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聚餐現象增多,74%受訪者:要保持信心和耐心!

過半受訪者覺得最近聚會聚餐現象增多了

74.0%受訪者認為要保持信心和耐心,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聚會聚餐現象增多,74%受訪者:要保持信心和耐心!

新華社供圖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也在逐步有序地恢復。但對於疫情,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加強疫情防控必須慎終如始。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509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3.6%的受訪者覺得最近聚會聚餐現象增多,52.4%的受訪者感覺非工作需要頻繁外出現象增多。74.0%的受訪者認為人們要保持信心和耐心,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73.9%的受訪者建議持續做好自我防護,保持高度警惕。

53.6%受訪者覺得最近聚會聚餐現象增多

“最近我出門,好幾次都看到有人聚在一起聊天。”某事業單位員工楊晴(化名)說,她家隔音效果不好,最近她有兩次都聽到鄰居家有聚會,“我們小區管理還是挺嚴的,進出都要出示出入證,鄰居家的聚會應該是小區鄰居互相串門”。

北京一家國企的職員劉宛(化名)說,上週末天氣晴好,她和家人在附近公園散步,“正是花開時節,人已經不少了。可以看到不少年輕人在一起聊天、打牌、拍照等。雖然都戴著口罩,但間距不遠,還是挺替他們擔心的”。

調查顯示,53.6%的受訪者覺得最近聚會聚餐現象增多,52.4%的受訪者感覺非工作需要頻繁外出現象增多。其他最近變多的現象還有:出門不戴口罩(47.2%),扎堆逛景點(46.0%),不重視個人和居家消毒(32.9%)等。

疫情形勢嚴峻的時候,楊晴出門主要是買菜、買日用品,最近隨著疫情防控不斷取得成效,她出門的次數增加了。“除了採購,我每隔一兩天就會戴著口罩下樓轉轉,在人少的地方也不會摘下口罩”。

劉宛已經恢復線下辦公,她最近去公司附近一家餐館吃過兩次飯,“餐館裡每桌不超過兩個客人,客滿的話就要在門外等。進門前都會測量體溫,並進行登記,管理還是比較規範的”。

調查顯示,63.4%的受訪者最近天天出門,43.4%的受訪者坦言自己除了工作需要,已經開始會客見友了。隨著餐飲業逐漸恢復,40.8%的受訪者最近去過餐館吃飯。

河北邯鄲市民徐源(化名)出門會戴口罩,他還會專門放一隻備用口罩在衣服口袋裡。最近,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到了人少的地方,他會摘下口罩透透氣,“偶爾也會碰見有人不戴口罩”。

調查顯示,外出時,83.5%的受訪者會一直佩戴口罩,13.9%的受訪者戴一會兒就會摘掉,2.6%的受訪者不戴口罩。

受訪者最近都因為什麼外出?調查顯示,買菜、買日用品(68.0%)和工作上班(62.3%)是主要原因,55.6%的受訪者是有事要辦,其他原因還有:散步、散心(40.2%),運動鍛鍊(34.4%)等。

針對最近出現的一些防疫鬆懈現象,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認為,這是一種心理反彈現象,人一旦壓抑久了,就要釋放。“人具有社會性,在家隔離久了,就疏離了社會。復工復產期間,人們自然就想走出去進行社會交往”。

但他也提到,扎堆聚會的人會給其他人“現在疫情沒那麼嚴重”的心理暗示,這對防疫極為不利。“從社會心理學上講,防疫鬆懈的行為具有一定普遍性時,即使這樣做不合理,也會導致更多人放鬆警惕”。

74.0%受訪者認為人們需要保持信心和耐心,全力配合疫情防控

楊晴說,疫情形勢嚴峻時,她出門會非常小心,辦完事就趕緊回家。現在心理上放鬆了不少,“不過,我仍然會做好防護,畢竟疫情還沒解除。扎堆聚會的行為是對自己不負責、對他人不負責、對社會不負責”。

“企業在逐步復產復工,人們日常生活也在逐漸恢復,有的人就覺得沒事了,防疫心理開始鬆懈,出門不戴口罩,回家不注意消毒,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徐源說。

面對疫情,人們當下的心態如何?53.2%的受訪者仍然保持警惕,其中24.2%的受訪者更加警惕了。也有46.8%的受訪者坦言自己有些放鬆了。交互分析發現,90後受訪者放鬆警惕的比例最高(49.8%),其次為00後(48.2%),60後更加警惕的比例最高。

舒曼認為,疫情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需要大家努力堅守,防疫心態過緊和過鬆都不利於抗疫的最後勝利。“健康向上的心態是戰勝疫情的強大‘免疫力’”。

“在這場對抗疫情的鬥爭中,我們舉全國之力,才得到了今天的成果,實屬不易。現在不能因為一些人的不注意而出現反覆,這樣代價太大了。”楊晴希望,媒體能持續做好宣傳報道,告誡人們關鍵時期防疫心態不容鬆動,“個人也要及時關注疫情有關信息,配合單位、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徐源認為,人們仍要做好日常防疫措施,有始有終,不能大意。“我們要一鼓作氣,心中防疫的這根弦不到最後不能松”。

“有一次,我看到小區裡一個老奶奶沒戴口罩,就把包裡富餘的口罩給她了。”劉宛認為,防控疫情需要大家互相幫助、互相監督,看到不注意防護的行為要提醒對方,“我經常在家人群裡發有關疫情的消息,提醒大家多注意防護”。

面對疫情,普通人目前可以怎樣做?74.0%的受訪者認為人們需要保持信心和耐心,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73.9%的受訪者建議持續做好自我防護,保持高度警惕,60.5%的受訪者提醒要及時跟進了解疫情防控信息和進度,45.4%的受訪者建議看到妨礙疫情防控的行為要及時制止,41.4%的受訪者認為要勸說身邊防護鬆懈的人保持警惕,41.1%的受訪者認為要不信謠、不傳謠。

要避免一些人出現防疫心理鬆懈,舒曼建議,一方面,可以宣傳防疫的重要性和科學的防疫方法,同時向人們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安心及靜心的自我調適方法;另一方面,要針對一般公眾進行心理疏導,評估疫情對公眾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影響,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受訪者中,00後佔7.7%,90後佔36.2%,80後佔41.3%,70後佔11.5%,60後佔3.0%。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受訪者佔28.9%,二線城市的佔42.0%,三四線城市的佔19.7%,城鎮或縣城的佔6.9%,農村的佔2.5%。(記者 杜園春)

來源:三秦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