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新传考研:考研党 陈力丹老师新闻理论干货分享(二)

1、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呢?

新闻职业道德:即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业的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新闻职业道德是与一般的社会公德联系较为密切)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2、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有哪些呢?

目前普遍存在的违反职业规范的16种现象:

(1)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

(2)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

(3)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

(4)受贿无闻

(5)假新闻

(6)制造“传媒假事件”

(7)免费接受被采访方的各种好处。

(8)侵犯隐私权。

(9)侵犯著作权

(10)“媒介审判”

(11)介入式隐形采访和偷拍记录。

(12)拒绝更正与答辩。

(13)恶炒明显绯闻和犯罪新闻。

(14)无人性的冷漠新闻。

(15)直接展现暴力、血腥、灾难、痛苦的照片或画面

(16)虚假广告和庸俗广告。

3、什么是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就是指某些企业单位、经营者个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想方设法在一些媒体上上镜头、占版面等,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而给予记者或编辑以物质利益需求,或者是政府官员为了掩盖丑行而贿赂新闻人员以做出歪曲事实的报道的违法行为。

(注:这个是很多学校考过的名词解释。)

4、哪些原因造成这些新闻职业道德缺失呢?

(1)从社会背景环境看:第一,体制转型。传媒是一个公权力代表还是一个社会行业,身份没有完全定位。第二,社会风气浮躁。社会环境的浮躁导致新闻工作者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追求时效性、受众注意力,或者获取利益等采取不符合新闻职业道德的行动。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对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缺失问题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或惩罚过轻,造成行业乱象不止,难以根治。

(2)从媒体行业看:第一,商业利益。媒体为了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同时外部诱惑增多,使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意识淡化。第二,行业内混岗。传媒体制内部编辑部和经营部的混岗,是造成“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第三,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人员流动过快导致记者无法对工作单位树立自豪感,生存焦虑下的传媒和记者,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下降。第四,媒体单位缺乏内部自律。媒体单位不能全部实现记者培训,对其专业性和职业道德理念加以培养,造成内部管理散乱,缺乏新闻职业道德。

(3)从记者自身看:记者素质水平良莠不齐。记者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不一,有些记者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这造成新闻职业道德缺失。

(注:思考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维度出发:大的社会环境;媒体;记者自身。这样思考出来的答案会是比较全面的)

5、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呢?

新闻专业主义,指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以及围绕着职业意识的一套新闻传播专业的操作要求。

6、新闻专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异同是什么呢?

(1)(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呢?)新闻专业主义,指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以及围绕着职业意识的一套新闻传播专业的操作要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的总的看法,包括党性、人民性、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新闻自由和宣传纪律等。

(2)两者的相同点是目的都是为了服务受众,并且许多要求都是针对新闻工作者来说的,例如坚持公正客观原则。

(3)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实践结果不同。马克思是服务了大众,新闻专业主义其实是服务了资本主义。第二,处理和政治关系不同。新闻专业主义认为新闻是一个行业,不应附属于上级领导部门,强调客观;马克思主义坚持党性原则和政治统一。

(注:

(1)建议大家看一看童兵老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本,这本书都是在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容比较好读。

(2)新闻专业主义我国新闻界很多学者都反对这个词,因为新闻专业主义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资本主义服务的。所以,我们通常说新闻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大家有空可以多看看相关的新闻专业主义的论文,一旦一个词有主义这两字,就要好好的去研究和思考一下。)

7、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新闻职业道德的四个内涵)

(1)职业道德是新闻传播业的行业道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职业规范,另一部分是职业道德标准。职业规范是“应该如何做”的技术性要求,职业道德标准是“不能做”的道德责任。

(2)职业态度是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及其行为举止方面反映的内在倾向。属于记者内在心理倾向的问题。

(3)职业纪律是在特写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属于行为准则,是外在控制的内容。

(4)职业责任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

8、什么是媒介伦理?

(1)媒介伦理指的是媒介从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无论编辑、记者还是其他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表现总是与其所在的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道德功能与伦理规范联系在一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

(2)媒介的社会责任是媒介伦理的核心问题。因为媒介的各种传播行为都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媒介具有社会功能,也肩负社会责任。而所谓新闻伦理失范,是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报道的时候没有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或是没有体现出正确的价值取向,没有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

(3)媒介伦理的四个原则:真实性原则、公众之上原则、最小伤害原则、善意原则

20新传考研:考研党 陈力丹老师新闻理论干货分享(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