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不喜欢数学的孩子挺多,觉得刷题枯燥,应用题搞脑子,几何题?不好意思,实在没有空间想象力。

其实,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前几天我就在网上看到一组基于数学原理、视觉原理等知识设计出的有趣图片,先跟大家分享一张: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感觉大齿轮在转动?不,它没有动。旁边几个小齿轮有在转?NO,这只是一张静态图。

为什么静态图也会给人一种动图的感觉呢?

其实,很多企业和设计师,就是在数学的基础上,通过视觉错觉的原理,来设计出一些东西来改变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改变人和空间的交互感受。


一、视觉系统如何欺骗你?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呈现了很多颜色,红,橙,黄,绿,蓝等颜色。但其实在我们的颜色知觉中,每一种颜色都有它对应的互补色,比如红和绿,黄和蓝,黑和白。

当互补色两者同时呈现在一处画面上时,我们会看到特别鲜明的图。如果在周围充满一种颜色刺激时,无刺激的空白处便会产生互补色的感觉,从而产生所谓的“无中生有”的错觉。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注视这个黑色灯泡30秒钟, 然后朝自己身边的白墙看,你会看到一个发光的灯泡)

而且,由于明暗和阴影的影响,我们在看事物时,会有凹凸的感觉。同一张图片中的物体,明亮部分在上方,阴影部分在下方,看上去这个物体是凸出的;如果把这张图片倒过来,便会觉得物体是凹进去的。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还有的时候,几何图形和线条的组合会致使我们的视觉系统发生错误。这是因为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比对事物的大小,所以,有些正常的直线会有弯曲感,相同长度的线条也会有长短的差异。

在现代生活中,其实我们见到的很多东西都非常具有设计感,一些设计大师会设计出混淆视觉系统的作品。比如法国巴黎的某一个公园:地球草坪?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从上方看这块草地,呈现出来的便是地球的样子,但走近了看,其实这是一块有起伏的草坪。

很多视觉错觉是运用了数学中的几何原理来完成的。像荷兰错觉艺术家Maurits Cornelis Escher,也是从数学的立体几何出发,创作了很多闻名世界的木刻、版画。


二、领略数学设计的魅力


这就给大家带来一系列的视觉错觉图。家长可以跟孩子们一起看看,这些源自数学的设计图有多么神奇!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同等长度的线条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同一水平线的眼睛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全部是正方形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长线条互为平行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这只是一张静态图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这也是一张静态图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盯着中间蓝点,蓝点就会消失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盯着黑点30秒以上再看白墙,会有红色爱心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交叉的地方感觉有黑点在移动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感觉颜料在扭动着跳舞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是魔方还是平面画?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列车到底往哪儿开?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摩天轮到底往哪转?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告诉你:A和B色块颜色相同

下图揭秘:


看完这20张“不可能存在”的图片,你会发现这门学科的魅力

这些视觉错觉图的设计,其实归根结底是源自数学的力量。设计师们通过各项计算,让图形的角度、大小发生改变,以呈现出“不可能”的效果。

所以说,数学这门学科,它不仅仅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各类艺术创造的基础。包括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很多新科技的研发、人才与人工智能的协作都需要运用到大量数学。


三、数学与未来


现在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发达,谷歌、腾讯、百度、阿里都开出高薪吸引数学方面人才的加入,而在未来,只会有更多的行业需要应用到数学,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就目前来说,热爱数学的孩子太少,大多数孩子讨厌数学,觉得数学枯燥无聊,提不起学习兴趣。

我们的孩子可能很会计算,也能够背出一大堆复杂的公式,但唯独不擅长数学应用。很多孩子迷茫: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学博士Arthur Benjamin在TED的演讲中,向人们揭示过学习数学的三个根本原因:计算、应用和激发灵感。

https://v.qq.com/x/page/k0542k1hh72.html

什么叫激发灵感?就是通过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带动你的想象力、创造力去推理问题,认识世界,教你学会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打个简单的比方。之前有次我带凯凯去邻居家串门,他们正在指导孩子计划一场两日的出行。计划要求是这样的:给孩子200美金的预算,让孩子安排这两天的具体行程,包括交通、餐饮、住宿、和娱乐活动项目。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并没有学习过多么复杂的数学运算,所以这件差事在我们大人看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后来,我仔细看了孩子最终给出的计划表,他在各项事情的安排上,金钱的使用额度基本合理。这只是数学在生活中的一次简单应用,只要我们能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他们就能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积极地调动起来,转化为自己的想法,落实到具体的方案中。

这也是学数学的真正意义——帮助孩子发展逻辑思维,培养思辨力与创造力。

你,明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