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大潮奔湧向前 ——安慶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綜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回眸過去五年,

我市科技創新以前所未有之速蓬勃發展。

科技創新大潮奔湧向前 ——安慶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綜述

“四新”經濟集聚區築夢新區。通訊員 江軍 攝

一組數據清晰可見:2019年財政科技支出39.38億元,比2015年增長70.1%。研發經費投入25.67億元,比2015年增長137%;佔GDP比重1.08%,比2015年提升0.32個百分點。433家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2015年增長119.8%。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387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0件,兩項數據分別比2015年增長292%、342.5%。

“十三五”期間,我市一體推進企業創新、產業創新、技術創新,全市科技創新處在增速靠前、總量居中、均量靠後的追趕位次。全社會研發投入、省級創新平臺、科技型企業總量、高新產業增加值實現翻番,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投入:

政策“磁力”盡顯

創新創業氛圍濃厚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五年來,我市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連續出臺《安慶市推進科技創新若干政策》等,扶持首位產業人才、研發投入、創新平臺、科技成果轉化、高新產業發展。大力推進開發區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加速釋放園區發展活力。構建高等職業教育新格局,圍繞地方首位產業發展需求,著力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每年滾動實施100個億元以上工業重點技改項目,促進傳統產業優化提質、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隨著科技創新政策的不斷完善,政策“磁力”效應突顯。一大批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技術攻關,在創新領域取得突破;全社會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優化,創新創業活力充分迸發。

2016年成立的安慶瑞鉬特金屬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高端影像CT設備X射線準直器及半導體熱沉材料等高科技產品。今年疫情期間,為抗疫提供“火眼金睛”的探測準直器需求大增,企業訂單迎來爆發式增長。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只有不斷創新,攻克技術壁壘,不斷推出高質量、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才能永立時代潮頭。”該公司負責人、安徽省戰略新興產業技術領軍人才羅建軍說。該公司研發的高端影像CT設備核心零部件——鎢合金準直格柵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國際巨頭生產企業在此領域內的技術壁壘。目前該公司擁有國家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23項,近年來獲得項目經費及政策獎補超過300萬元。

海南衛康製藥(潛山)有限公司注射用泮托拉唑鈉等8個產品被認定為2019年安徽省工業精品;安徽智達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專利產品十餘個,其中超高壓、大電流接線端子填補國內空白……一項項舉措、一筆筆資金,全市科技創新之花燦爛綻放。

搭建孵化平臺,激發創業熱情。“十三五”期間,很多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投身到宜城的創新創業熱潮中。

在築夢新區,按照“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基地”的梯級培育體系,建設有國家級眾創空間、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累計孵化企業300餘家。2017年,中國農業大學農業信息學專業在讀博士查海涅創辦安徽易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從初創孵化到正式入駐築夢新區,僅用了三個月時間。經過3年多的發展,這家國家級中小型科技企業今年有望晉升為規上企業。

自2017年起,我市已連續舉辦4屆創新創業大賽,135家企業和創業團隊參賽,獲得省級以上獎勵8項,其中國家級4項。

“十三五”期間,我市財政科技經費累計支出39.38億元,其中2019年達11.36億元,比2015年增長70.1%。平均每年獎補400家以上企業,2016年以來,累計兌現獎補資金3.35億元。引導全社會投入研發經費72.79億元,其中2019年達到25.67億元,比2015年增長137%。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387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0件,兩項數據分別比2015年增長292%、342.5%。

產出:

一批關鍵技術實現突破

產業創新活力增強

2016年以來,全市累計組織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87項,重點圍繞汽車零部件、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技術、農業科技創新等,使一批關鍵技術實現突破——

在工業領域,“汽車鋁車輪材料輕量化先進成型製造的研究”“DE-23船用柴油機關鍵件曲軸及機身國產化研製”“TFT-LCD用高檔混合液晶材料研發”“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容電池的關鍵技術研發”等項目實施,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在生態環保領域,我市推動化工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實施“電子新材料有機工業廢水近零排放關鍵技術研究”“染料類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與示範”和“高新區工業廢水近零排放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與示範”等科技重大專項,為全國有機廢物處理利用做出示範。

在農林領域,我市突出科技惠民,圍繞提高種養殖和農產品精深加工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組織實施“瓜蔞提質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水提茶籽油及其副產品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集成應用”“大別山牛優質高產選育及產業化”“安慶六白豬遺傳資源保護及種質創新關鍵技術研究”等20個科技重大專項,增強欠發達地區高質量發展動能。

在全省首個5G“智慧工廠”——安徽環新集團帝伯粉末冶金有限公司,5G機聯網總控平臺的應用,可對數字化改造的設備進行精細化管控,設備利用率預計提高20%至30%;基於5G網絡的智能運輸(AGV小車),比人類反應速度快3至4倍,具有智能、靈活、直觀等優勢,且運維費用較低……今年1至9月份,該公司銷售額達到4.04億元,同比增長17.4%;淨利潤達到0.90億元,同比增長70.2%。

數字經濟新動能加速釋放,五年來,全市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快速崛起,互聯網與製造業、農業、服務業深度融合,實現超700家企業“上雲”發展。

科技提升效益,創新增強活力。2019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0.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5%、高新技術產業對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2%。2019年首位產業(工業)產值佔比49.6%,形成龍頭企業引領發展、骨幹企業競相發展、產業鏈配套集群化發展的首位產業發展模式。

創新:

研發平臺量質齊增

創新體系加速重塑

2020年9月16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內,華業香料敲鐘上市,成為我市今年新增的第二家上市企業。

“企業要持續發展,要做百年企業,離不開技術創新的支持。”多年來,這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團隊不斷加強與北京化工大學等眾多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現擁有12項發明專利、35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多項非專利核心技術。公司生產內酯系列香料,處於國內乃至全球合成香料行業的領先水平,70%產品出口海外。

只有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聚合產學研優勢,優化創新生態,才能增強創新驅動力。翻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歷程表,均離不開產學研合作。

回眸細數,五年來,我市產學研共性平臺從無到有,創新資源加速集聚——

2017年12月22日,北京化工大學安慶研究院揭牌,這是我市第一個正式落地的產學研共性平臺。此後,我市陸續與全國各大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武漢紡織大學與迎江區政府合作共建武漢紡織大學迎江研究院;宜秀區政府與上海理工技術轉移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上海國家技術轉移聯盟安慶宜秀區工作站;中國石油大學與中國石化安慶分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石化安慶分公司技術開發與轉移中心……

五年來,共有11所高校院所在我市建有技術轉移中心,41所高校院所與我市97家企業簽訂127項產學研合作協議,引進創新人才團隊80個,引進專家333人。全市共建有省級以上研發(服務)平臺231家,華茂、環新、飛凱等企業“一室一中心”加快推進;企業研發機構+產業共性研發平臺加快發展,首位產業平臺從無到有,14個首位產業研發(服務)平臺實質性運營。催生了一批高新產業集群,市經開區新能源及汽車零部件和裝備製造、市高新區化工新材料和醫藥、太湖縣功能膜、桐城市輸送機械和桐城懷寧軟膜包裝新材料等產業,已形成規模化高新產業集群;高新區成功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以化工新材料和醫工醫藥為主導的產業,成為安慶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高地;築夢新區成為全省首個“四新經濟”園區,大力推進“一室一腦一谷”和5G網絡建設,打造“數字示範區”,目前5G創新應用戰略聯盟成員單位已達22家,百餘家互聯網+人工智能企業發展步伐日益加快;創新主體不斷壯大,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47家,預期2020年底高新技術企業可達350家,比2015年增長108%。集友紙業、金張科技、華業香料、飛凱新材料、虹泰新材料、諾泉藥業等一批高質量企業快速成長。

丨編輯:葉瀟

丨審核:吳程程

丨終審:盛媛

丨來源:全媒體記者 雷琳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