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谷雨至!食补正当时,这样吃就对了!

周日我们迎来了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此时降水明显增加,春雨绵绵,有利于谷物生长。

谷雨前后,脾胃逐渐旺盛起来,消化吸收处于良好状态,这时正是补养身体的大好时机。

谷雨“进补”可有食补和药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彭康教授为大家推荐了一系列适合春天的食物和药膳,快来看看哪些适合你。

食补:春天宜吃香椿野菜、饮春茶

彭康介绍说,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 香椿、春茶、野菜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

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紫椿芽最宜食用。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吃香椿也被说成“吃春”,就是指人们在春天采摘、食用香椿之意。鲜椿芽中含丰富的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营养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24节气】谷雨至!食补正当时,这样吃就对了!

野菜:谷雨前后,植物新芽吐放,鲜嫩的野菜采回家,泡去苦味,煮渍后加调味可为小菜。这里介绍二种常见的野菜。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因其外形园薄如钱币而得名。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每100克榆钱含碳水化合物8.5克、蛋白质3.8克、脂肪1克、膳食纤维1.3克,还有钙、磷、铁、维生素B1、B2、烟酸等。榆钱的含铁量是菠菜的11倍,是西红柿的50倍。有健脾和胃,安神助眠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嫩黄:采回摘洗干净,可以生吃,也可配各种辅料搭配吃。常将榆钱拌上面粉,并加少量辅料,蒸熟后吃,滑润喷香,味美无穷。

地皮菜:又名地木耳,学名为“普通念珠藻”,是一种固氮蓝藻。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蛋白质含量高于鸡蛋、木耳、银耳等,总氨基酸含量与发菜、香菇相近,因此,地皮菜是人体蛋白质的很好来源。具有补虚益气,滋养肝肾,清肝明目等作用。地皮菜最适于做汤,别有风味,也可凉拌或炖烧。

饮茶: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谷雨茶受气温影响,发育充分,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泡出的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其中的维生素、氨基酸及茶多酚是极多的,能够很好的提神抗疲劳,对增强思维、记忆能力,促进身体代谢,维持心脏、血管、肠胃的正常功能等都有一定作用。

药补:谷雨前后注意健脾化湿

彭康介绍,谷雨前后药补,以健脾益气养血为主;同时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湿度大,湿气不经意侵入身体肌肉关节,阻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通畅,会出现肩颈痛、关节疼痛等。湿阻中焦,内外合邪,脾失健运,易致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等。因此,补益中可用几味常见中药入膳来祛湿、健脾化湿。

苍术:根状茎入药,芳香辛散,苦温性燥,能内化脾胃湿浊,外散风寒湿气,并有发表、明目、辟秽作用。

传统用苍术、艾叶定期熏蒸房间,能杀菌消毒,净化空气、祛除湿气。苍术还能调理肠胃功能,治疗胃溃疡,抑制胃酸分泌。

推荐两款苍术药膳

①苍术冬瓜祛湿汤

苍术10克,玄参10克,冬瓜250克,猪瘦肉500克,生姜片、盐各适量。药材洗净,冬瓜、猪瘦肉洗净,切块。加水大火煲沸后,用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

②苍术粥

苍术10克、黑芝麻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先将苍术浸泡后煮水,取煎液,用煎液再加适量水与黑芝麻、粳米熬成粥,加适量白糖,每日早晚食用。

薏苡仁:又名薏米,药食两用,性味甘、淡,凉。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因炮制方法不同分为生薏仁、炒薏仁和麸炒薏仁,功效各有侧重。“生泻熟补”,生薏仁药性偏凉长于利水渗湿,除痹止痛;炒薏仁药性偏于平和,健脾利湿均可,特别是脾虚湿盛,出现头昏、四肢酸重等症状者选用;麸炒薏仁健脾止泻作用较强,可用于经常腹胀、腹泻,食欲不振者。

薏苡仁已有很多加工的食品,如薏苡乳精、薏米粉、薏米糕点、薏米酒等。本品质地硬,吸水难,熟化难,可熬粥食用,与赤小豆、红豆、白扁豆、山楂、茯苓等配合使用。

薏米红豆茯苓粥:薏米100克、红豆100克、茯苓50克,洗净后浸泡4小时,加水煮沸后,小火煮至熟透即可。

莲子:有“水中灵芝”之称。味甘、涩,性平,可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本草纲目》:“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就是认为莲子补脾的效果特别好,称为“脾之果”。

莲子百合桂圆粥:莲子30克、百合60克、桂圆20克,粳米100克。先将莲子浸泡2小时,百合、桂圆、粳米洗净后,与莲子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后,小火熬制成粥。

白术:性质甘苦而温,甘温益气,可健脾胃而止吐泻,实肌腠而止汗,和胃气而安胎元;能化脾胃之寒湿,降泄利水而退水肿。多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有生白术和炒白术之分,生白术重在健脾益气,炒白术则重健脾燥湿、振奋脾阳。

【24节气】谷雨至!食补正当时,这样吃就对了!

白术茯苓粥: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粳米150克。将炒白术、茯苓煎汁去渣,再加入粳米同煮为稀粥。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本品甘淡性平、甘补淡渗,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安神。用于脾虚、水湿内停、心脾不足的心悸失眠等证。

茯苓鲫鱼豆腐汤:茯苓30克、鲫鱼一条、豆腐150克。茯苓大火煲20分钟。鲫鱼煎至两面稍黄后放入煮沸的茯苓水中煲10分钟。将豆腐切小块,放入汤中焖煮10分钟,加精盐调味即可。

来源:健康有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