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分三国”

三国时期处于中国古代汉朝和晋朝之间,分属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发生过很多战役,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其中赤壁之战最为著名。这三大战役的爆发深深地影响着三国的局势,让我们来看一下,三大战役是怎么分三国的。

三大战役“分三国”

官渡之战

三大战役“分三国”

时间:公元199年六月—公元200年十月

地点:官渡(今河南郑州中牟)

参战双方:袁绍VS曹操

兵力对比:11万 VS 2万

交战背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众多割据势力之中,北方以曹操和袁绍为首的集团势力雄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大增;北方袁绍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下以争天下。就这样,华北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军事集团的决战在所难免。

交战之初,袁绍兵强马壮,拥兵十万,且南下无后顾之忧。而曹操坐拥中原,四处为战,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

结果:经过一年多的较量,最终以曹操全面胜利而告终。

胜利原因:袁绍骄傲自大,其谋士许攸认为其不堪大任,不值得辅佐,便投靠了曹操,并献计奇袭乌巢,曹操采纳。袁军粮草辎重被烧之后,军心涣散,被曹军逐步蚕食。

战争意义:此战之后,曹操在北方再无对手,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来曹魏政权的建立,依靠的就是这份基业。

赤壁之战

三大战役“分三国”

时间:公元208年

地点:赤壁

参战双方:曹操VS刘备、孙权

兵力对比:20余万 VS 5万

交战背景:官渡之战之后,曹操逐步统一黄河以北地区,为统一全国,举兵南下。此时南方的孙权已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

结果:孙刘联军制定了火烧赤壁的策略,曹军大败,曹操从华容道仓皇逃走,此战之后,曹操担心后方不稳,立即返回北方。

胜利原因:曹军中北方人马居多,不善水性,再加上大战之前,周瑜设计让曹操杀了最得力的水军统领蔡瑁,导致水军无将可用,才会在战争中一败涂地。

战争意义:此战是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一战,此战之后,曹操失去了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机会,而刘备和孙权也借机各自发展壮大。此战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夷陵之战


三大战役“分三国”

时间:公元221年七月-222年八月

地点:夷陵(今湖北宜都北)

参战双方:蜀汉+五溪蛮夷VS东吴

兵力对比:五万多 VS 五万多

交战背景:公元219年,孙权夺取荆州,擒杀关羽,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

结果:夷陵之战,刘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次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于白帝城病逝。

胜利原因:陆逊善于分析军情,前期避其锋芒,后期抓住时机,利用火攻,大败蜀军,是典型的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战争案例。

战争意义:此战让蜀汉政权受到沉重打击,吴蜀联盟重修于好,往后四十余年,三国局势保持稳定对峙,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分界点。

所以,三国鼎立的局面离不开这三次战役。官渡之战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赤壁之战给了吴蜀发展壮大的机会,夷陵之战让三国对峙出现稳定局面。可以说,天下三分,始于三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