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忽视却因“魏紫桃黄”而的盛名

细数红酸枝的前世今生,颇有趣味:被郑和当做压船底的大料从东南亚运进中国,却因为“魏紫姚黄”的盛名,被皇家忽视,直到后两者一料难求,其木质之佳、材性之美才逐渐被重视。直至清末,红酸枝家具数量猛增,在清代宫廷家具中占有着极大的比例,与黄花梨、紫檀一起并称为宫廷“三大贡木”,其重要地位一直延续到今天。

皇家忽视却因“魏紫桃黄”而的盛名


  酸枝,红酸枝,大红酸枝,老红木,交趾黄檀,微凹黄檀⋯⋯这些互相关联而内涵不同的名称似乎很容易让人混乱。

皇家忽视却因“魏紫桃黄”而的盛名

  一样珍木两种称谓

  有关红酸枝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古玩指南》一书中二十九章:“唯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

皇家忽视却因“魏紫桃黄”而的盛名

  这些对于“红木”的只言片语,虽没有对其木材的外观、特性、功用进行描述,但却微言大义地为红酸枝给予了血统上的正名,承认了其作为名贵木材的历史地位。

皇家忽视却因“魏紫桃黄”而的盛名


皇家忽视却因“魏紫桃黄”而的盛名

  不过,上述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红木并非是国标中所说的全部红酸枝类木材,而是指红酸枝中的一种,即交趾黄檀,在民间又被称为“老红木”。按照北方地区的说法,狭义的“红木”包括了红酸枝和黑酸枝在内。后来人们发现红酸枝原来不止一种,于是加上一个“老”字,将常用的称为“老红木”,而将过去很少见到的一些品种称为“新红木”。

皇家忽视却因“魏紫桃黄”而的盛名

皇家忽视却因“魏紫桃黄”而的盛名

皇家忽视却因“魏紫桃黄”而的盛名

红酸枝就是拥有着此般美德的贵材。在国内很多地区,红酸枝家具至今仍保留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