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說:有斧頭將軍和白袍小將為先鋒,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

林彪統領的紅一軍團第2師第4團是紅軍主力中的主力。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率領該團充當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先鋒角色,這位英雄叩通天路、破鬼門關,建立蓋世功勳,卻向自己扣動扳機。飛奪瀘定橋、強攻臘子口兩大歷史功績讓悍將王開湘名垂青史。

我們先來搞明白到底是王開湘還是黃開湘。開國上將楊成武在《楊成武回憶錄》書中多次提到他的搭檔——紅4團團長王開湘,他說,王開湘就是黃開湘。楊成武道:“遵義會議前夕,耿飆團長調師部,黃開湘被派到4團任團長,我任政委。在江西口音中,‘王’、‘黃’拎不清,‘黃開湘’就這樣成了眾人嘴裡的‘王開湘’。”

毛主席說:有斧頭將軍和白袍小將為先鋒,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

王開湘打起仗來異常英勇,沒有槍支就用斧頭。他到達中央蘇區後,周恩來、朱德稱王開湘為“斧頭將軍”。周恩來把自己的手錶送給他,說給斧頭將軍裝備裝備。朱德把自己的手槍送給了他,說:“今後不要用斧頭肉搏了,這支槍就送給你吧。”

楊成武回憶:“土城狙擊戰、飛奪瀘定橋、奪襲臘子口,場場都是惡戰、險戰,王開湘的指揮才能多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表揚。過草地是毛澤東點的將,要我們4團為先鋒團,王開湘一馬當先、英勇果斷,確有大將風度。”

我們來說說王開湘參加的這三次戰鬥。

毛主席說:有斧頭將軍和白袍小將為先鋒,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

王開湘

土城狙擊戰——救出了朱德

毛主席在遵義會議後重新為紅軍掌舵。蔣介石又調集40萬兵力,企圖將紅軍圍殲於烏江西北地區。紅軍開始向川黔交界的赤水、土城地區集中。毛澤東察看了土城的地形,決定“在土城青槓坡合圍夾擊敵人,打掉他們的囂張氣焰,為北渡長江創造有利條件。”但情報不準,使紅軍打了一場沒有打贏的戰役,幾乎造成紅軍全軍覆沒的危險。這場戰鬥中,紅軍與敵方都傷亡3000多人,雙方戰損比1:1。

王開湘、楊成武帶領部隊衝鋒在前面,打的異常英勇。當他們按照命令撤出戰鬥後,得知朱德還沒有撤下來。王開湘和楊成武立即帶領80多名戰士返回戰場,浴血救出了朱德。

毛主席說:有斧頭將軍和白袍小將為先鋒,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

飛奪瀘定橋——叩開通天路

毛主席偉大詩篇“大渡橋橫鐵索寒”,那凝固在歷史深處的13根鐵索,讓人感到歷史的沉重。

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在1935年長征中的一場極為重要的戰役。紅軍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後,國民黨的追兵緊追不捨,形勢十分嚴峻。5月26日上午,毛主席等人下達了奪取瀘定橋的命令。這一光榮地任務交給了紅4團。如果拿不下瀘定橋,毛主席說:“假如兩路不能會合,被分割了,劉、聶就率部隊單獨走,到四川去搞個局面。”大家都感到這句話的那份沉重。

28日,紅4團接到林彪奪取瀘定橋的電令。王開湘、楊成武帶著隊伍冒著大雨,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一晝夜奔襲240裡。29日凌晨6時,紅4團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瀘定橋西岸。世間只有紅軍靠兩隻腳板能夠使這種不可能成為可能。

29日下午4點,全團司號員一起吹響衝鋒號,總攻開始。王開湘、楊成武站在橋頭指揮戰鬥。22位勇士拿著短槍,揹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彈雨,攀著鐵鏈向對岸衝去。跟在後面的戰士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經過兩個小時激戰,消滅大部分守敵,餘敵逃竄。紅4團飛奪瀘定橋,又一次創造了軍事奇蹟,這是長征中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22勇士犧牲4人,對倖存18勇士每人獎勵一套列寧裝、一個筆記本、一支鋼筆、一個搪瓷碗、一個搪瓷盤和一雙筷子。令人遺憾的是,當時沒有把22勇士的名字都記下來,在接下來的長征路上,他們大多數都先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凌晨兩點,劉伯承來到了瀘定橋,他當下就要看看這個讓他萬分揪心的鐵索橋。楊成武提了盞馬燈陪著劉伯承、聶榮臻來到橋上。劉伯承從橋東走到橋西,又折返回來,對每根鐵索看了又看,最後在橋中央停下了腳步,使勁在橋板上跺了跺腳,十分激動地說:“瀘定橋!瀘定橋!我們為你花了多少精力,費了多少心血!現在,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聶榮臻也情緒高亢地說:“是啊,我們勝利了,這勝利來得太不容易了!”

毛主席說:有斧頭將軍和白袍小將為先鋒,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

奪襲臘子口——衝破鬼門關

臘子口是名副其實的天險,抬頭只見一線天。整個隘口長30米,寬8米,兩側都是懸崖絕壁,自古是甘川古道的“咽喉”,兵家必爭的“門戶天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真實寫照。只需少數兵力防守,就能居高臨下控制住整個隘口。

1935年9月16日至17日的臘子口之戰,可謂紅軍最險的一仗。中央紅軍和紅4方面軍會師後,中共中央決定全軍北上,臘子口是川西北進入甘肅的唯一通道。敵軍在臘子口進行了重點佈防,橋頭和兩側山腰均構築了碉堡,敵人的戰術佈置,幾乎徹底將紅軍鎖死在臘子口。對於當時的紅軍來說,臘子口堪稱“絕地中的絕地”。

主攻臘子口的任務,交給了飛奪瀘定橋的王開湘所部。16日夜,紅4團開始發動臘子口戰鬥,戰鬥一開始就進入白熱化。聶榮臻回憶,在軍指揮部就能聽到臘子口上傳來的手榴彈爆炸聲,仗打得很艱苦。毛主席多次詢問戰鬥進展情況。由於隘口太窄,紅軍部隊幾乎都被限制在兩山之間,進攻十分不易。

林彪、聶榮臻趕到4團指揮所定下作戰方案:團長王開湘親率1、2連從臘子口右側攀巖而上,迂迴突襲;政委楊成武率6連正面進攻,吸引敵軍注意力。兩側峭壁如刀削,一個苗族戰士挺身而出,他用一個帶鐵鉤的長竿子,鉤住巖縫,率先登上絕壁,從上面把接好的綁腿從山上放下來,王開湘親率突擊隊靠這條綁腿攀爬上山,迂迴到敵後。紅軍戰士猶如神兵天降,居高臨下下起了手榴彈雨。王開湘在拂曉晨曦中大聲呼喚:“同志們,天險臘子口被我們砸開了!”

臘子口戰鬥是紅軍長征中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勝有重要意義的一仗。

毛主席說:有斧頭將軍和白袍小將為先鋒,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

戰後,手榴彈彈片滿滿一層鋪了臘子口這段50米的崖路。當彭德懷看到這場景後,連聲感嘆:“不知昨天第一軍團這些英雄是怎樣爬上這些懸崖峭壁,投擲手榴彈的!”聶榮臻說:“臘子口一戰,北上的通道打開了,全盤棋都走活了。如果臘子口打不開,無論軍事上、政治上,都會處於進退失據的境地。”他還說:“關非不險,路非不難,倘使我們的部隊有一營之眾縱深防守,縱有10萬之師又焉能扣關而入?是我們的部隊太勇猛、太機智了!”

毛主席在戰後自豪地說:“有斧頭將軍(王開湘)和白袍小將(楊成武)為先鋒,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拿下天險臘子口,為中央紅軍打開北上的門戶,王開湘革命戰爭生涯達到了頂點。

楊成武回憶:“1935年11月,中央紅軍與陝北紅軍會師,我們參加全軍團以上幹部會議。會後,中央給每人發了1塊大洋自己加餐。我們幾個老戰友聚集在一起痛痛快快地狠吃了一餐。回來的路上又淋了一場大雨,可能出汗、淋雨,肚裡又灌了些油水,結果我們兩人都得了傷寒病,他比我病得厲害。他連續半個月發高燒,經常神志不清。11月中旬的一天夜裡,在高燒迷糊的狀態下摸出枕頭下的左輪手槍,對自己的太陽穴扣動扳機。”

一個英勇的悍將在槍林彈雨中從容出沒神鬼無耐,卻經不住病痛折磨而自殺。當毛澤東得到這個消息時震驚了:“這是怎麼回事?你們為什麼不看住他,為什麼不把他的槍收走,為什麼?”主席落下痛惜的淚水。冷血軍團長林彪忍不住說:“此乃斷我手足之痛。”

毛主席說:有斧頭將軍和白袍小將為先鋒,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

王開湘自殺被認為是不光彩的行為,醫院把他草草掩埋在羅漢川甘泉旁的洛河畔上。沒有墓碑,也沒有追悼會。得知消息後,同樣身患疾病的楊成武,帶著警衛員去了王開湘的墓地,在他的墓前立了塊木碑,上寫了“紅軍團長王開湘之墓”。

今天,瀘定縣最繁華的街道“開湘路”凝固著烈士的故事。王開湘是真正的英雄,民族的脊樑。(王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