猇亭之战(夷陵之战)后,蜀、吴两国议和主次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猇亭之战,这三大战役都是决定魏、蜀、吴三国命运战役,猇亭之战结束之后,三国鼎立的版图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蜀、吴之间的猇亭之战,后人也称之为夷陵之战。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蜀、吴这次战役为什么有两个战役名呢?一是因为猇亭这个地方后来管辖归属地是夷陵,在东汉时期猇亭并不属于夷陵。二是因为在猇亭之战之前,双方在夷陵已经发生过一个小规模的交战,所以就出现了猇亭之战和夷陵之战两种战役名。刘备猇亭大败让蜀汉元气大伤,刘备带领残部逃回永安(现今重庆市奉节县)。

猇亭之战(夷陵之战)后,蜀、吴两国议和主次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猇亭之战古战场

数月后,吴、蜀各自派使者发起议和,吴、蜀两国再次结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

吴王使中大夫郑泉聘于汉,汉太史中大夫宗玮报之,吴、蜀复通。

第一,我们从司马光记述的这段史文中就可以看出来,猇亭之战后是由东吴先派使者郑泉前往蜀国,刘备后派宗玮前往东吴。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吴、蜀两国大战之后的议和究竟是谁先发起的?按照常理来说刘备属于大败一方,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应该先派使者与吴议和,那么司马光的记述就有待考究了。

猇亭之战(夷陵之战)后,蜀、吴两国议和主次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猇亭之战的古战场

我们先来看一下陈寿《三国志·先主传》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夏六月,后十余日,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

我们再来看下《吴主传》中的一段记载:

猇亭之战(夷陵之战)后,蜀、吴两国议和主次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吴主传》中对孙、刘出使的记载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这两段记载在时间上首先是很清楚的,刘备派宗玮前往东吴是冬十月,而孙权是冬十二月派郑泉前往蜀汉,上面两段史文的记载就很明确的表明刘备派宗玮在先,孙权派郑泉在后。那么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这段记载就可想而知了。

猇亭之战(夷陵之战)后,蜀、吴两国议和主次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猇亭之战古战场

第二,我们上面两段史文是出自陈寿的《三国志》记载,那么我们下面再来看下裴松之引注的《江表传》以及《吴书》。

《江表传》:权云:“近得玄德书,已深引咎,求复旧好。前所以名西为蜀者,以汉帝尚存故耳。今汉已废,自可名为汉中王也。”

《吴书》:郑泉字文渊。使蜀,刘备问曰:“吴王何以不答吾书?得无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曹操父子凌轹汉室,终夺其位。殿下既为宗室,有维城之责,不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而于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议,是以寡君未复书耳。”备甚惭恧。

我们知道这两段史料来源不同,但是说法上基本一致,都是刘备出使在先,而孙权并未马上回复刘备。陈寿的《三国志》加上裴松之引注,看来这段历史可以坐实了。

第三,刘备大败,导致蜀汉元气大伤,号称“七百里连营”的主力军几乎全军覆没,并且自己也病入膏肓,这时候刘备对和平的渴望我相信比孙权多,最起码对于胜利方的孙权来说没有主动示好的理由。况且当时吴军已经越过了巫县(今重庆市巫山县),直逼永安,拿下永安应该不在话下,蜀中援兵的增援速度肯定是赶不上的,可以说刘备的情况不是那么乐观。所以这时候刘备为了保全自己,阻止吴军的深入,必定会派遣使者像东吴议和。当时议和的理由就是曹魏大军逼近淮南,东吴也要考虑下自己的处境,毕竟孙、刘的联盟就是抵御北方的曹魏,这样就合情合理了。

猇亭之战(夷陵之战)后,蜀、吴两国议和主次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猇亭之战古战场

那么司马光为什么记述的不一样呢?我认为是因为《先主传》中的一句话导致的,那就是“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其实这一句不能代表什么。首先,是因为蜀汉大伤元气,刘备当时迫切的需要和平。其次,这段史文没有具体说明孙权派使者的时间,相对刘备派出的使者,不管名字还是官职都描述的非常清楚和仔细,为何孙权那边的使者没有姓名官职,这不太合理,感觉有点匆匆带过的意思,这点可以认为是帮蜀汉“遮羞”。

综上所述,再参考《三国志》以及裴注中的其他相关记载,可以把猇亭之战结束之后,蜀吴两国恢复友好关系的始末,扼要概括如下:

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大败于猇亭,退驻永安。因担心吴军继续前来进攻,于是首先派遣使者(很可能就是宗玮),前往孙吴呈送书信请求议和。这时,吴主孙权正与曹魏周旋,故未立即答复。

猇亭之战(夷陵之战)后,蜀、吴两国议和主次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猇亭之战古战场

当年十月,孙权与曹魏决裂,脱离臣属关系,正式启用自己的年号“黄武”,并且大规模调动兵力,驻守长江沿线,防备曹魏的进攻。

当年十一月,曹魏前锋大将臧霸,指挥上万人马强攻吴军于徐陵(在今安徽省当涂县),魏吴两国军队开始发生激烈交战。

当年十二月,孙权因为曹魏大军攻势凌厉,为安定西部边境,集中力量对付北面的曹魏,于是派遣太中大夫郑泉,前往蜀汉作为回访,蜀吴两国从此正式结束战争状态。

第二年的四月,刘备病逝于永安,孙权派遣立信都尉冯熙,作为特使前往蜀汉吊丧。

猇亭之战(夷陵之战)后,蜀、吴两国议和主次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刘备雕像

当年五月,刘禅继位之后,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执掌朝政。不久,诸葛亮派遣尚书郎邓芝前往孙吴,赠送骏马二百匹、蜀锦一千端,以及其他地方特产;孙吴方面也派遣使者回访,并赠送本国的地方特产。至此,双方重新恢复同盟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从此之后,两国的友好关系一直保持,双方使者互访成为常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