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持有占比超70%的主动权益基金451只 占比约27%

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往往在基金投资上拥有更为敏锐的嗅觉、更精准的判断,也更了解基金经理核心价值所在,因此,机构心目中的“心水基金”往往是较好的风向标。中国基金报记者根据基金年报数据,通过基金持有人结构找出了机构心水基金。这些数据,有助于作为小基民筛选基金的参考。

机构持有比例较高的基金

机构持有占比超70%的主动权益基金451只 占比约27%

数据来源:Wind 方丽/制表

目前筛选的标准是,在全市场主动管理权益基金中(包括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去年底机构占比超过70%的品种。数据显示,目前去年底机构持有占比超70%的主动权益基金达到451只(各类型分开计算),在全部主动权益基金的占比大约在27%。

而在这“27%”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寻找到满足基金规模超过5亿元、连续两个季度股票仓位超过60%、成立时间1年以上,并剔除C类、H类品种。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按照这一标准,目前机构较为偏爱的基金达到27只。

具体来看,中欧、富国、国泰、华安等基金公司旗下较多基金受到机构偏爱,不少是市场较为著名的基金经理,比如中欧基金王培、周应波、周蔚文,华泰柏瑞张慧、田汉卿,万家基金高源、莫海波,银华基金孙蓓琳、富国基金汪孟海、交银施罗德基金何帅、融通基金邹曦等,都是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

Wind数据显示,这些机构偏爱的“心水基金”确实长期业绩表现会更好。从市场格外关注的近3年业绩来看,普通主动权益基金(包括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最近3年平均收益为27.24%。而这些“心水基金”近3年平均收益率达到了45.98%。这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显示出机构在选择基金经理上确实比散户要独到。机构投资者往往拥有较为便利条件跟基金经理交流沟通,更能准确把握基金经理风格,可以及时踏准市场节奏做好布局。不过,从最近3年表现来看,机构“心水基金”中表现最好的产品并非行业内最近3年业绩排名靠前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基金年报尚未披露完毕,可能还有更多机构的心水基金出炉,同时年报会更清晰披露机构布局基金的动态,值得投资者仔细考察。若愿意跟随机构投资者布局,最好长期跟踪机构投资者持续占比较高的品种。同时,最好关注究竟是哪类或者哪几类机构布局较多,保险、银行、券商的布局思路略有不同。不同基金经理适应不同的市场风格,投资者布局之前一定要清晰了解基金经理的风格,再做打算。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