,又面臨外部環境的變化,如房地產投資下降、經濟發展放緩等宏觀政策因素影響。公司將通過機制創新、管理創新、人才引進、增強業務拓展能力來有效應對上述不利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