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才子坎坷科舉路,祝枝山八試不中,文徵明九試不中

我想在大家的心目中,一定都認為,古時候能夠考中進士的,都是極具才學的人。畢竟能先後通過童試、鄉試、會試,最後在殿試中脫穎而出,成為進士,不管是一甲、二甲還是三甲,都是十分了不起的,這些人也必定飽讀詩書。

然而飽讀詩書的人,卻並不一定能考中進士。就好比大名鼎鼎的“江南四大才子”,我想他們的才學,一定不下於很多人了,然而他們的科舉之路,卻是充滿荊棘,四個人僅有一位考中進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江南四大才子的坎坷科舉路。

江南四大才子坎坷科舉路,祝枝山八試不中,文徵明九試不中

祝枝山

祝枝山是他自己取的別號,因為他的右手有枝生手指。他的本名叫祝允明,字希哲,還有個稱號叫“祝京兆”,不過更多人還是習慣稱他為祝枝山。

祝枝山是明朝著名書法家,尤其擅長狂草和楷書,更是有“明代狂草第一人”之稱。他的才學我想不下於明朝大多數人了,然而他曾經卻八次會試不中,具體怎麼回事?

祝枝山的祖父是進士出身,所以他從小就接受良好教育,加上為人聰慧,所以祝枝山四歲就可以寫大字了。成化十五年,祝枝山順利考中秀才。或許大家會說,這並不坎坷啊,不是中了秀才嗎?別急,接下來就坎坷了。

江南四大才子坎坷科舉路,祝枝山八試不中,文徵明九試不中

第二年,祝枝山去參加鄉試,落第。三年後再次參加,仍然落第,這一年他的祖父也去世了。之後,他又參加了好幾次鄉試,結果都沒有考中,其中一次還因為生病,最終誤了考試。

弘治五年,祝枝山第五次參加鄉試,這次終於中了舉。然而科舉的坎坷之路仍未結束,第二年他去參加會試,結果不中。之後又參加了幾次,仍然不中。

正德六年,這是祝枝山第七次參加會試,結果還是落第。然而他的長子祝續,卻在這一年考中進士,這對祝枝山來說,打擊不小。他原本斷了繼續應試的念頭,但好友紛紛相勸,他才決定再考一次。

正德九年,祝枝山第八次參加會試,最終還是沒能考中,這次他徹底放棄繼續應試。最後,祝枝山以舉人身份選官,被授廣東興寧知縣一職。嘉靖元年,祝枝山任應天府通判一職,不過一年後就請求致仕了。

江南四大才子坎坷科舉路,祝枝山八試不中,文徵明九試不中

文徵明

文徵明是四大才子中,唯一一位詩、文、書、畫樣樣精通的全才,按理來說,他的才學比起祝枝山來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祝枝山參加了五次鄉試才中舉人,八次會試都沒中進士,而文徵明也好不到哪裡去。

弘治十一年,文徵明與唐伯虎一同參加鄉試,此前他已經參加過一次,結果沒中,而唐伯虎是第一次參加。這次的結果是唐伯虎中鄉試第一(解元),文徵明則再次落第。

兩次失敗對於文徵明來說,並不算多大的打擊,畢竟江南才子眾多,落第兩次也正常。但他萬萬沒有想到,落第不止是兩次,而是九次。沒錯,文徵明前前後後參加了九次鄉試,結果都落第了。

嘉靖二年,文徵明才得到工部尚書李充嗣的推薦,得到一份俸祿微薄的工作,就是翰林院待詔一職,這時候的他已經五十四歲了。儘管這時候做了官,但文徵明此時已經發現,自己的志願並非如此,所以三年後,他就選擇了致仕。

江南四大才子坎坷科舉路,祝枝山八試不中,文徵明九試不中

同樣唐伯虎與徐禎卿,也是科舉之路充滿坎坷。唐伯虎當年雖然考中解元,但他第二年參加會試的時候,就捲入科場舞弊案,最終被罷黜為吏,之後他就放棄了科舉這條路。

徐禎卿相對要好一點,因為他26歲就考中進士,但是早年的時候,他還是屢試不中。而徐禎卿也成為四大才子中,唯一考中進士的人。雖然在科舉之路上,徐禎卿相對要順暢一些,可是他在三十三歲就英年早逝了。

由此可見,就算是江南四大才子,也不一定能縱橫科舉考場。不過雖然上帝為他們關了仕途的門,卻為他們打開文學之窗,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成為“江南四大才子”了。

(參考文獻《明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