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和无所谓

惊雷和无所谓

杨坤骂《惊雷》这事,又勾起了我们讨论了很久的一个问题,艺术的高下之争。


挺多人站在杨坤这边,说有些歌就是屎,顺便拉出了郑钧、老狼、高晓松、窦唯这些人为自己的立场造势。


说实话,艺术是有高下的,这种高下是由长久的历史淘洗和思想沉淀构成的,它是经过反复的民意探讨和声音互动形成的文化共识。


其实好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MC六道不会不知道自己的歌不高级,他说艺术没有好坏不过是帮自己辩护、不想让自己的声誉受影响罢了。那些拥护惊雷的听众,也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关键是,人家就是喜欢,要知道,凡事都顶不住“愿意“二字。我愿意听什么歌,是由我的审美决定的,我的审美又是由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很难改变。


所以,六道和他的拥趸,维护的不是自己欣赏的艺术派别,而是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权利。


这个世界本就有不同的层次和群体,这是自古以来就固定不会变的事实。人群之分和艺术之分是两回事,艺术的高下可以调整改变,《惊雷》可以让位于《无所谓》,《无所谓》也可以让位于《牡丹亭》。但是人群的区分是不会变的(宏观上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艺术领袖,每个时代也会有各自的底层受众。


所谓的品格不高的音乐,是因为有了那部分品格不高的人才会存在。你消除不了那部分人,就消除不了“屎一样”的音乐。在这点上六道说得对,没有那么多喜欢的人,《惊雷》也不会火。


杨坤和郑钧再怎么鄙视低俗音乐,也无法改变一个时代固定的势力分配,再怎么骂,那玩意还是存在。


至于你说骂可以产生向上的动力,也有道理,但是相对于骂,普及更为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才是证明的开始。


所以对于双方来说,摆平心态很重要。艺术文化这个事不是有你没我、鱼死网破的二元斗争,各自呆在自己的领域里,知道彼此的差异就好。


当年王朔骂金庸小说,金庸先生回之以“八风不动”。


“我很感谢许多读者对我小说的喜爱与热情。他们已经待我太好了,也就是说,上天已经待我太好了。既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然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不会不开心的。”


许多人说金庸逃避,我倒觉得不是。艺术探讨可以有,但是也不必强求,因为最后的探讨结果也许只是你我不同罢了。不喜欢金庸的和喜欢金庸的都在那里,哪也没去,某种程度上讲金庸小说的存在就是为了那些武侠迷们。


喜欢《惊雷》的和不喜欢《惊雷》的也都在那里,哪也没去,并且哪都不会去。


微信搜索公众号:进击的蚂蚁,来和我一起用思考创造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