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千秋壮国魂——高洪建虎画品鉴

“徐启虎画卷。刹那间、雄风凌顶,英气扑面。顿觉浑身热血涌,独享王者风范。虽儒雅、壮士肝胆。虎跃龙腾风云变,励后辈、逐梦勇夺冕。一生情,千秋叹!

自古强者戴王冠。一声啸、百兽惊心,群鸟噤言。虎师戍卫陆海空,贼寇梦冷心寒。守王道、登高望远。若使乾坤存正义,先哲曰、英雄常舞剑。大国魂,万代传!”

这一首《贺新郎》,是笔者一年前采访高洪建先生并拜读其画集后题赠他的词,亦算是对其虎画艺术与思想价值的总体判断。

高洪建先生,一生钟情于画虎,且成就卓著,是一位享誉中外的实力派画家,先后受到三十多个国家政要的邀请和接见,其作品被国内许多艺术藏馆、各界人士以及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印尼、沙特、阿联酋、印度、孟加拉、尼泊尔等十多个国家政要收藏。2012年,作品入编由总政治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共中央党校共同决议,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十大画虎名家》文献特刊。亦有评论家称他为“巴蜀第一虎”和“龙国虎师”。

艺术千秋壮国魂——高洪建虎画品鉴

《饮水思源》国画 360cm×150cm 2011年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虎是古老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虎文化源远流长且有着丰厚而深沉的情感沉淀,渗透了社会审美与思想、价值等诸多方面。虎的形象及其影响形成的语言文化,如龙腾虎跃、虎踞龙盘、藏龙卧虎、虎虎生威、生龙活虎等,既成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宏观气象和生机活力的观照,也是杰出人物的非凡气度与雄伟尊严的象征。因画虎的高难度,历代画家们鲜有涉足,青史留名的画虎大家也屈指可数。高洪建先生却有一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数十年坚持不懈地研究与探索,终成一代画虎名家。

从技法上创新

古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画虎不成反类犬。说的就是画虎太难,一般画家难以画出虎的内在神韵、独特气势与品质。高洪建却是一位敢于挑战的画家。

在三十余年艺术生涯中,高洪建先生为了画虎,可谓身长“虎骨”,满腔“虎气”,心怀“虎劲”。跑东北、赴华南、进动物园、看“动物世界”,研究古今名家虎画,遍览有关老虎图书,做到“心中有虎”。在继承与精通前人画虎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突破与创新,巧用铅笔素描的笔法,独创了“中锋梳毛”的工笔画虎新技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他出版发行了《高洪建工笔画虎新技法》一书,受到画界专家和同行的广泛赞许。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也是艺术家创造力的体现。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和进步。在谈到功成名就时,高洪建先生说:“功成,是一个不断奋进的过程。作为画家,一代都有一代的责任。我们这一代,要在继承的同时,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我在画虎过程中,主要精力用在了突破、简化技法上,用在了刻画虎的气质上,达到形神兼备。”

高洪建的画虎新技法,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艺术创新,首先在于他对传统虎文化的深入研究,自觉把文化价值理念融入虎画创作之中。其次在于他对老虎特性的长时期体察与感悟,从画虎过程中提炼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再就是基于他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艺术修养,从传统画虎技法中去繁就简、去粗取精,把工与写、虚与实完美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从意境上突破

在传统虎文化及虎画中,视虎为百兽之王,而在许多画家笔下的虎,大多展示的是威严、勇猛的形象,作为权势与力量的象征。但高洪建先生的成功之处是,在他的笔下,不仅仅是自然界动物本能的虎,而是“画以会意”,以虎传情,把虎人格化,即以人的社会性、复杂性、多样性来塑造虎的形象,奋力突破与拓宽了多方面表现虎文化的意境内涵,展示出了艺术家广博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寄托。

艺术千秋壮国魂——高洪建虎画品鉴

《虎踞龙盘》国画 120cm×120cm 2011年

纵观高洪建先生的数百幅虎画,在惊叹其精湛的艺术才华的同时,更为其高雅情趣、宏阔视野所感动。从他的一幅幅虎画中,墨与情,意与趣,溢于画面,叩击心扉,既可以看到虎威,又感受到虎风,既领悟到虎神,又突显出虎势,既含虎情,又示虎趣,既有英武阳刚之雄,又有温情可爱之美,姿态万千,各展神韵。有些虎颇具王者风范,不怒亦威;有些虎表情肃穆,从骨子里透露神气;有些虎聪敏谨慎,目视八方动向;有些虎光鲜华丽,展示出祥和温婉之态。或威震环宇,勇猛无敌,或端庄宁静,神秘莫测,或温情脉脉,舐犊情深,或亲和友善,团结和谐。同时配以不同的背景和色泽,纵横不失意趣,动静彰显风采,酣畅淋漓地表达画家的胸臆和情操,丰富了虎画的意蕴神韵和精神内涵,并烙下了现实社会的时代印记。

从价值上升华

在画家的笔下,往往不是为虎而画虎,他们常把虎当作抒发情怀、表达思想的最佳创作题材之一。因而,欣赏高洪建先生的虎画,应深刻感悟与体察其蕴藏的情感、思想、理念中的特有文化价值。古今对比,纵横观察,高洪建先生的虎画具有丰厚而深邃的内涵。他在虎画创作中,常常紧扣时代的主题,以敏锐的思维视角,渗透了强烈的情感要素,特别是将虎文化由精英理念、文人情怀转化为大众共识、社会常识,从艺术与思想的价值层面上使其画作升华到了最新视野和更高境界。

在人们潜意识中,历来视虎为“王者风范”,将其威严、强势视为权力与权势者的象征。高洪建先生却从象征帝王或极权者的“王者风范”中挣脱出来,去其“精英化”思维惯势,而将其独特文化本质定位于“铸民魂,壮国威”。如其影响甚巨的荣获“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展”铜奖的《虎踞龙盘》、荣获全国第二届“博士杯”书画大赛银奖的《双雄图》,以及《威振四海》《奔腾急》《雄风》等画作,塑造民众之凛然、国家之尊严的意境,以强大威武之虎群展露国家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伟岸形象与崇高精神。即使他绘制的单个虎图,如《叱咤风云》《晨晖》《独步雄姿》《月亮代表我的心》等,亦是对改革开放后民富国强之观照。

我国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因其是在黄金上刻绘的一只老虎,又称虎符,凭此可号令百万将士。军人出身的高洪建先生,通过一幅幅虎画而展示出了我国军队及军人勇猛坚强的气质与气象,以及保家卫国的壮志雄心,以达“筑军魂,扬军威”之主旨。由此而令许多军人和刚毅血性之士喜欢其虎画。如他在丙申年八一建军节时绘制的一幅大型虎画《王者归来》,以无敌于天下之雄虎威势,在公开展览后赢得广泛赞誉,不少军事艺术藏馆争相收藏。

高洪建的虎画,还从多角度多方位展示虎文化的价值,做到雅俗共赏,因而获得了社会各界更多人士的喜爱。如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书画展”上,他的一幅巨型工笔虎画《饮水思源》——十三只老虎匍匐饮水,追逐喜笑,吉祥和谐,栩栩如生,赢得了广大民众称赞。因为虎的威猛,更有镇宅避邪、安宁吉祥之寓意。高洪建由此还创作了不少展示虎之昂扬奋进和温情、安宁、柔美的画作,如《远瞻》《出山》《紫气东来》和《五福图》《全家福》《山君渴饮图》《泰然》《养儿方知父母恩》等,引发人们在不同文化价值层面的心灵共鸣。如2012年在印尼召开联合国第二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暨中国艺术家代表团书画展”上,高洪建参展的几幅阐释人、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虎画,受到多国政要高度赞誉与收藏,并与其合影和签名留念。

高洪建先生的虎画艺术,是对时代新风的感知体悟,是心有所思,情有所动,则笔有所运,已进入了自然天成的创作状态。他总是以发自内在精神的超越,展现中华文化思想中的凛然正气,在创造中升华奔涌的人文情怀,让时代心象与高尚灵魂撞击,使其作品成为了具有艺术与思想价值的瑰宝。

艺术家简介

高洪建,艺名宏建、鸿健,字寅石。联合国生态合作组织艺委会研究员,中国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院理事,中国当代艺术家研究会会员,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画师,北京市工商联文化产业商会签约画家,四川省政协特邀委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花鸟画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美协会员,中视频道书画院西南分院常务副院长,四川兰亭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科学养生促进会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成都市诗书画协会国画专委会主任。

(文/刘昌文 著名文艺评论家 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