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小动物,到底是什么心理?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专业大四学生范某某,对学校流浪猫进行虐待并拍摄视频,通过社交平台宣传并贩卖。此残忍暴力的行为再次引发人们热议。

虐待小动物的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攻击的原始本能。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祖先实际上就是严格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靠这种本能去生存。随着文明出现,这种本能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压抑下来。

这种攻击本能什么时候会再次出现?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提到:

人的行为不单是内在力量的驱使,也并非只受到外在环境的控制。

人受环境中其他人的影响,人也能影响环境中的其他人。

环境、个人对环境的认知,以及个人行为三者,彼此交互影响。

虐待小动物,到底是什么心理?

心理学家Patterson多年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其中重要的环境因素。专制型是家庭氛围专制紧张,家教过严甚至有存在虐待的现象,关爱明显缺乏。而放任型是极度地放任监管,对于这些行为问题的无条件让步。还有独生子女家庭常见的溺爱型。三种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会给孩子形成性格冷漠,缺乏共情,促成孩子攻击行为的养成。

传统的学校教育大部分更重视应试科目,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在学校教育时期,没有及时调整那些家庭造成的心理问题,这些孩子很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

虐待小动物,到底是什么心理?

反社会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形人格障碍。

它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其患病率在发达的国家为4.3-9.4%,我国台湾地区为0.3% 。

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冷酷无情,善于撒谎,攻击性强,常常无视道德法律频繁做出伤害他人的事。严重者甚至有虐待他人的犯罪,而且毫无悔改之意。

诊断是否属于这种人格,需要看当事人在18岁前有无至少三项的品行障碍证据。 其中有一个证据就是有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的行为。

当反社会人格者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境遇、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重新激发他的侵犯动机。

当直接目标不好攻击的时候,他们就会寻找没有攻击性的弱者(早期一般就是小动物)来发泄。

心理学上有踢猫效应一说,形象地描述了愤怒替代性宣泄的链条。

很多家庭中,丈夫被老板批评,不敢反击,就去家暴妻子。妻子不能反抗,就去打孩子。

最可怜的小孩,只能通过虐待动物来完成愤怒情绪的释放。

虐待小动物,到底是什么心理?

反社会人格的人通过欣赏他人或动物痛苦的样子,产生一种“我可以控制一起的成就感“”。

特别是还要发到社交媒体上给别人看,除了获取利益,更主要目的是吸引别人的注意,来彰显自己。

这是一种变态的自我强化,反过来验证了这类人真实自我的低下。

值得注意的是有虐待小动物的人长大之后往往不满足于虐待动物,会产生严重的针对人的虐待行为,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安全!

因此,最好高度警惕虐待动物的行为!

如果在18岁之前有过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家长可以考虑下面的做法来尽快矫正:

1.家长以身作则,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保证和谐稳定的互动模式。

2.家长要摒弃专制型、放任型和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坚持实践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在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对问题行为进行纠正。李玫瑾教授特别强调孩子小时候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长大之后很容易转化成罪犯。过犹不及,适度最好!

3.设计多样化的体验活动,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和共情能力。

例如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完成动物园员工任务,角色扮演情境剧换位思考困境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刻感受规则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情感敏锐度。

4.和学校老师协作,查找问题行为的诱发原因,然后对于具体状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去解决。

例如检查一下孩子是否在学校参与了校园欺凌或被欺凌等,排除环境的诱因激发攻击性。

最后强烈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千万不要忽视,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