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请不要对抑郁症说,“你就是想太多”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心理学:请不要对抑郁症说,“你就是想太多”

·

文/老K

当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来看,我国抑郁症差不多有9000万之多,然而,社会对抑郁症的医疗识别率却很低。以我国为例,地级市以上的医院对抑郁症识别率还不到20%,其中接受了药物治疗的患者更是不足10%。

但随着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一些家长还是老观念,对抑郁症的态度以“想太多”对待。

虽然抑郁症的确是容易想太多,但千万作为亲友千万不能对他们说这些话:

你就是想太多

心理学:请不要对抑郁症说,“你就是想太多”

我在之前文章中介绍过,抑郁症之所以会想太多就是因为他们会出现“反刍思维”。

这也是大脑中某些原因导致,所以一个人抑郁了并非有意专门自己想太多,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倘若这个时候家长过度认为孩子抑郁就是胡闹甚至想太多导致,这无疑会让孩子十分痛苦,甚至绝望。

美国斯坦福大学关于抑郁症研究的一份报告显示,超过60%的抑郁症患者认为,周围人的不当言语会让他们感觉更加痛苦。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痛苦,这样才能建立信任,从而帮助他们走出抑郁。

你就是太闲了

这是一组漫画,作者吐槽了那些生活中暗黑时刻,看看是否戳中了你的心:


一周总有那么几天,觉得自己是废材。


工作不想做

心理学:请不要对抑郁症说,“你就是想太多”


零食也不想吃

心理学:请不要对抑郁症说,“你就是想太多”


收拾房间,你在逗我吗?

心理学:请不要对抑郁症说,“你就是想太多”


电视也不想看

游戏也不想玩儿

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觉也不想睡,早上起来能做什么

心理学:请不要对抑郁症说,“你就是想太多”

漫画作者艾丽是一个生于 1985 年的年轻姑娘,一直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差点自杀,她不过是用画出自己日常生活的方式,对抗着抑郁。

他在自己的自传中这样说道:

“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处在一个‘舒适的麻木’的状态中,周围一切都被我自动‘静音’了。


其它时候,比如在洗澡的时候,会有一种无处不在的虚无感萦绕着我,每次我都感觉无能为力,只能静静等待,直到这种感觉消失。”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研究发现很多抑郁症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和普通人是有区别的,所以他们不是太闲了,就是病了。

况且最近还有一项研究证明,农村的自杀率是城镇的3倍多,近8成的自杀者居住在乡村。

勤劳的农民并非是闲出病,只是确实受困于自己的问题而已。

你要开心点

心理学:请不要对抑郁症说,“你就是想太多”

很多家长安慰自己的孩子时,总是习惯说:“你那么小,有什么不开心的,没事开心点”。

我这里就想说:“摆脱,抑郁就是无法开心,如果可以开心也不会有抑郁症啊!”

在他们最痛苦的时候,你这样说不仅不能对他们的症状起到缓解作用,更像是一句不负责任的风凉话。这句话只会让抑郁症患者认为,你根本没有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你不是真的关心他。

遇到问题该这样陪伴

心理学:请不要对抑郁症说,“你就是想太多”

首先家长要重视抑郁,甚至需要学习抑郁的知识,陪伴孩子接受正规的治疗。

在和孩子沟通中,我提到了上述几个不可取的聊天方式,你们要学会说:

你怎么了?可以告诉我吗?

妈妈/爸爸爱你,别担心,我们一直都会陪着你;

没事,有爸爸/妈妈呢!

你真棒,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走出来;

我们无论如何都会接受你的,你要相信我们!

但这里也要遵循一个原则:不求助,不帮忙!有些家长感觉自己之前做的不好,于是喋喋不休在孩子身边唠叨。

适度陪伴、适度鼓励、适度安慰。这里要强调两个部分:一是陪伴、鼓励和安慰的必要性;二是过犹不及,适度才是恰当。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虽然对于家长来说,这样做的确有些为难,但是为了孩子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希望每个抑郁的孩子都可以被善待!

⭐️更多心理疗愈文,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验:

针对焦虑症的康复,有时候“慢”即是“快”

焦虑症半年差点住院,走出后我想告诉你为何“接纳”很重要

战胜焦虑症:记住“面对、接受、飘然、等待”这四个词

都知道在焦虑抑郁中接纳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里几个故事启发你一下!

专业测试: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专业心理测评量表)


治愈强迫、焦虑、抑郁等神经症的5个关键因素

如何走出抑郁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导)

心理学讲解除痛苦要“接纳自己”,那么到底什么是接纳自我?

走出神经症,森田疗法告诉你必须接纳它(专业解读)

再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过去焦虑抑郁经历让我重新顿悟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文章,推倒阻碍改变内心的障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