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的產品特性是什麼?

近年來,以“教育+旅遊”融合的研學旅行活動正在全國蓬勃發展。四川省遂寧市旅遊協會副秘書長劉佩穎日前稱,在旅遊中,有傳統的六要素,即吃、住、行、遊、購、娛,近年來又拓展到商、養、學、閒、情、奇這新六要素。

研學旅行的產品特性是什麼?

而研學旅行雖然和旅遊緊密相關,但其自身更重要的教育屬性不能改變,因此不妨從旅遊十二要素中尋找啟示,再結合研學旅行的產品特性和用戶需求來把握它的自身要素。

1.”和“學”的緊密聯繫

通常而言,“學”,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文化知識和思想品德。而悟,則更加強調通過切身感知和體驗,以達到培育精神素養和氣質內涵的目的。

當前研學旅行市場中的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紅色旅遊系列、農耕文化體驗系列、科普和工匠精神系列等的核心均離不開一個“悟”字。

研學旅行的產品特性是什麼?

參與的學生通過研學旅行來感悟知識、鍛鍊能力、達致專注、獲得智慧、形成正確價值觀。

比如“5·12”汶川大地震遺址中,如果說普通遊客是懷著追思的心情表達對慘劇的回憶,釋放自己的感傷心理,那麼我們在開展研學旅行時,重點就是加強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和安全防範知識的宣傳教育,讓他們感悟到生命教育任重道遠,懂得既要活得精彩,還要活得安全。

2.“樂”,即是快樂和愉悅

研學旅行活動是有內容、有方法、有過程、有任務,但是需要建立在孩子們身心愉悅之上。

我們需要營造一種快樂的學習過程,讓每位學生能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寓教於樂,也正是要求學生在自我學習過程中、建立團隊精神過程中和提升道德素養中是自覺而情願的態度,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積極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接班人。

研學旅行的產品特性是什麼?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把“樂”體驗分為感官刺激、競技體驗、遊戲體驗等。

一是給參與的學生提供美景、美味、美宿等;

二是多組織團隊體育活動,如西紅柿大戰、模擬打鬼子等;

三是藉助VR等現代科技設施,營造心跳、沉浸、忘我的效果。

3.行”,是文化的追尋

“行”,是文化的追尋,也是體驗的方式,更是一種態度的體現,因為行萬里路必須是“有目的、有方法、有環境、有思想、有要求、有保障”。

單從學習知識而言,學校是主要陣地,而長見識卻是需要踏遍千山萬水,並要有吃苦的心理準備。

研學旅行的產品特性是什麼?

4.食”,是文化的傳承

“食”,是文化的傳承,也是生活的錘鍊。在這裡,食並不能以吃飯來簡單理解,因為在研學旅行中,我們不僅是要給學生提供像普通遊客那樣的餐飲服務,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懂得珍惜糧食,踐行光盤行動。否則的話,很多人即使在搖籃裡都會讀鋤禾日當午,但以後仍舊浪費不停。這一點也是很多家長所看重的。

另外,就是所謂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我們飲食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文化的積澱和傳承。

以中西餐的差異舉例來說,不可否認西餐有簡單高效、不忌生冷等特徵,很匹配現代工業社會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狀態,和所謂的市場經濟接軌,但是我們中餐文化同樣博大精深,不僅追求色香味,而且還對健康有高的要求,又是人情往來的必要載體,雖然做飯和用餐需要更多時間,但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追求精緻生活的體現。

研學旅行的產品特性是什麼?

5.宿”,集體住宿學獨立

“宿”,這不完全等同於旅遊中對“住”的舒適與豪華追求,而主要是通過集體住宿,使孩子們平時自己不做的事情都要自己做,無論做得好壞,我們要傳遞給他們的信息就是未來生活靠自己,培養他們勞動光榮的意識,錘鍊他們動手的主動性,這樣的集體生活才有意義。

同時,住宿環境和安全性也是很多學生家長所關心的內容。

6.憶”,研學旅行的成果

“憶”,則是一場研學旅行活動下來以後的結果,也是價值的體現。

學生希望擁有一段精神愉悅的記憶,家長也會通過自己的孩子的回憶來審視此次研學旅行的投入是否物有所值。

研學旅行的產品特性是什麼?

如何讓學生不虛此行,獲取更多的信息,長更多的見識,豐富精神生活,這是一個充滿政治高度和文化內涵的大課題。

作為管理者來說,就是需要推動大量有價值且能經受時間磨礪的產品元素落地,比如友情、榮譽、認同感、歸屬感等,因為由這些元素所組成的記憶才能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