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創早教業,一季度倒閉220家,有人跑路有人硬扛

早教行業和藝術興趣類培訓課程不是剛需,受疫情影響因素也相對強烈,一些企業已經“死”在了黎明前

疫情重創早教業,一季度倒閉220家,有人跑路有人硬扛

文/《財經》記者 王鳳 陳瀟瀟

編輯/謝麗容

最近幾天,家有4歲“小神獸”的餘潔(化名)開始擔心早教課程退不了。她在樂融兒童之家報名了2萬餘元的課程,但是線下課程已經停止幾個月,目前依然無法復課。

這是很多家有學齡前兒童的家長的共同憂慮。新冠疫情“黑天鵝”衝擊下,整個線下教育瞬間停擺並一直延續至今。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大中小學的復課進程仍具有不確定性,早教託管機構的重新開業的進程更加不明確。

相比K9、K12等教育類別,包括早教託管在內的幼兒教育受到疫情衝擊更明顯。前者在線下店面熄火後,可以有條件地轉移至線上課堂,比如新東方、學而思、作業幫等教育機構,疫情初期即爭相推出線上直播、錄播課程。後者則更加依賴面對面、在場式的言傳身教。

餘潔告訴《財經》記者,樂融兒童之家2月初就推出免費的“21天全日制育兒線上課程”,她覺得缺乏互動性,後續線上活動都沒有參與。多位行業人士向《財經》記者分析,幼兒教育中,少兒素質類培訓機構高度依賴線下場景,受到的衝擊將更大。

此外,疫情期間,家長更聚焦於與升學密切關聯的K9、K12應試教育,非剛需課程變得不那麼重要,素質類教育與培訓是“錦上添花”,學費相對昂貴。這使得很多家長要求退課退費,加劇這類早教類機構的現金流困境。

負面效應已經開始顯現。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早教類企業一共新增192家,吊銷註銷220家,整體負增長。其中,1月新增96家,註銷吊銷111家。相比去年,早教類企業新增量同比降低86.9%。疫情擴散的2月,早教類企業新增18家,註銷吊銷40家。不過,3月份,早教類企業新增達78家,註銷69家,有回升趨勢。

回春跡象已經顯現,但有多少機構可以熬過?

現金流是大問題

“今年可能都無法上課了”,餘潔是去年底報名早教班的,今年是主要上課時間。

樂融兒童之家成立於2012年,“早教托育一站式服務”吸引了很多希望給孩子一個入學前過渡期的家長。但是,對家長而言,早教類課程耗時又耗錢。樂融兒童之家算是中檔偏上的早教機構,各種折扣後,最便宜的課程是2萬。

往年2-3月是銷售旺季,全面停擺後,早教機構的門店租金、人員成本卻仍在,與線下教育一樣,幼兒教育是一個滾現金流的業務。為了保證資金鍊不斷,關鍵是避免家長退課。

樂融兒童之家2月份就推出了21天全日制育兒線上課程,宣稱“可投屏的育兒教科書”。後續又推出各類線上講座、沙龍,且均為免費。樂融兒童之家的老師不停給餘潔推線上講座和沙龍,隻字不提退課退費。

有行業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幼兒教育不僅採取預付費形式,還以季度甚至以年付費居多。“如果疫情前現金流本身就是平衡的,甚至是負向的,一旦家長退課可能在這個過程之中就扛不住了。”一位線下幼兒音樂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對《財經》記者表示。

對於將語文、英語等知識類課程搬到線上,家長的接受度較高,保住生源也相對容易。

一位在北京中型幼兒教育機構教授英語的教師對《財經》記者表示,自2月開始,機構通過直播免費向用戶授課,至少留住了80%的家長。這是因為這些課程相對剛需,此外儘管相對於線下,線上教學的體驗並不完美,經常有卡頓和互動不夠的問題,但知識類課堂至少複製了線下的課堂80%的形式。

相較而言,非剛需的藝術、素質類教育機構要轉到線上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藝術和素質類培訓最核心的人群是4歲到10歲,線下才是主體。前述線下音樂機構負責人對《財經》記者表示,智美教育畢竟是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一種。“需要指揮四肢去產生某種運動和輸出,這個過程當中光線上聽懂了是不夠的,需要教學老師進行示範和糾正指導。”他說道。

受限於互動侷限,在線授課,老師沒有辦法通過視頻解決示範糾正。周君8歲的孩子所在的美術培訓機構將素描課轉為了線上教學,老師既無法看到孩子的作畫過程,孩子也無法準確領會老師的授課精髓,“這種線上授課完全沒有意義,素描是不可能這麼學出來的”。周君對《財經》記者說。

一些根本無法實現線上教學的細分領域幼兒教育機構已遭遇了大規模退費。

王立的幼兒書法班就是典型。書法班在山東泰安,他告訴《財經》記者,寒假期間收了一年學費後,本來準備大幹一場,結果疫情暴發,30多個家長前來退費,生源流失了一大片。算上房租和人工支出,三月初已經虧損了幾十萬。無奈之下,王立只得關門。

即便把教學搬到線上,也只能應一時之急。前述線下音樂幼兒機構從2月就開始往線上轉,除了錄播一些免費樂器教學課程發送給家長外,更多時候是用視頻直播平臺,完成教師與家長及孩子的互動交流。

負責人坦言,轉線上的目的是增加粘性,防止退課。當時該機構跟大部分線下機構料想一樣,認為等3月末開課後,家長能繼續回到線下課程,業務也能迅速回到正軌上。但沒想到的是,這場疫情持續的時間超過了大部分人的想象。

據《財經》記者瞭解,除北京外的其他全國省市恢復線下培訓教學至少要到暑假以後,而北京地區的徹底恢復可能更晚。這意味著在暑假來臨之前,大部分線下幼兒素質教培機構面臨資金困境。

疫情以來,多處於人流密集、商業中心區域的早教中心,店鋪租金和人員成本本身較高,現金流更加重要。中信建投教育行業首席分析師葉樂對《財經》記者說,即便可以線上授課,相比K12,大多家長也不願為線上幼兒課程付高昂費用,“這極大影響了現金流”。

三月底四月初可能是大部分線下幼兒機構資金鍊的臨界點。

以前述線下音樂機構為例,每個月的運營成本總體算下來接近15萬。“去年11月,我們搞過一波活動,在老客戶中拉了一波續費。現在滾的是之前這波預付費的錢,到3月這部分錢已經滾完了,到了4月份,已經很困難了。”前述負責人對《財經》記者表示。

誰能扛到最後?

疫情因素客觀上促進了早教和藝術文體教育行業洗牌。一些原本就難以為繼的機構,趁著疫情 “渾水跑路”。

因資金鍊斷裂,成立於2016年的少兒體育培訓機構“趣動旅程”早在3月16日主動宣佈破產。據北京維權家長粗略統計,家庭剩餘課時價值超3000萬元。目前,全國有48家門店,學員兩萬餘人。趣動旅程2019年年底還在收費,在疫情發生後一個月多就宣佈破產,引發家長對其“跑路”的普遍懷疑。

4月中旬,北京一些家長反映,創辦於2010年的兒童美術培訓機構“美智美樂”突然停止授課,家長要求退費卻被告知目前公司已進入破產清算流程,無法退費。據家長反饋,美智美樂之前一直正常授課、收繳學費。目前,家長正等待進一步說法。

疫情之前,早教機構因盲目擴張資金鍊斷裂、股權糾紛、加盟店弱連接等原因,近幾年圈錢關店跑路案例時有發生。據“幼教觀察”統計,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出現關門、跑路的早教品牌多達35個,涉及數百家門店,多集中於上海、北京、杭州等一二線城市。

與K12教育不同,早教機構的客戶生命週期短(通常8-12個月)、獲客成本和運營成本更高。餘潔報名的早教課程,期限是15個月,但是她的孩子明年就進幼兒園。也就是說,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不上課,即便課程順延,她也不需要了。

雪上加霜的是,包括早教在內的幼兒教育是一個回報週期很長的生意。單店投入需要三、四百萬,回本卻需要3-4年,多數早教機構處於持平狀態。過去就處於行業低谷期的早教機構,在應對疫情時更加脆弱。

短期考量,大型早教機構面臨的現金流危機相對緩和,也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頭部公司美吉姆(002621,SZ)4月中旬發佈一季度業績預告稱,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公司一季度預虧450萬元-650萬元。

大機構尚且如此,對於廣大中小型早教機構,尤其非剛需的素質類早教機構,現金流多少幾乎決定生死存亡,如何度過3、4月份的臨界點成為當務之急。“小機構比大機構轉型更容易,但是風控意識薄弱,現金流不充足,缺乏轉型的整體能力”,一位少兒編程公司CEO對《財經》記者說。

長期來看,早教行業隨著公眾消費升級擴張,疫情將整個行業帶入拐點。自“二胎政策”全面開放,中國家庭結構也由“4+2+1”走向“4+2+2”模式。但是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少子化趨勢難逆轉,三四線城市將進一步成為早教機構的增量市場。

葉樂分析,托幼有剛需,未來要看參培率(教育行業參加培訓人數的百分比)提升速度。但對於餘潔乃至仍在等待消息的家長來說,更重要的是,自己付出的課程費用,能否返還。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餘潔、周君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