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锋、经济学家厉以宁曾成都开讲:“我对大西南的发展完全有信心”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改革先锋、经济学家厉以宁曾成都开讲:“我对大西南的发展完全有信心”

2017年夏天,厉以宁在成都围绕创新创业等作精彩演讲。

作为100名改革先锋之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中,厉以宁被评价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

长久以来,厉以宁的一言一行就备受关注。他曾身陷争议甚至遭到“炮轰”,老人家依然泰然处之,皆因他曾说过,经济学家应该有勇气顶住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这位参与了中国改革全过程的学者,被提及最多的身份,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

彼时,厉以宁将自己过去多年的参政议政归结为四件大事:参与立法、推动股份制改革、扶贫、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如今,已经88岁的他依旧忙碌,这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3天前还进行了主题演讲,在被问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时,他坦言,从历史看,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个革命。在整个改革的进程中,要看到中共十八大以来,改革的进程比过去大了,所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过去多。“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改革,懂得未来的方向是什么,这样才行。”

就在一年前,2017年8月18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成都分院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厉以宁曾亲临现场,这并非老先生第一次来四川,谈及西南经济发展,他直言,抗日战争时期,川军出川为国而战,道德基础激发出爱国主义。“由此可见,只有技术基础不够,物质技术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超常规效率就来自于道德基础,我们要懂得这一点,我们大西南的发展完全有信心。”

改革

民企转型 不能陷入家族成员“分家”之争

“一个城市没有小微企业,没有摆摊子的也就没有人气,家家都有职业做,小微企业的经济才能发展起来。”——厉以宁

历史终究是人的故事,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无数个体命运和时代经历在激烈碰撞下闪现火花,这也让中国改革的大道,愈加生机勃勃,难以抵御。

对此,厉以宁曾坦言:“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骄傲,就是我们参加了改革,这是我自己可以得到安慰的。”在他看来,中国一定要走改革的路,但是这条路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中国改革一直没有停止。经过这样那样的困难,回头一看,我们又上了一层台阶。”

感受来源于经历。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厉以宁提出在中国要积极引进企业的股份制度,这在学术界引起激烈争论,此后,厉以宁奔走于全国各地,作演讲,写文章,宣传股份制。

1986年9月,他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经济改革最好的手段便是利用股份制的形式来改造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造现有的大集体企业。

多年之后,2017年夏天,厉以宁在成都再次谈到改革。对于已经推进已久的国企改革,他认为不能放松。他强调,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推行国企改革。国有企业必须走混合所有制的道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为此,就要继续推进股份制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经营主体,这样国有企业才有真正的前途。”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也要转型。当前,中国的民营应急存在着亟待加强的弱点。通过在江苏、浙江、福建、广州等地的调查,厉以宁发现,不少家族企业存在着两个账本,一个是企业的经济账,一个则是帮助家族成员的社会账。“两个账本都要做好,但是时间长了,家族成员变懒惰了,不干活。

”深感家族企业每过若干年就会翻起的“分家”之争,厉以宁深感,家族企业的制度也需要改革。

当然,小微企业也需要助力。“一个城市没有小微企业,没有摆摊子的也就没有人气,家家都有职业做,小微企业的经济才能起来。”

创新

政府要牵线 打通企业家与发明家的关系

“政府除了要改善投资环境,解决职称评定等发展问题外,还要打通企业家与发明家的关系。”——厉以宁

厉以宁的脚步从未停下,对于这位77岁时仍在上课,向学生推荐畅销书的学者而言,创新和改变,是贯穿于他人生的关键词。

在成都时,他感叹于城市中,由年轻人创新创业所带来的活力,谈及创新和融资的关系时,彼时主流观点是不融资就没办法创新,故而最重要的是企业要跟银行搞好关系。而在厉以宁看来,重要在创意,有创意才有创新,创新才有创业。“新创意的发明就需要有大量信息,这样我们才知道新的创意有哪些,才能够有资金来。所以,资金在找项目远远重要于项目在找资金。如果你真正是有了创意,资金自然就到,这就是当前的情况。”

此外,企业家与发明家的融合也尤为重要。厉以宁以成都为例,在成都聚集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眼下应将科研者、发明家与企业家联系更紧密。眼下存在的问题在于,不是发明家不去帮助企业家,而是需要一个中间人,在企业家与发明家间扮演桥梁的作用。

“这点很重要,西南地区要发展,不仅要信息重组,还要让企业家与发明家科研人员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厉以宁坦言,在这当中,政府除了要改善投资环境,解决职称评定等发展问题外,还要打通企业家与发明家的关系。

扶贫

毕节范例 精准扶贫要和市场化结合

“拿出新产品产量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增加,而新产品重在营销。草莓营销吸引旅游,相关产业就带动起来了。”——厉以宁

过去十多年,扶贫也是厉以宁关注的问题之一。

2003年7月起,厉以宁担任毕节试验区第四届专家顾问组组长,后来又担任总顾问。作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 试验区,毕节试验区旨在挑战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十多年来,厉以宁多次到毕节试验区考察、调研、讲学。

“精准扶贫是和市场化结合在一起的。”对此,厉以宁感触颇深,初到毕节时,800万人口分布在两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农民致富首先就是外派务工,“在政府还没强调出去打工先培训之前,这些务工的年轻人,不会技术,就只能但简单劳动力,粗工。”

那么,精准扶贫的效果如何显现呢?产品说话。“效果它一定是能拿出新产品出来,拿出新产品出来产量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增加,但这个就需要重在营销。”在毕节黔西县,时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蔡洪滨先生,建议除了养鸡外,当地还开始种草莓。种草莓自然需要营销,“什么营销的办法最好呢?先把草莓运到贵阳等几个城市给人家看看偿偿,我不在这儿卖,你们要买就到黔西县去自己摘自己称自己卖,这样就吸引人来旅游,整个就开展起来了。”

眼下,毕节试验区探索出了人与资源、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协调、和谐发展、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路子。 如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办小微企业。“在农村什么最受欢迎,他们都懂。”所以,糕点店、农家乐、服装店都慢慢开起来了。在厉以宁看来,毕节是贵州乃至中国西部类似地区的一个缩影,它的发展经验对其他贫困地区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