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有一位谋臣,献上一计,如果刘备听了,夷陵之战不会惨败

看过三国历史,没有不知道夷陵之战的,汉末三大战役之一。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刘备有一位谋臣,献上一计,如果刘备听了,夷陵之战不会惨败

战争起因是孙权偷袭夺取蜀国拥有的荆州领地,后又将刘备大将关羽杀害,刘备为夺回荆州和为关羽报仇,率兵攻打孙权,但是最后被孙权麾下大将陆逊打败,败走白帝城。这一次蜀国的战败是继关羽大败荆州之后又一次实力的重大损失。

刘备有一位谋臣,献上一计,如果刘备听了,夷陵之战不会惨败

其实这一场战争刘备本来是能够胜利的,或者不会败得很惨的。要知道一旦刘备夷陵之战胜利,刘备便不会重病死亡,而蜀汉的实力也会大为增强。而战胜的关键竟是一个人,如果刘备听了这个人的建议,战争的转向就也许不一样了,那么刘备为何会失去这个反败为胜的最后机会?

刘备有一位谋臣,献上一计,如果刘备听了,夷陵之战不会惨败

据《三国志·黄权传》记载:“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

刘备有一位谋臣,献上一计,如果刘备听了,夷陵之战不会惨败

这个人就是黄权了,上面的引述意思是,在大战的时候,黄权上谏刘备说:“东吴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悍,我方的水军作战是顺流,一旦开始作战,我军将很难撤退,”建议自己打前锋探敌情,让刘备镇守后方,但是刘备显然没有听他的,率大军直攻而上,最后落得个被吴军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火烧连营的下场。 那么黄权说的话到底正不正确呢?刘备又为何不停他的劝告呢?

刘备有一位谋臣,献上一计,如果刘备听了,夷陵之战不会惨败

首先就要从介绍黄权这个人来开始分析。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黄权年轻时做过郡吏,后被州牧刘璋召为主薄。曾经因为劝谏刘璋不要开门迎接刘备而被刘璋外放做了广汉县长,刘璋战败后就归降了刘备,后来被刘备封了将军,后来为刘备夺取汉中的时候献计有功而被刘备封为了护军,后来刘备在汉中称王,就任黄权为益州的州牧,治理汉中的一些相关事宜。 看起来黄权还是很受刘备赏识的,刘备知人善任是他的一大特点,所以被刘备重用说明黄权也是很有本事的,但是为什么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却不听黄权的劝谏,执意要强行带军进攻呢? 可能是以往都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刘备在这一刻太过于相信自己了,刘备任黄权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而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然而,这一次的自作聪明,最后还是让自己吃了大亏。

刘备有一位谋臣,献上一计,如果刘备听了,夷陵之战不会惨败

如果刘备能听取黄权的建议,让黄权做先锋,打探敌情,等待时机再一举进攻,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让黄权镇守后方,那么刘备也不至于让蜀汉元气大伤,自己含恨而终了。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一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