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小動物,到底是什麼心理?

近日,山東理工大學數學專業大四學生範某某,對學校流浪貓進行虐待並拍攝視頻,通過社交平臺宣傳並販賣。此殘忍暴力的行為再次引發人們熱議。

虐待小動物的行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弗洛伊德認為人有攻擊的原始本能。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祖先實際上就是嚴格遵循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依靠這種本能去生存。隨著文明出現,這種本能並沒有消失,只是暫時被壓抑下來。

這種攻擊本能什麼時候會再次出現?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論提到:

人的行為不單是內在力量的驅使,也並非只受到外在環境的控制。

人受環境中其他人的影響,人也能影響環境中的其他人。

環境、個人對環境的認知,以及個人行為三者,彼此交互影響。

虐待小動物,到底是什麼心理?

心理學家Patterson多年研究發現: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其中重要的環境因素。專制型是家庭氛圍專制緊張,家教過嚴甚至有存在虐待的現象,關愛明顯缺乏。而放任型是極度地放任監管,對於這些行為問題的無條件讓步。還有獨生子女家庭常見的溺愛型。三種不良的家庭教養方式會給孩子形成性格冷漠,缺乏共情,促成孩子攻擊行為的養成。

傳統的學校教育大部分更重視應試科目,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在學校教育時期,沒有及時調整那些家庭造成的心理問題,這些孩子很容易形成反社會人格。

虐待小動物,到底是什麼心理?

反社會人格障礙,又稱無情形人格障礙。

它是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類型。其患病率在發達的國家為4.3-9.4%,我國臺灣地區為0.3% 。

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冷酷無情,善於撒謊,攻擊性強,常常無視道德法律頻繁做出傷害他人的事。嚴重者甚至有虐待他人的犯罪,而且毫無悔改之意。

診斷是否屬於這種人格,需要看當事人在18歲前有無至少三項的品行障礙證據。 其中有一個證據就是有虐待動物或弱小同伴的行為。

當反社會人格者遭遇心理壓力和挫折境遇、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重新激發他的侵犯動機。

當直接目標不好攻擊的時候,他們就會尋找沒有攻擊性的弱者(早期一般就是小動物)來發洩。

心理學上有踢貓效應一說,形象地描述了憤怒替代性宣洩的鏈條。

很多家庭中,丈夫被老闆批評,不敢反擊,就去家暴妻子。妻子不能反抗,就去打孩子。

最可憐的小孩,只能通過虐待動物來完成憤怒情緒的釋放。

虐待小動物,到底是什麼心理?

反社會人格的人通過欣賞他人或動物痛苦的樣子,產生一種“我可以控制一起的成就感“”。

特別是還要發到社交媒體上給別人看,除了獲取利益,更主要目的是吸引別人的注意,來彰顯自己。

這是一種變態的自我強化,反過來驗證了這類人真實自我的低下。

值得注意的是有虐待小動物的人長大之後往往不滿足於虐待動物,會產生嚴重的針對人的虐待行為,嚴重危害他人和社會安全!

因此,最好高度警惕虐待動物的行為!

如果在18歲之前有過虐待小動物的行為,家長可以考慮下面的做法來儘快矯正:

1.家長以身作則,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保證和諧穩定的互動模式。

2.家長要摒棄專制型、放任型和溺愛型的家庭教養方式,堅持實踐民主型的教養方式,在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對問題行為進行糾正。李玫瑾教授特別強調孩子小時候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管,長大之後很容易轉化成罪犯。過猶不及,適度最好!

3.設計多樣化的體驗活動,激發孩子的責任感和共情能力。

例如積極參加志願者活動完成動物園員工任務,角色扮演情境劇換位思考困境等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刻感受規則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情感敏銳度。

4.和學校老師協作,查找問題行為的誘發原因,然後對於具體狀況採取相對應的措施去解決。

例如檢查一下孩子是否在學校參與了校園欺凌或被欺凌等,排除環境的誘因激發攻擊性。

最後強烈提醒各位家長,如果孩子的情況比較嚴重,千萬不要忽視,要及時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