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之後的一個動作,把媽媽逗樂了

一件有趣的事

在大家和我們的萌娃相處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呢?孩子摔倒了,我們怎麼去處理的呢?是鼓勵孩子讓孩子自己爬起來呢,還是要怎麼做呢?

前幾天就看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一片草地上,孩子和爸爸在玩追逐跑的遊戲,玩的很開心,看來很享受這種來之不易的戶外 活動的時光,這個孩子大概有3歲左右,正處於懵懂可愛的事情,在跑的過程中呢,一不小心,孩子身體前傾,摔了一跤,然後摔倒在了地上。

孩子摔倒之後的一個動作,把媽媽逗樂了

孩子的玩耍

這個時候呢,他抬頭看了一眼爸爸,好像沒看到,然後呢就等了幾秒鐘,爸爸發現了,然後孩子小嘴一撇,哇哇的哭了起來,這個時候的爸爸趕緊跑過去安慰了一下孩子,跟孩子說別哭,爸爸在,然後抱起來哄了哄,剛剛抱起來,孩子哭的更厲害了,爸爸哄了好一會才哄好。

那這一切呢都被在不遠處的媽媽看的一清二楚,也看到了這個“小戲精”全部的表演過程,當看到孩子在爸爸回頭的一剎那的時候,孩子撇起嘴哭了出來的時候呢,媽媽沒有忍住,笑了出來,媽媽後來將事情的經過告訴爸爸的時候呢,爸爸也沒有忍住笑了起來。

三個明確的點

那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呢?很明顯的幾點:

首先,先不管孩子摔得疼不疼,孩子是成功的博取了爸爸的注意,然後獲得了爸爸的一段時間的哄哄抱抱,這個對於孩子來說可是非常實用和舒適的乾貨呢。

其次,孩子應該不會在什麼情況下都會哭,因為孩子是看到爸爸回頭看到自己之後才哭的,說明孩子摔了一跤應該在身體上問題是不大的。

第三,這個孩子很會看情況處理事情,他明確的知道爸爸在看自己,只要自己發出哭的聲音呢,馬上就會得到爸爸的抱抱,在加上一段時間的親暱。

兩種情況,四個處理

那這種情況我我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摔倒了,無非兩種情況起來或者哭

第一:爬起來,當然這個是建立在摔的不是很疼的情況下(這個呢也分為兩種情況)

情況1:孩子玩的很開心,不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而是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他很享受這個過程,不想因為一些事情而打擾自己的玩耍,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呢,孩子即使摔了一跤,孩子依然會爬起來繼續去玩。

這個情況表現在學校的時候是尤為明顯, 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梯、鞦韆蹦床等玩具的時候呢是非常享受這個過程中,中間不希望有任何時候的打斷,即使摔了一跤,老師過去了,他都說沒事,然後老師還想問一些什麼的時候呢,孩子就說,沒事我自己不小心摔倒的,然後就跑開了,

因為他害怕老師詢問時間過長而耽誤了自己玩玩具的時間了。

孩子摔倒之後的一個動作,把媽媽逗樂了

孩子在摔倒之後自己站起來


大家想一下是否有過類似的情況呢?即使我們攔著孩子跟孩子說,我看看,孩子也會很快的敷衍了事,之後進行他的遊戲去了。

情況2:孩子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玩,或者是父母在自己的旁邊,孩子很享受這個過程,但是呢對於活動的需求並不是很高。

這個就和開始我們描述的情況相反了,孩子會在地上稍微的趴一會,然後呢觀察成人的動向,看看成人是否有在往自己這邊看,如果沒有往這邊看的話呢,那就自己爬起來,如果有的話呢就是其他的情況了。

當孩子發現並沒有人看到自己摔倒,然後孩子自己爬了起來的時候呢,孩子的內心活動是在想,哎,沒有被爸爸媽媽看到,趕緊起來吧,地上還挺涼的,還是趕緊起來接著玩遊戲吧。然後就爬了起來拍拍身上的土繼續去玩了。

第二:哭一會,(這個呢也是要看具體的情況,和孩子是否摔得真疼)

情況1:就如我們開頭的描述一樣,孩子並沒有摔疼,為什麼他還要哭一會呢,因為他看到了爸爸往這邊看了,就說明,孩子已經明白了這樣的一個關係,就是隻要我一開始哭泣,那馬上爸爸就會抱我起來,所以呢,我就可以讓爸爸多抱一會,既然這樣的話呢,那我就在地上趴一會,哭一會,等著爸爸把我抱起來吧。

孩子摔倒之後的一個動作,把媽媽逗樂了

很多孩子會選擇哭一會


情況2:當孩子真的是摔疼了的話呢,孩子就會運用哭來去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的情緒的表達呢也是孩子正常的表達自己情緒的一種現象,他這個時候身體上的疼痛一方面通過哭來抒發情緒,另一方面呢也就是想要通過成人的安撫來去緩解這種情緒,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只要在我們的懷裡一會,就能夠很快的緩解自己的情緒。

那以上這些呢基本上包括了孩子在摔倒了之後的一些處理問題的情況,所以說,我們要學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當時所處的一個基本情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予孩子適當的處理的方法,而不用不管什麼情況都過去把孩子抱起來。

兩個極端,均不可取

那遇到這些情況,我們的處理方法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這裡呢,我們主要分析兩個不同的極端方向。

一、孩子經常因為自己的“小計謀”而經常得到成人的慰藉

這種情況下呢,孩子比較容易形成一種特別會看成人臉色來去進行處事的孩子,比較擅長察言觀色,孩子也會經常會運用一些方法呢去尋求成人的關注,久而久之呢,這種性格也會體現在孩子的生活和社會交往上面,當媽媽生氣的時候,他會主動的去找爸爸,當爸爸生氣的時候,他 會主動的去找媽媽。

自己的立場呢很容易就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同時呢,還會因為一些利益而改變自己的立場,等到孩子長大後,對於其社會交往上也有較大的影響,因為,這是一個比較工於心計的性格,會為了一些小的利益而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孩子摔倒之後的一個動作,把媽媽逗樂了

孩子摔倒之後的處理很中重要

二、長期得不到關注的孩子

如果孩子在我們面前撒嬌,摔倒了之後,抬頭看一眼我們,然後就哭一會的情況,我們沒有及時的關注,不想讓孩子因此而有性格上的影響的話呢,孩子就有 一種自己不被重視的感覺,久而久之呢,孩子就會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同時呢還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這種性格呢對於孩子以後的工作呢也是有一定的影響,孩子這種性格一旦性格就很容易會經常的不跟成人說心裡話,一些自己的想法呢也不會和自己父母和成人去說,慢慢的容易養成自閉的心理。

折中的方法,我們應該考慮

所以,我們在處理孩子摔倒這個問題的時候呢,走兩個極端是不可以的因為這兩個擠極端都會對孩子的性格養成產生比較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會一直從孩子小到孩子長大參與工作,所以我們要採取一種比較折中的性格來處理孩子的這方面的問題。

一、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

當孩子摔倒後,我們慢慢的走進正在哭的孩子的時候呢,孩子會有種安全感,這個時候呢,我們跟孩子說,讓孩子自己嘗試站起來,並且讓孩子嘗試自我察覺一下有沒事,如果沒事的話呢就繼續進行下面的活動,我們接著玩,如果比較疼的話呢,我們可以讓孩子告訴我們哪裡疼,然後給孩子進行一定的處理。

那這樣呢會讓孩子既有安全感的體驗,又有自我察覺和自我調整的時間,讓孩子覺得這些事情還是需要自己站起來去面對這些事情,不至於會讓孩子養成一種竊喜的感覺,這種感覺的建立很重要,這樣的處理,孩子能夠明白自己的需要,也能夠明白父母在處理這件事情時候的立場,不至於會隨著孩子而改變。

孩子摔倒之後的一個動作,把媽媽逗樂了

孩子學會自己爬起來很重要


二、適當的時候可以“涼一涼”孩子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孩子呢出現這種摔倒之後觀察成人動向的情況呢是一種和成人無形的耍賴,這種耍賴的時候呢,孩子會存在一定的僥倖的心理,孩子的這種僥倖心理的成功呢就會助長孩子這種僥倖行為的生長,慢慢的,孩子就會經常這個樣子。

當我們發現,孩子是觀察過之後再去哭的時候呢,我們可以嘗試先不去理會孩子,然後呢我們就會發現,一會之後,孩子會再抬頭觀察我們,但是呢,當孩子觀察到我們並沒有走過來或者靠近的時候呢,孩子就會嘗試著自己爬起來,然後抹抹眼淚向我們走過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詢問孩子,孩子剛剛怎麼了,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呢?讓孩子有一種訴說的機會。

孩子摔倒之後的一個動作,把媽媽逗樂了

也許孩子自己 就會爬起來


這樣呢,可以滿足孩子自己成長和鍛鍊自我的需要,也可以讓孩子有一種得到成人的關心和安慰的體驗,最後的關心孩子是一定有必要哦。這種方法適用於大多數的孩子耍賴的行為,我們都可以試著用這種方法來進行。

結語

那以上呢,是一些個人見解,孩子的一些“小聰明”或者“小戲精”的行為呢,在我們看來可能是一件很小,很好玩的事情,但是呢,我們成人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帶來不同的結果,這些結果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後面的習慣養成與性格的培養上。

孩子摔倒之後的一個動作,把媽媽逗樂了

我們對於孩子問題的處理就顯得很重要了


其實,我認為,孩子摔倒了或者遇到一些困難了的時候呢,我們儘量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或者想辦法去解決現在的困難,如果我們的孩子不能夠解決問題的話呢,也可以鼓勵孩子表達自己,並且尋求幫助。


所以,我們在面對孩子類似的情況的時候呢,要想辦法先觀察孩子,確定孩子的狀態,然後根據孩子的狀態來去進行適當的判斷,孩子的獨立的培養或者面對失去的態度的培養很重要,但是孩子的安全感以及性格的培養也都是不可小視的,我們都要照顧到。

你是否遇到過類似的“小戲精”的表演時刻呢,歡迎大家分享哦,

#育兒##家庭教育##親子教育#

#摔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