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行军一天能走多少里?

用户105662835124


在古代行军最快的就是骑兵,而一只优秀的骑兵,他们最普通的马匹跑起来的平均速度大概就是20公里每小时,但是这个也要休养一下,就算是再怎么快,一天最快的话也大概就是100公里,马自己跑起来的话,它的体力会不断下降,速度也会非常的降低,可是身上还有载重人类,所以速度再怎么快一天也不会超过这么大速度,毕竟不是所有的马都是千里马,而中原的马大多数都是比不上北方的马。

很多人就会存在着这样的疑问,在古代不是有800里加急吗?那样的速度应该是最快的夜行800日行千里,可是这样的运输的话,大多数都是皇帝用极品马才行的,一站接着一站,想要这样跑下去,马跑不到一半就快累死了。这样的马是用来传输文件的,古代骑兵还有带着大量的物资,就算不带什么,可是实物也要带吧,这样速度也会很慢,一天能够跑一百公里,那就是好马的极限。

同时一定要注意修养,不然的话很多马匹都会累的不行,要是真的继续打架的话,这样损失就会很惨重,所以一般到达一个地方,很多部队都没有进行开战,只是休养了一下,而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位将军是非常厉害的,他在古代打兵打仗是最厉害的,这个人就是霍去病,他带着汉朝的骑兵深入到了匈奴的腹地,一次又一次打击了匈奴,他是中国历史上闪电战的开创者。

史上还有很多次关于行军的记载,但是没有霍去病这样快的。

行军速度根据《三国志》与《晋书》中相关记载,孟达在新城起事,司马懿从南阳(即宛)出征,新城与南阳相距1200里(相当于现在的450公里),司马懿仅用8天时间就兵临城下,平均每天行军56公里(司马懿的部队是步兵),

根据上面的记载,司马懿当时和蜀国开战,用的是步兵,人走路是非常厉害的,毕竟人和马进行相比的话,人的体力更加的好一点,因为人类的毛孔更多进行散热,虽然短时间不能够和马匹相比,但是长时间进行比较的话还是人类比较厉害的,在非洲很多人进行狩猎,很多动物最终是被人类抓获,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速度不快,而是人类的体力是非常好的,散热能力强,很多动物都已经被累死了,所以人类才能够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另据《荀子》一书中记载,魏国的“武卒”是按一定条件选拔的,其中就有一条身负武器、甲以及三日军粮,半天必须能走“百里”(相当于现代的30公里)。这几个数据告诉我们古代步兵的行军速度一天“百里”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加快行军,一天五六十公里也是能做到的。骑兵一般是步兵的4~5倍的速度

而战国时期这个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战争也是特别的频繁,行军的速度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可是他们的速度也是50公里,每天左右,想要突破100公里,现在是根本不可能的,毕竟所有人的体力是相差很多,能够达到50公里已经很不错了,按照我现在人的体力,要是进行几十公里的马拉松的话,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身体已经慢慢的退化了。

公元212年,打通河西,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在春季攻势中,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出陇西,转战河西五国,与单于的儿子交战。再越过焉支山,6天中急行军一千多里。在皋兰山下(今兰州南部)重创匈奴,歼敌近九千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因功加封食邑二千户。在夏季攻势中,霍去病与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分路进军。公孙敖迷路迟到,未能与霍去病会和。霍去病果断决定孤军深入,歼敌3万余人。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一下霍去病到底是有多么厉害,根据资料分析,当时的获取率是非常的果断,凭借着几千的兵力就可以和匈奴进行展开决战,他们的意志力非常强大,很重要的是霍去病用的闪电战,已经是让匈奴感到非常的震惊,从来只有匈奴人抢汉朝的,没想到这一次汉朝居然抢了匈奴。

那到了我们现在的话,我们进行分析一下,要是用现代运输的话,一天可以到达全球的各处,就算是用火车的话一天几百公里也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现在的话是打不起来的,因为现在科技实在是太发达了,要是进行战争的话,可能会造成地球的毁灭,毕竟大家都有先进的武器,尤其是核武没有人敢进行开战,像苏联的话,最后是自己解体消灭的,只有自己打败自己,而没有国家去打败国家。


史研


1947年10月,为了拦截蒋军罗历戎第3军主力于保定以南,并且在野战中加以围歼,我晋察冀野战军主力部队必须在24小时之内,从正在作战的保北徐水县赶至清风店地区,路程全长125公里,这就是著名的“清风店战役”之生死奔跑,很多军迷会谓之这是部队“急行军”对吧?错误,这是强行军!



因为人不同于机器 ,徒步行军跟摩托化、机械化开进截然两样, 指战员们的体能是有极限的,在这24小时当中,他们需要吃饭、喝水、休息,尽管睡觉已无可能,也必须保证必要的歇脚时间。不能简单地以125公里除上24就万事大吉,那是不科学的,对比一下,罗历戎第3军从定县走到清风店共25公里,他们却耗时整整一昼夜。

在部队行军的军事术语中,分为“常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三类,常行军的时速一般不超过每小时5公里,并且要按正常的时间吃饭、休息和睡觉,总行程30到40公里左右。而急行军一般要求时速在10公里左右,这是必须跑步前进的,通常用于短途机动和中距离“奔袭”,因为这样的行军方式不可能维持太久,否则就超越了人类体能极限。



比如马拉松的全程是42.195公里,这都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因为人类的正常行走平均速度为5公里/每小时(也就是常行军速度),这个速度下一般成年人都可以坚持7到8小时,也就是说极限距离是35公里,经过专门训练的士兵再多一些也就40公里。马拉松目前最好成绩是两小时多一点,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也是跑不下来的,比赛中猝死的事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如果换成急行军速度,执行每小时10公里的跑步前进,普通的士兵能坚持两到三个小时都算非常优秀的了,体能也必然完全耗尽,再经过必要的吃饭和休息时间,每天最多完成两次这样的急行军,所以50公里已经是上限。因此注意:急行军是指速度,而强行军才是指耐力和距离,通常部队如果日行军达到50公里以上,就属于“强行军”范畴了。



所以本题的提问是有些不准确的,混淆了行军速度和最大行程的概念,因为没有人可以在一天的24小时当中,每小时都能以急行军速度前进,那累也累死了。正确的问法应该是:“急行军”的速度是多少、或者“强行军”一天可以跑完多少距离?清风店战役,杨得志挥兵125公里已经是非常罕见的强行军距离,其中许多部队之前还经历过六昼夜的战场机动,极度疲劳。

政委杨成武特别起草了战斗动员令,几十年后杨得志上将对此仍然记忆犹新,认为动员令写的“气势磅礴,火药味浓,鼓动性强,似乎前军万马就在眼前”,其中关于行军速度的要求,杨成武写道:不顾任何疲劳,坚决执行命令,不顾夜行军、急行军,不管没吃饭、没喝水,走不动也要走,爬着滚着也要追,坚决不放跑敌人!



老电影《解放石家庄》对此是有过描绘的,最先赶到清风店的一个连坐在地上都起不来了,然而仍然挣扎着投入战斗。至1948年10月20日,晋察冀野战军全歼罗历戎所部,毙伤敌人6155人,生俘11098人,取得了了晋察冀军区和野战军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为解放石家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聂帅高兴的说:“这次歼灭战打得很干脆,从军长到伙夫一个没有一个逃跑掉”。

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完全是依靠我军指战员的铁脚板取得的,行军速度远超敌人,成为战役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也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战争期间部队急行军跟跑马拉松更不一样,到达指定位置还要迅速投入战斗,如果在行军中耗尽全部体能,那还怎么冲锋打仗?



所以简单的换算路程和时速,显然是不合理的,比如晋察冀野战军这次机动的平均时速只有5.2公里,但是从行程看仍然是高强度“强行军”,并且速度在绝大多数时间也是“急行军”。

另外一个光辉战例当然就是红军长征时期的“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28日天亮时分,红一军团第二师红4团接到命令,务于29日凌晨奔袭占领泸定桥,而此时部队距离泸定桥还有120公里!红4团指战员们在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看来是传统啊)的率领下,于是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强行军,大渡河对岸也有敌人的援兵同向前行,可谓是生死时速的对决。



客观来说,飞夺泸定桥的强行军比13年后的清风店战役要困难的多,那是初秋的华北平原,气候和道路都比较适宜,然而1935年的大渡河两岸,不仅是崎岖难行的山路,红军战士们还要克服大雨和黑夜的困扰,其艰难程度是无与伦比的。行至深夜,对岸的敌人都撑不住了扎营休息,而红4团依然寅夜冒雨开进,期间还打垮了多次小股敌人的阻击,终于在29日赶到泸定桥头,用“飞夺”两字毫不夸张。

杨成武上将曾经回忆到:“我和总支书记罗华生同志,飞跑到行军队伍的最前头,站在一个小土墩上,向急行军的队伍进行政治动员”!同样是差不多120公里240华里,红4团的急行军速度和强行军距离,才是战争时期的历史记录,某种意义上,这已经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度度狼gg


129公里,这是我们的老红军创下的世界纪录,1935年5月29日,红军为了抢占主导权,24小时下来奔袭239里路。要注意这是没有任何机动车辆可以代步的,急行军一天能走的公里数要根据上级的指示,如果是超级紧张,必须预定时间到达地点,当时的红军部队吃不饱穿不暖,可想而知,他们的体力是极度透支了,为了革命成功唯有拼了。

这是急行军为飞夺沪定桥战役,然而奠定了基础,红军部队大部分是走山路多,没多少平路可走,原因平路很可能会暴露目标,而且要躲避对方探子或者敌方部队,暴露了很可能功亏一篑,按照现代人来讲,叫他背上包包徒步前往30公里处,而且包包里面有十斤重左右的东西,很可能完成不了任务,那么红军部队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能走出数百里路,已经超越人体的极限,然后还要继续打仗,这种情况光是说也让黯然神伤,他们是靠什么来支撑,能有这么强的意志力吗?答案是为了明天的新中国,红军这代人是大部分都是经历一战和二战,看到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国旧社会就饱受外势力的欺负,他们为了国家从此不受外势力欺凌,就算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数百里路对他们来讲,是坚决完成的。

当今世界各国军队都是要求比较严格,但是一下子来完成一百多公里,还是比较少见,但我国现代化军队是要求向红军学习,基本都要实现负重徒步数十公里,这种训练相比霸权的特种部队还要更胜一筹,负重越野训练是我们传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靠这种意志力来完成。为什么看到红军的小腿会绑扎白色布条?原因它是古人发明的,可以保护战士的身体,绑腿原因是让血液回到五脏六腑,然而达到腿脚的灵活,不易疲劳,甚至让人体发挥到极限,就算严重疲劳也是事半倍的恢复,当心脏和头脑供血稳定,肾上腺素能剌激大脑,不惧怕任何冲锋陷阵,这是古人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