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著名小吃灰汁團,兩口一個,清涼爽滑脆嫩,咬起來很有韌勁!

灰汁團是寧波市著名的漢族小吃,雞蛋大小,扁圓狀,茶色,掂在手裡水水的,顫悠悠的,像掂著件工藝品;吃起來清涼爽滑脆嫩,不粘牙,而且越冷越好吃。印象中就是大概楊梅大小,涼涼嗖嗖的,兩口一個,咬起來很有韌勁的簡單小糕點。灰汁團之所以叫灰汁團,是因為舊時是把蠶豆殼或者稻草燒成灰,放入紗布包,泡在清水中,過濾雜質後得到“灰汁”,再與米漿攪和、蒸煮,成品就是灰褐色的小糕團。記憶中的老寧波特色小吃“灰汁團”,散發著一股稻草和泥土的芳香,讓人念念不忘!

寧波著名小吃灰汁團,兩口一個,清涼爽滑脆嫩,咬起來很有韌勁!

灰汁團,是寧波獨有的小食。它的模樣粗拙可愛,呈茶色的渾圓狀,團內、團外均無白點,半透明,同雞蛋大小,誕生於鄉間。灰汁團是鄉村的美食,你只有在鄉村農家才吃得上原汁原味的灰汁團,原因或許就在稻草身上。灰汁團有鄉野特有的清香味道,那是一種地道的鄉土味道,只有鄉下母親一雙粗糙而靈巧的手才做得出這樣的"至味",城裡的小攤小販和飯店超市很難模仿。小時候媽媽揉麵粉做米團,我總喜歡圍在她身邊,偷點麵粉捏著玩兒,坐在火灶旁看柴火跳舞,看蒸籠上的蒸汽嫋嫋升起,十分有趣。

寧波著名小吃灰汁團,兩口一個,清涼爽滑脆嫩,咬起來很有韌勁!

儘管寧波各地的灰汁團口感不一樣,但是做法卻大體一致。傳統的灰汁團必得用早稻米,浸泡二三個小時,然後磨成粉末,過去沒有機器,人們用的是石磨,效率低,現在大部分人用的是機器粉碎,沒幾分鐘就磨好。磨好的成品是米漿狀的,跟年糕粉、湯果粉磨出來差不多。手工製作的灰汁團至少有六道工序:浸、磨、拌、攪、搓、蒸。把搓好的圓子放入墊有蒸籠布的蒸籠內蒸一個小時,蒸至一半時鍋內需加一次冷水,待顏色呈深棕色即可。早稻米磨成米漿後,需要調入最為重要的食材——食用鹼水,過去沒有鹼水的年代,聰明的寧波人找到了另外一種食材代替——草灰汁。雖然製作過程不復雜,但是要吃到地道的灰汁團其實挺難,這是一道需要用心和情感調製的傳統美食。“新米做的灰汁團讓人看了口水答答流”,這是一道能讓寧波人產生情感共鳴的地道的鄉土味道,早稻米和灰汁、黃糖混合後製作的一個個小丸子吃到嘴裡,清涼爽滑脆嫩,不粘牙,同時散發著一股稻草和泥土的芳香,這種感覺總會勾起你的回憶,只有鄉下母親一雙粗糙而靈巧的手才做得出這樣的“至味”,這味道永遠地刻在了你的腦海裡。或許,這就是鄉愁,每當你品嚐到灰汁團的那一刻,總能想起兒時的場景。

寧波著名小吃灰汁團,兩口一個,清涼爽滑脆嫩,咬起來很有韌勁!

時光在灰汁團上已留下了印記,讓這地道的民間小吃也慢慢地變成了很多人小時候的記憶。現在想嘗上一口原汁原味的灰汁團,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了。不管如今做出來的灰汁團有多好吃,和過去有多相似,但卻總也找不回當年的味道了。寧波著名小吃灰汁團,兩口一個,清涼爽滑脆嫩,咬起來很有韌勁!小夥伴們,你吃過灰汁團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