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裡,做起大文章“綠色夢工場”打造生態循環全產業鏈農業模式

□ 本報記者 姜言明

本報通訊員 韓 寧

4月15日,走進位於寧陽縣鄉飲鄉的綠色循環生物產業示範園,傳統農業在這裡悄然“變身”,一個個生態農業大棚相繼崛起,儼如步入了“綠色夢工場”。一個集“種植-養殖-生態-環保-能源利用”為一體的生態循環全產業鏈農業模式,正在這裡深耕細作……

“‘五位一體’種養結合,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站在寬敞明亮的溫室大棚裡,技術人員胡玉金指著眼前的一片綠色蔬菜說,示範園由泰安巴夫巴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擔建設,目前已投入700萬元建設了10座組合式生態溫室大棚。從外觀看上去,這種組合式綠色大棚與普通大棚並無兩樣,殊不知,裡面卻有大文章。

記者發現,這種模式集前暖棚、後冷棚、畜舍、沼氣池、蓄水池於一體,巧妙地將種植業、養殖業、能源綜合利用融為一體,沼氣可用於沼氣燈、廚房做飯、沼氣發電,沼液、沼渣可用作蔬菜肥料,生產的農產品符合無公害、綠色食品標準。

傳統溫室大棚會建造厚土牆用於保溫,還會遮蔽後方大片土地。而在示範園裡,這部分土地被充分利用,每年能為企業帶來幾萬元收益。園區種養工作負責人許海港介紹,“陽棚裡種植西紅柿、豆角等常規喜光作物,陰棚則用來培育喜陰作物,不但能節約生產成本,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種植效益。”

溫室大棚內,綠油油、齊刷刷的西紅柿秧苗攀援而上,紅彤彤的西紅柿綴滿枝蔓,長勢喜人。不遠處,還有幾名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採摘。

“我們採用微生態產品對土壤進行修復和調理,栽培出來的西紅柿個大、顏色亮、品質高,一斤能賣到25塊錢。”許海港說,企業引進微生物專家團隊對土壤化驗研究,給土壤“把脈”開藥方,定製的土壤改良劑能夠對土壤中氮、磷等營養元素吸收和轉化,減少化肥農藥使用,對防治病蟲害起到良好效果,單產能提高20%-25%。

在大棚的西端,有一個養著50多頭“泰山黑”黑豬的畜舍。“畜舍下面是一個沼氣池,豬的糞便可以直接在沼氣池發酵,發酵出來的沼液沼渣可以直接用到蔬菜棚裡。”胡玉金說,把畜舍建在大棚裡,既節本增效又環保,還能改善土壤結構。

鄉村產業振興,老百姓致富才是硬道理。“我家3畝多地去年流轉給園區,一畝地每年1000元租金,現在我又在園區打零工,每天80元務工費,外加給分的‘紅利’,一份土地‘三份’收入,比過去種地強多了。”說起如今的變化,馬廟村村民王大叔難掩喜悅。

像王大叔這樣在示範園務工、將土地流轉給企業的村民,已經輻射了寧陽縣4個鄉鎮。說起今年的效益,示範園的總經理胡著然臉上樂開了花:“今年西紅柿長勢都特別好,一畝地一季的產量能達到6千斤,全部直供大城市的超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