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走出人生的精彩

【杂谈】走出人生的精彩


文/刘增立

今天,我特意与朋友们聊一字:“走”。大约在七千年前,伏羲、女娲兄妹俩天作之合,使中华民族得以繁延。之后星移斗转,历史的天河群星灿烂:多少位帝王将相轮番登场,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多少位文人墨客著书立说,丰富着悠久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多少位才子佳人多情善感,描绘了脍炙人口的美妙故事;多少位英雄豪杰可歌可泣,留下荡气回肠的感人诗篇;多少位能工巧匠聪慧过人,创造了巧夺天工的精美建筑;多少位仁人志士追求真理,苦苦求索社会进步的道路;又有多少芸芸众生,无声而来无息而去,后人并不知晓他们曾经有过的存在,但他们的确是历史长河真正的创造者和演绎者...... 啊!古往今来,五彩缤纷的大世界,凶吉难料的大舞台,形形色色的众生相!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现实。总而言之,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谁,都经历了一个字----走!当今社会,无论是谁,如果想有所作为、实现人生辉煌的话,那也一定要牢牢把握一个字——走!

走,人人都会,甚至一岁小孩也能走出个样,正因为如此,“走”字看似简单平凡,并没有引起多数人注意。仔细品味,人生若明若暗、五花八门甚至险象环生的路,不都是“走”出来的吗?从历史上看,前面所述千姿百态的风流人物,哪一个不是靠自己的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对中国现代社会具有决定影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更是靠着坚强的脚掌啊!从社会现实看,无论哪行哪业都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令人敬佩、十分耀眼的代表人物,他们都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呀!从古到今的仁人志士,走四方、闯天下,书写了历史,走出了精彩,创造了辉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等名句,充分反映了古人对“走”的深刻理解。而现代人更把“走”用得出神入化,无论大政方针,还是一个单位、一个人的小目标,都要“走自己的路”;甚至在大众喜闻乐见、广泛流行、脍炙人口歌曲中,也出现大量的“走”:《走四方》、《走西口》、《跟你走天涯》、《潇洒走一回》、《远走高飞》、《跟着感觉走》以及“走过春天,走过四季”,“呀拉嗦,走向阳光”,“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等,就连吴小莉的自传,也以《足音》出版发行......所有这些很自然地反映出“走”的深刻内涵。就说您自己,无论您目前处在什么位置,关键是您在此之前的脚步是怎么迈的,与您走过的路有着必然联系。走什么路,怎么走,必然决定一个人的位置和归宿。不容置疑,一个“走”字,好生了得!以最简单朴实的话,揭示出最深刻最明白的道理,反映出人生之真谛!

当您吃透“走”的含义后,在“走”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四点:

一是有信心和目标。在我接触过的人中,有的就缺乏明确的方向,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患得患失,有目标而信心往往不足,最终难成大事。要客观分析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确立自己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并义无反顾地去奋斗,“咬定青山不放松”,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全力追求。

二是大步走。量力大步流星、大胆而行,最能确切反映一个人的思维、精神及身体状态。不能跑,对于志存高远者来说,跑步属于短期行为,因消耗体力过快,难以为继,欲速则不达;但也不能小步走,姗姗小步到达不了最应有的位置,是信心不足、体力不支或不尽心尽力的表现;当然更不能坐下来休息,其道理不言自明。

三是走小路。在北京“堵车”司空见惯,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段,大车小辆在街上拥挤不堪,可是总有一些人专走小巷,轻车熟路,灵活自如。完全与众人同行,所得也与众人相同。要有逆向思维,敢为天下先,敢于第一次吃螃蟹,人弃我取,人取我弃,专选那些没人走、不引人注意的小路,往往能取得奇效。

四是边走边想。“行成于思,毁于随”,不动脑子的走,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潭”。要多学有关知识,多看“地图”,多请教高人,关键是在此基础上多独立思考,周密计划自己的行程,随时调整心态、坚定信心、补充营养、发现并纠正偏差。

亲爱的朋友,只要您把握了这些,我相信,您一定能走出人生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