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中醫——讀《身在中醫——走進中醫的世界》有感

張辛寧 遼寧中醫藥大學

剛入中醫藥院校時,對中醫的認識還很膚淺,還僅僅停留在姥姥煎煮湯藥時那藥香味以及一碗碗治病的藥湯。隨著一年的學習,漸漸地我瞭解了中醫的博大精深,對中醫的求知慾望日益增長。通過悅讀中醫這個活動使我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醫學著作,讀完《身在中醫——走進中醫的世界》這本書,內心深處再一次被洗禮。

心繫中醫——讀《身在中醫——走進中醫的世界》有感


那藥香味再一次飄來,中醫藥的文化慢慢滲入人的心田。 醫乃仁術,譽滿杏林 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裡提到了道與德。“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是一種思想,一種倫理。德是中醫最重要的思想基礎和最突出的倫理學特徵之一。”

中醫需要紮實的儒學根底,正所謂“先通儒理,後通醫理”。在此基礎上還融入了道學、佛學等學術思想,讓中醫得以更好地發展。中國人把醫學稱為“醫道”,“德”包括醫德、師德、學德、患德。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這是中醫人都熟知的《大醫精誠》;這是中醫人永不忘記的誓言;這是中醫人最應遵守的醫德。

但是,在經濟效益最大化、醫患關係緊張的今天,又有多少醫生做到了“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經常在電視中看到:有的人為了治病,傾家蕩產,妻離子散,連起碼的物質保障都沒有,這種“治病”從某種本質上講已經失去了治病的價值。

正如書中所說:治病是手段,救人才是目的。如果你挽救了他的生命,而奪去了他維持生命的源泉,那還有什麼意義呢?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醫生的臨床經驗、成就是患者以性命相托共同創造的,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但是,也應看到大多數醫務人員還是好的,不論貧窮富有,醫生們都應該用最少的藥費、最小的製劑達到最好的療效,這是醫生的天職。

學醫不只是學醫術,更是學醫德。師德與學德是不可分割的,仁心仁術是治學格言。

“程門立雪”“張良拜師”成為廣為流傳的千古佳話。正如書中所說:不要光想著成為‘名醫’,首先要想著成為‘良醫’,從一個合格的學生做起,健全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確目標並努力奮鬥。

掌握好專業技能,通過學習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個人素質。醫德醫風教育,是從學醫的那一刻就開始了,要將這種學風牢牢記憶在心。要記住:學醫先學德,無德不成醫。

當下,醫患關係不和諧的現狀不都是醫生的責任,也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患者。有些患者對醫務人員破口大罵,大打出手,甚至致死;有些患者威脅、恐嚇醫生;還有一些患者由於報銷醫療費用,要求醫生多開藥,把藥提出來轉手給別人。提倡醫德的同時,我覺得也應提倡患德。

首先,不論是患者還是患者家屬都應該放平心態,醫學工作是一個高壓力、高智力的工作,醫生一旦受到威脅,內心緊張,錯誤幾率會增多。其次,患者和醫生要相互信任。只有患者信任醫生,醫生才能充分發揮其經驗學識,盡其所能以回報患者。倘若你心懷疑慮,不但會影響醫生的治療,也會影響你自己的康復。

《史記》中有扁鵲的“六不治”,包括:信巫不信醫;驕恣不論於理;輕身重財;衣食不能適;形羸不能服;陰陽並,髒氣不定。

即六種病人:一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者;二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三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者;四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者;五是病深不早求醫者;六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藥者。這需要患者提高道德水準,不做這“六不治”之人。

醫生講醫德,患者講道德,方能談得上醫患和諧。 整體觀念,辨證論治 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是:整體觀念、辨證論治。中醫認為,大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本身存在著一種平衡關係,一旦打破了這種平衡,勢必會影響其他結構的正常運行,整體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正如書中所提到的:2003年發生在我國的SARS疫情,與兩千年前《黃帝內經》所描述的有驚人的巧合!2003年以後SARS就幾乎沒有再出現。作者也強調:雖然不能說明中醫可以預測未來,但確實說明了大自然的規律是客觀存在的。 陰陽是天地自然的法則、歸納自然萬物的綱領、事物變化的根源、自然界萬物產生運動變化的內在動力。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天地、上下、血氣、男女、左右、水火等自然界或人體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都可以用陰陽來表示。

自然界如此,人也亦然。人都有兩面性,一邊是善,一邊是惡,每當你做一件事的時候善和惡就會在你的思維裡鬥爭。倘若善贏了,你便展示出了善良的一面;倘若惡贏了,你便展現出了醜陋的一面。

“中醫治病看的不僅僅是生病的人,還應該看到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僅僅是看到某一個患病部位而是要看到整體”。而西醫卻有所不同,西醫眼中的人是由一個個器官組成的,西醫治病重視對症狀治療,哪一個器官出了問題就治療哪個器官,什麼症狀就用什麼藥,藥物不能治癒的就想到了手術治療,哪壞了就換哪裡,醫院彷彿成了流水線。這種看病方法顯然是不可取的,我們不能用簡單分割的方法去看問題,我們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相反,中醫在治療上強調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病為中心,主張對人體整體的扶持,以正壓邪,正所謂“正氣內存,邪不可幹”。中醫針對每一患者的年齡、性別、臨床表現、病程、體質、生活環境、氣候條件、季節因素等情況,採取的是針對性強的個性化治療,而不像西醫那樣千人一法。

中醫學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辨證論治,即辨證求因、審因論治。根據四診所收集的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再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望、聞、問、切是中醫看病的重要手段,中醫絕不是按照西醫的檢查單去看病,那些東西對中醫僅僅是有一定的參考作用而已,在中醫面前要按照中醫的診斷方法。例如,生活中常見的症狀——咳嗽。在辨證的時候會考慮是實證,還是虛證;是寒涼,還是熱證;是表證,還是裡證;是有痰,還是無痰等等。

遣方用藥,藥到病除 中醫和中藥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正所謂“醫依靠藥治,藥為醫用”。

中醫通過“四診”“八綱”等正確辨證後再行立法,處方遣藥,最後的“藥”是與疾病做鬥爭的武器。

本山大叔有一個小品《有病沒病》中提到:“感冒,打滴溜,感冒治好了腎壞了,腎好了肝又壞了,肝好了心臟壞了。”這就是西醫所用的化學藥品所產生的毒副反應,常常在治療某一疾病的同時又誘發另一疾病的產生。而中藥卻不同。我們學習的每位藥物的功效,就好像是在說明鹽是鹹的,醋是酸的,糖是甜的,辣椒是辣的。中藥的配伍就好像是在炒菜。一道美味的菜餚需要食材,需要各種調味品。但這些之間是什麼比例,如何配合使用炒出來的菜才好吃,這就是中醫開的方。中醫有“傳藥不傳量”之說,可見用藥的比例極為重要。

治療未病,防患未然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已病,下醫治大病”。這就是中醫藥的養生。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養生謀略。“治未病”養生以防患於未然,這是中醫的一大優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人們也非常講究養生。未病先防正是與現代“預防為主”的新醫學模式相吻合。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發生之前,採取各種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既病防變,就是在病變發生以後,要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兩者相比,人們還更希望是未病先防。

治未病,可從情志、飲食、運動、藥物等方面進行調理。治未病,重要的是養心,心態決定狀態。中國漢字對“態”字有講,心大一點方為“態”。患病的人,心態好,恢復得才能好。飲食養生,高血脂與高血壓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如今,人們也越來越注重飲食,瞭解飲食的重要性。飲食要定時定量,寒熱適宜,合理搭配,清淡為主。

運動養生,很多白領現在都忙於事業不注重自己的健康,上班開車,到了辦公室還整天悶在裡面,下班也開車,連見太陽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更要求現代的人們多做運動,鍛鍊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藥物養生,“藥食同源”更是被現代人提倡,如山藥、黃精、枸杞子、蓮子等等,這些既是食物,又是藥物。藥物有是藥三分毒之說,所以,以食為藥、以食代藥更應大大提倡。 中醫的發展越來越引起國家的重視,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中醫學未來也將充滿希望。

但是,現在的西醫還是更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因為中醫的很多理論無法證實。或許有一天隨著科學的發展就可以解釋中醫理論了。隨著社會的認可和關注中醫學的前景也越來越可觀。

我覺得未來會走入千家萬戶,那時的人們將很難離開中醫。作為醫學院校的學生,讀《身在中醫——走進中醫的世界》使我更加了解中醫、認識中醫、信任中醫、學習中醫,我們更應推廣中醫、發展中醫。讓我們共同努力,將我們中醫藥事業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