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史:歷史學來龍去脈

“歷史”二字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過去的事情,二是對過去事情的記載和解釋。前者是歷史,後者是歷史學。我們今天主要探討的是後者,歷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來來龍去脈便是史學史。歷史學是研究歷史的,目標是過去的事情;史學史是研究歷史學的,目標是歷史這一學科的來歷及沿革。

極簡史:歷史學來龍去脈

太古之世,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當時是沒有人想到要記錄什麼的,因此這個時期只有歷史而沒有歷史學。歷史學只能發生在吃飽喝足,並且創造了文字之後。前人將這個時期追述到了黃帝時代,倉頡造出了文字,容成造出了曆法,這才有了歷史學的基本要素,有時間,有事件,有記載。不管有沒有曆法時間總是存在的,只是先民無法表達而已;無論有沒有文字,歷史總是存在的,只是沒有記載罷了。於是歷史學的重中之重便是:文獻記載。

史學起源於記事

東漢的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詮釋道:史者,記事也。這個字由來已久,在甲骨文中上面是放簡冊的容器,下面是隻手。表示掌管文書的意思。

極簡史:歷史學來龍去脈

在嚴格的周禮約束下,普通人是沒有機會接觸到史料記載的。史官將其見聞記於簡冊,名為史記,即所謂史官之記。後學以此為據或案年代先後整理,或案人物事件整理,名為史書,前者為編年體,後者為紀傳體或紀事本末。編年體是按時間順序整理出來的流水賬,什麼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比較簡單的記錄。漢人認為侍史分左右,作史記言,又史記事,記言者《尚書》,記事者《春秋》。然則左右史之名何不見於《周禮》?可見對同一件事,除了理解上的分歧之外,還有見識上的不同。有的材料記載未必是真實正確的,如何去偽存真,考訛定誤著便是歷史學的任務了。

極簡史:歷史學來龍去脈

在《周禮》中,詳細說明了:大史掌管六典,小史掌管邦國志,內史掌管八枋之法並書寫王命,外史掌管四方之志並書寫王令。御史掌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治令並草擬贊書。五史之中職位最高的是大史,新王登基,大事決議等都需要大史參加,因為他們掌管著類似於現代憲法的六典。小史是輔佐大史的,除了掌管各國基本材料之外,還需通曉國事禮法,相當於先行法律法規須得備案在小史跟前。雖然職位不高,但是地位很尊崇的是內史,因為王命是經過他們起草並下達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奉王命出使諸侯國。外史的輔佐內史的,王命下達後以書面形式傳達四方的叫做令。御史在秦之前並沒有監察百官的職權,而是一直跟在王身邊記事。

極簡史:歷史學來龍去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最早的歷史是由御史書寫的。因為常伴王左右,有成為侍史。在《廉頗藺相如傳》中記載:“執法在傍,御史在後”。秦王為趙王擊缶的故事便是御史記載流傳下來的。

史家出自史官

無論先前的邦國天下被粉飾的如何太平美好,終歸是文學評論。歷史學只能依靠歷史材料來梳理事件的來龍去脈。摒棄託假偽造的上古傳說,真正有文獻記載的歷史是從周天子治下開始的。五史掌管文書典籍,這是漢人對周代的解讀,我們暫時不能證明其對錯。但同在《周禮》中既說了大宰掌管六典,有說了大史掌管六典。所謂六典: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治官府,以紀萬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國,以教官府,以擾萬民;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糾萬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

極簡史:歷史學來龍去脈

同一套典籍莫不是要一分為二讓大宰和大史分開掌管?天子有六卿: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史”和“宰”決然不會是相同的指責。六典先放在一邊,可以肯定的是國事文書必然是有史官記錄並保管的。由是便出現了歷史學的基本材料。史學寓乎史籍,史籍出自史家,史家出自史官。

周王室衰落之後,官學隨之轉移,列國均有著史,後來被秦始皇燒了。漢代興起了紀傳體以人為主線,皇帝為紀,其他人為傳。唐宋之後興起了史論,依古史論興衰成敗,有學者認為這是史學進步的體現。相比前代,後者認為歷史中所詮釋的興衰之道,存亡之理遠比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更重要。筆者不以為然,道理固然重要,必須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歷史故事是錯的,如何又能詮釋出正確的道理?對歷史材料的解釋,也是歷史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極簡史:歷史學來龍去脈

史學史可以簡單的總結為:先有史官對人事物及言論的記載,後有史家對材料的整理和解釋。歷史學的永遠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如何收集整理之前的材料?二是如何編纂建設新史學?無論是對歷史本身的研究,還是對歷史學的研究,都屬於歷史研究範疇。

極簡史:中國醫學的來龍去脈

極簡史:中國漢字的來龍去脈

極簡國學史:中國傳統學問的發生及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