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王者往事

曾幾何時,建盞是中國茶飲界王一般的存在,一盞在手,談笑風生。

蔡襄在《茶錄》中推薦建茶“惟鳳凰山連屬諸焙所產者味佳”後,緊接就種草,安利了一通產自建窯的兔毫盞:

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燒之久熱難 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牛逼程度,躍然紙上。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建盞(天目瓷),是傳統美器,黑瓷傑出代表,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宋朝皇室御用茶具,產於宋建寧府甌寧縣(甌寧縣為建安附屬縣),故稱建盞。

建盞以斑紋美麗奪目而聞名,堪稱最美茶盞,或許沒有之一。

這些斑紋是在還原氣氛中,經過窯內1300度以上高溫焙燒而成,是建窯的突出特色,主要有曜變、鷓鴣斑、油滴、兔毫(金兔毫、銀兔毫等)等。正是這些斑紋,賦予不同建盞各種美好的江湖名頭。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鷓鴣斑

同時,釉在高溫中易流動,產生掛釉現象,俗稱“釉淚”、“釉滴珠”。這種失控的意外之美引發的小驚喜小悸動,猶如女神的小兔牙那麼令人心顫,愛不釋手。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由於這類結晶釉在窯爐高溫中變化萬端,難以馴服,加之氧化鐵含量高的坯體不耐高溫,燒製一件外觀沒有缺陷又具有漂亮斑紋的建盞很是困難,故而有“一窯生一窯死“的說法。即使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其成品幾率也高不到哪兒去。

宋末,建盞流傳到日本,受盡追捧,視若珍寶。三隻曜變天目(號稱陶瓷界未解之謎)的完整件均藏於日本(中國僅杭州出土了殘件)。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曜變建盞,1951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日本藤田美術館藏曜變天目,1953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日本龍光院藏曜變天目,1951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

此外,日本還珍藏了大量釉色美麗的油滴盞。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日本大阪美秀美術館藏曜變建盞(油滴天目)1953年被認定為重要文化財產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大阪國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宋代建窯油滴天目,國寶級,油滴中的經典,油滴疏密有致

近千年來,建盞是日本茶道當之無愧的主角,一直被追趕、從未被超越,拜賜於日本保留點茶法並沿用至今。這也是日本能夠保留大量建盞完整品的最根本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建盞這麼牛,為什麼後來在其發祥地——中國反而人間蒸發,直到前些年才重新被人請出來玩“復辟”呢?

從宋茶說起

說建盞,不能不說宋茶。

“茶興於唐,盛於宋”,或曰起源於隋朝,唐、宋達到頂峰。

宋代,由於“貢茶”(達官貴人向皇帝進貢的茶)興起,團茶──一種小茶餅,專供宮廷飲用——應運而生。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鹹平年間(998~1003),丁謂為福建轉運使。宋真宗下詔命其督造建安貢茶,先造鳳團,後造龍團,初貢不過四十餅,“專以上供,雖近臣之家,徒聞而未嘗見”;慶曆年間(1041~1048),蔡襄知建州繼任福建轉運使,改制小龍團,其品極精,謂之“小龍團”。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宋代團茶餅製作在沿襲唐代造製法基礎上更進一步,採、造俱精。

宋《北苑別錄》載,團茶須經過採、擇(揀芽)、蒸、榨(兩次榨汁)、研、造(把茶膏壓制成形)和過黃(將成形的茶,經過數天烈火烘焙,讓其乾燥硬結,細膩有光)七道工序方可製成。

製作工藝上還經歷了加香料到不加香料的演變過程,造型上也日益講究,飾以精美花紋。

茶餅上印有龍、鳳花紋的,稱龍團鳳餅或龍鳳團茶──印盤龍者稱“龍團”或龍茶、盤龍茶、龍焙等,又分大龍團、大鳳團;印鳳者稱“鳳團”或鳳餅等,又分小龍團、小鳳團。

大小團茶又按質量不同分為十個等級,分別名為龍茶、鳳茶、京鋌、的乳、石乳、頭金、白乳、蠟面、頭骨、次骨。“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歐陽修《歸田錄》)宮廷官員也得按等級享用。

用膝蓋想都能想到,這茶肯定牛得要命,至少比現在的牛肉、班章要牛很多。

話說當時能搞到一點就是極限的榮耀,宋代文宗歐陽修曾嘆:“自以諫官供奉杖內,至登二府,二十餘年,才獲一賜,藏以為寶,時有佳客,出而傳玩爾”,就連他都只能和中書、樞密院四人共分一餅,就問你服不服,服不服!

府縣以下官員和平民百姓,怕連看上一眼都別想。

好不容易到手的團茶,哪能不小心伺候?人就怕認真二字,這一講究,整出了一整套飲茶藝術(包括但不限於點茶、分茶)。

正是點茶、分茶,使建盞備受推崇——因為釉色紺黑,與茶湯顏色對比強烈,加之胎體厚重,保溫性強,使茶湯不易冷卻亦不燙手。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仿龍鳳團餅

一、點茶

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宋代茶飲方式轉向淹茶法,點茶蔚為時尚。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點茶法是將茶餅/團茶碾碎研磨成末,置於茶碗內,先加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二次注入沸水,同時以茶筅攪動,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茶就這麼盈盈於黑盞之中,散發著清香。

點茶是分茶的基礎,也是日本茶道望西遙拜的祖法。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二、分茶(茶百戲)

分茶是一種獨特的烹茶遊藝。

唐人以釜煮茶湯,煮好後用瓢來分,一般一釜之茶可分成五碗。分茶看似簡單,實則講究手法──須做到沫餑均勻,不可厚此薄彼。

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輕細者曰花。(《茶經》)

唐末,人們則開始致力於使茶湯泡沬呈現瑰麗圖象。這種圖象的出現,一靠“攪”,二靠“點”。連注水時,茶壺與茶盞相距多遠,用何種手勢,壺嘴是什麼造型,都會影響沫餑的形狀。

唐末宋初,分茶高手便可使茶湯表面顯現類似國畫的圖案,或山水雲霧,或花鳥魚蟲,因而此種茶湯也被稱作“水丹青”。南宋詩人陸游可能深諳此道,不然不會寫出“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臨安春雨初霽》)

分茶對茶湯上的泡沫聚散的追求,令人聯想到咖啡拉花——人類的審美趣味往往如此相似,無論相隔多少時空距離。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可惜我們現在所喝的,大都是明朝後流行之散茶,而茶葉泡湯、飲湯棄渣的飲法,再產生不出蔡襄說的“茶色白”,更無水丹青,這讓深色的建盞角色頗為尷尬。

宋人過分追求茶形式感的代價是忽略了茶的本來滋味,捨本逐末,同時導致了整個社會的極大浪費。

其實當時已有人發現問題,陳鵠《耆舊續聞》即指出,帶綠色的茶葉比榨乾汁的茶滋味更好,可惜沒有形成主流。

有時忖想,如果宋代貢茶沒有南移,還在太湖三興而不是北苑,茶葉品種還是小葉種,內含成分沒有那麼豐富,不追逐外在浮華,著迷於分茶幻化之戲,如果不陷入畸形,只是專注於可口鮮爽的茶本身,這一切會不會不一樣?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王道中落

建盞因宋茶而興,也因宋茶而衰

宋團茶的製作和品飲越來越畸形,對儀式感的審美追求甚至到了病態的地步。經元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苦出身的朱元璋有感於奢靡不風不可長,頒發了廢團茶興葉茶的詔令。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目測這聖旨肯定不是真貨


此後,團餅茶一落千尺終歸淘汰,點茶等技漸告失傳,取而代之散茶及相適應的泡茶法

流行華夏大地 。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伴隨著點茶的流行而盛極兩宋及元代的飲茶方式(淹茶法)被取代,傳統茶磨等器具隨之絕跡,建盞終於喪失了用武之地,退出歷史舞臺。

王者歸來?

近年來,經有心人士苦心經營,各色建盞又出現在人們茶桌上。

但如今泡茶法當道,茶湯清可見底,更適合顏色素淺的盛器(如下圖)。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無論白茶黃茶綠茶青茶紅茶黑茶,無論什麼湯,一旦盛於建盞,便淪為視覺配角,基本上無色可賞,一覽無“別“(如下圖)。

建盞,一次時機未到的迴歸?

賞茶?賞盞?這是個問題

可見,從實用角度論,建盞並不適合襯顯湯色,故不宜用作品茗杯器(個人特殊喜好除外)。

但建盞傳承千年,光彩奪目,承載著今人追古幽思,又輕易割捨不了,一直不重出江湖廣大人民肯定不答應。

只是單靠情懷,並不足護駕,更遑論“建盞改善茶味”、”建盞優化磁場”這類自欺欺人的營銷套路。

只有在茶的多樣化方面下功夫,挖掘適合的茶飲品類,適當恢復點茶分茶之藝,建盞的迴歸方能當之無愧,不虛此行。


───────END───────

原創不易,留點啥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