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中医——读《身在中医——走进中医的世界》有感

张辛宁 辽宁中医药大学

刚入中医药院校时,对中医的认识还很肤浅,还仅仅停留在姥姥煎煮汤药时那药香味以及一碗碗治病的药汤。随着一年的学习,渐渐地我了解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对中医的求知欲望日益增长。通过悦读中医这个活动使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医学著作,读完《身在中医——走进中医的世界》这本书,内心深处再一次被洗礼。

心系中医——读《身在中医——走进中医的世界》有感


那药香味再一次飘来,中医药的文化慢慢渗入人的心田。 医乃仁术,誉满杏林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提到了道与德。“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一种思想,一种伦理。德是中医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伦理学特征之一。”

中医需要扎实的儒学根底,正所谓“先通儒理,后通医理”。在此基础上还融入了道学、佛学等学术思想,让中医得以更好地发展。中国人把医学称为“医道”,“德”包括医德、师德、学德、患德。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是中医人都熟知的《大医精诚》;这是中医人永不忘记的誓言;这是中医人最应遵守的医德。

但是,在经济效益最大化、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又有多少医生做到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经常在电视中看到:有的人为了治病,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连起码的物质保障都没有,这种“治病”从某种本质上讲已经失去了治病的价值。

正如书中所说:治病是手段,救人才是目的。如果你挽救了他的生命,而夺去了他维持生命的源泉,那还有什么意义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医生的临床经验、成就是患者以性命相托共同创造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但是,也应看到大多数医务人员还是好的,不论贫穷富有,医生们都应该用最少的药费、最小的制剂达到最好的疗效,这是医生的天职。

学医不只是学医术,更是学医德。师德与学德是不可分割的,仁心仁术是治学格言。

“程门立雪”“张良拜师”成为广为流传的千古佳话。正如书中所说:不要光想着成为‘名医’,首先要想着成为‘良医’,从一个合格的学生做起,健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目标并努力奋斗。

掌握好专业技能,通过学习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个人素质。医德医风教育,是从学医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要将这种学风牢牢记忆在心。要记住:学医先学德,无德不成医。

当下,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状不都是医生的责任,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患者。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破口大骂,大打出手,甚至致死;有些患者威胁、恐吓医生;还有一些患者由于报销医疗费用,要求医生多开药,把药提出来转手给别人。提倡医德的同时,我觉得也应提倡患德。

首先,不论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都应该放平心态,医学工作是一个高压力、高智力的工作,医生一旦受到威胁,内心紧张,错误几率会增多。其次,患者和医生要相互信任。只有患者信任医生,医生才能充分发挥其经验学识,尽其所能以回报患者。倘若你心怀疑虑,不但会影响医生的治疗,也会影响你自己的康复。

《史记》中有扁鹊的“六不治”,包括:信巫不信医;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形羸不能服;阴阳并,脏气不定。

即六种病人:一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二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三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四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五是病深不早求医者;六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这需要患者提高道德水准,不做这“六不治”之人。

医生讲医德,患者讲道德,方能谈得上医患和谐。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医认为,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身存在着一种平衡关系,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势必会影响其他结构的正常运行,整体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正如书中所提到的: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SARS疫情,与两千年前《黄帝内经》所描述的有惊人的巧合!2003年以后SARS就几乎没有再出现。作者也强调:虽然不能说明中医可以预测未来,但确实说明了大自然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阴阳是天地自然的法则、归纳自然万物的纲领、事物变化的根源、自然界万物产生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天地、上下、血气、男女、左右、水火等自然界或人体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表示。

自然界如此,人也亦然。人都有两面性,一边是善,一边是恶,每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善和恶就会在你的思维里斗争。倘若善赢了,你便展示出了善良的一面;倘若恶赢了,你便展现出了丑陋的一面。

“中医治病看的不仅仅是生病的人,还应该看到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不仅仅是看到某一个患病部位而是要看到整体”。而西医却有所不同,西医眼中的人是由一个个器官组成的,西医治病重视对症状治疗,哪一个器官出了问题就治疗哪个器官,什么症状就用什么药,药物不能治愈的就想到了手术治疗,哪坏了就换哪里,医院仿佛成了流水线。这种看病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能用简单分割的方法去看问题,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相反,中医在治疗上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为中心,主张对人体整体的扶持,以正压邪,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中医针对每一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程、体质、生活环境、气候条件、季节因素等情况,采取的是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治疗,而不像西医那样千人一法。

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即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再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望、闻、问、切是中医看病的重要手段,中医绝不是按照西医的检查单去看病,那些东西对中医仅仅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而已,在中医面前要按照中医的诊断方法。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咳嗽。在辨证的时候会考虑是实证,还是虚证;是寒凉,还是热证;是表证,还是里证;是有痰,还是无痰等等。

遣方用药,药到病除 中医和中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所谓“医依靠药治,药为医用”。

中医通过“四诊”“八纲”等正确辨证后再行立法,处方遣药,最后的“药”是与疾病做斗争的武器。

本山大叔有一个小品《有病没病》中提到:“感冒,打滴溜,感冒治好了肾坏了,肾好了肝又坏了,肝好了心脏坏了。”这就是西医所用的化学药品所产生的毒副反应,常常在治疗某一疾病的同时又诱发另一疾病的产生。而中药却不同。我们学习的每位药物的功效,就好像是在说明盐是咸的,醋是酸的,糖是甜的,辣椒是辣的。中药的配伍就好像是在炒菜。一道美味的菜肴需要食材,需要各种调味品。但这些之间是什么比例,如何配合使用炒出来的菜才好吃,这就是中医开的方。中医有“传药不传量”之说,可见用药的比例极为重要。

治疗未病,防患未然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大病”。这就是中医药的养生。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治未病”养生以防患于未然,这是中医的一大优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人们也非常讲究养生。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就是在病变发生以后,要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两者相比,人们还更希望是未病先防。

治未病,可从情志、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进行调理。治未病,重要的是养心,心态决定状态。中国汉字对“态”字有讲,心大一点方为“态”。患病的人,心态好,恢复得才能好。饮食养生,高血脂与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如今,人们也越来越注重饮食,了解饮食的重要性。饮食要定时定量,寒热适宜,合理搭配,清淡为主。

运动养生,很多白领现在都忙于事业不注重自己的健康,上班开车,到了办公室还整天闷在里面,下班也开车,连见太阳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更要求现代的人们多做运动,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药物养生,“药食同源”更是被现代人提倡,如山药、黄精、枸杞子、莲子等等,这些既是食物,又是药物。药物有是药三分毒之说,所以,以食为药、以食代药更应大大提倡。 中医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中医学未来也将充满希望。

但是,现在的西医还是更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为中医的很多理论无法证实。或许有一天随着科学的发展就可以解释中医理论了。随着社会的认可和关注中医学的前景也越来越可观。

我觉得未来会走入千家万户,那时的人们将很难离开中医。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读《身在中医——走进中医的世界》使我更加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信任中医、学习中医,我们更应推广中医、发展中医。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我们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