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的來龍去脈

https://mp.weixin.qq.com/s/a0uvSMDcx-Q903_iid2XNA

“天目茶碗,為黑色及柿色鐵質釉彩陶瓷茶碗的統稱。鑣(biāo)倉時代(我們南宋時期)建久三年(1192)至元弘三年(1333)年間,到中國宋王朝的禪僧歸國時帶去,始傳至日本。此類茶碗系禪僧修行地——中國浙江省天目山寺院日常使用,故稱‘天目’”

——《世界百科大辭典》1966年出版

“天目”的來龍去脈


故事從這裡開始

日本鑣倉年間日本永平寺僧道元隨其師明全入宋,歷訪天童山、徑山,隨從者加藤四郎左衛門扮成僧者作為道元的侍從來到中國。

加藤四郎因痛恨其父製陶失敗,遂費盡周折來到天目山學習陶器的製法。歷時五年學成歸國,先後在京都、美濃、瀨戶實驗,最終在瀨戶發現良土,實驗成功,“瀨戶燒”盛傳一時。當時日本上層貴族酷愛宋瓷,因此形成了一股潮流,加藤四郎的成功奠定了日本黑瓷技術的基礎,直至今日,“瀨戶燒”仍是日本六大名燒之一。

為了研究天目茶碗,還成立了“瀨戶天目陶瓷研究所”長江秀利便是天目陶瓷研究所的第九代傳人。

“天目”一詞在日本文獻中出現於1335年,此前天目二字已經在日本作為一個代表釉面流傳開了,日本將黑釉瓷器統稱天目是有其淵源的,後來由中國輸入到日本的黑釉茶碗,都叫“天目茶碗”。

“天目”的來龍去脈


建盞也屬於黑瓷的一種,但他又是獨立存在的,是一種特定的名稱。

建:指的是建窯

盞:便是茶盞

建盞代表了其生產產地和器型的特點。宋代建窯燒造的黑釉盞,由於燒造技術和施釉等方面的原因,出現了不同的釉色紋樣,兔毫、油滴、曜變等,這些茶盞均為建窯所燒造,因而統稱為建盞。

“天目”的來龍去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