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是文官的傀儡吗?

楚人读史


先说结论:万历皇帝不是文官的傀儡,更不是任何人的傀儡。

从历史长河中来看,自宋代始,就几乎不再有皇帝被权臣架空的现象。

而明代这样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朝,就更不可能发生皇帝成为文官傀儡的情况了。

所以万历皇帝不会是文官的傀儡,也不可能是文官的傀儡。

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时间十分长久,不上朝的时间长达三十年,但依然牢牢把控着朝廷与权力。

这无疑是专制皇权发展到巅峰才会出现的现象。


历史潮流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解体,从秦汉到唐宋贵族门阀的消亡,专制皇权的权力是一步步提升的。

到了明清,俨然成就了专制集权的巅峰时期,所以巅峰之后就要走下坡路,清末专制集权体制便解体了,但这个问题在此不作说明。

从封建分封的体制到专制集权的体制下,权力集中是一种历史潮流。

在明代已经进入巅峰时期,所以文臣的权力不足以压迫皇权。

宋代吸取了唐末和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以文人治国,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就避免了此前军人执政的乱象。

自此军人执政的情况就几乎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所以明代的武将不足以对皇权造成威胁。

那么除了武将还有文臣、外戚和宦官,这几大群体自古以来都是皇权的威胁。

但是到了明代,这几大群体都不再足以成为威胁到皇权的力量。


明代政治基础

不得不说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是一个杀人狂魔,但也确实是一个精力旺盛,雄才大略的皇帝,其儿子明成祖朱棣也一样。

有了朱元璋制定出的政治基础,就让朝廷内外,无一人敢做大,毕竟中国人注重祖宗之法。

朱元璋以胡惟庸案废相,自此宰相一职便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宰相作为政府首脑本可以制约皇权,一旦废相便导致皇帝在在政府和宫廷独大,于是专制皇权的权力便极度膨胀。

明代设立内阁,内阁的权力显然无法和宰相相比,还时常受宦官制约。

再加上厂卫制度的监督和限制,可以说明代的文官活得十分憋屈。

也正是厂卫制度的设立,导致了暗无天日的特务政治,却让皇帝较为容易地掌控了文官集团。

在明代做官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保不齐就会有廷杖之罚,昭狱之害,性命之忧。

明代的妃子几乎都从民间选拔,其皇后几乎都为平民皇后,这是明代的进步。

由此,外戚就失去了贵族的根基,因为明代的外戚几乎都是平民,无法对皇权和朝政造成威胁和干扰。

中国从汉代开始的外戚干政就几乎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明代也规定了宦官不得干政,但明代却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宦官专权。

明代的宦官专权是废相留下的祸根,皇帝拥有了近乎绝对的权力,其亲近之人必然能够或好处。

宦官正是皇帝最为亲近之人,因为很多宦官都是从小伴随皇子长大的人。

但宦官本就属于无根之人,也没能掌握兵权,就只能依附于皇权兴风作浪,无法对皇权造成威胁。

明代皇帝牢牢把握住兵权,而且明代的兵制也让文官集团无法染指。

这一切的基础都让万历皇帝朱翊钧没有被架空的后顾之忧。


万历皇帝的作为

万历皇帝虽然三十年不上朝,但并没有让朝廷脱离自己的掌控。

在继位之初,万历皇帝朱翊钧还是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威望。

他任用张居正进行改革,整顿吏治,发展了经济,还处理了朝廷的贪官以及涉嫌谋反的大臣。

万历一直不立太子,也就让文官集团无法与太子勾结。

朱翊钧牢牢把控军队,还发动了万历三大征。

这一切手段都让文官集团无法威胁万历的权力,只是权力把控的再牢固也不能改变大明王朝走下坡路的趋势。

说到万历就不得不谈一下他爷爷嘉靖,这祖孙俩都是不上朝的皇帝,而且都将权力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

也正是在这祖孙俩手里,大明王朝开走走上穷途末路。

也许他们俩并没有发现这个趋势,甚至不在乎国家的衰落,他们只要自己过得好,没有人能威胁到皇权就足够。

从朱元璋废相开始,明代的政治就相较于历史上其他朝代恶化了。

明朝灭亡的原因也与此有关,恶之花必然结出恶之果。


天上人间文史鉴


对万历乃至明朝皇帝的风评,是以往往会施以贬评的后位承续王朝清朝的评价和秉持唯物史观的当代历史学家吴晗明史研究成果为基准而定调的,因利害关系、立场等之故,对大明王朝乃至包括万历皇帝在内的明朝十六位皇帝的评价普遍不高,有人说他们是“傀儡”,也有人说他们当中“奇葩”多,哪么这些评价准吗?符合历史事实吗?答曰,不准确也不完全符合事实,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说法已成定评,无法更改,今天借这个题目,说说题外话,勉强算是替明朝皇帝开脱吧,我不是史学工作者,也无民族沙文主义倾向,但把满蒙民族对汉族政权的评价作为定评定见,总觉得有点那个,所以,今天就知道和想到的约略说几点,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一、首先说一说,诟病最多最重的“懒政”即不上朝问题。“洪永仁”以后各朝继位皇帝都比较年轻,这些年轻的小皇帝每次临朝,由于年轻经验不足,本身错就多,再加上碰见一群爱挑刺、爱讲理的名利心重的文臣,小皇帝上朝就挨批,往往一张嘴就出错,做什么在他们眼里都不对,大臣七老八十娶妾正当,年轻的小皇帝给妃嫔们上个封号就不行,总是大臣有理,皇帝有错,因此,有些小皇帝视上朝为危途,于是,有的皇帝干脆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策略,能不上朝就尽量不上朝,皇帝不上朝也好不到哪去,还照样挨骂,只是听不到,耳根清净罢了。明朝皇帝不见大臣、不上朝,不等于不工作,许多时期仍然照常处理朝政,并牢牢控制住权利和政局,没有大权旁落和朝政失控的问题。皇帝轻轻一句话就能使权势熏天的刘谨、魏忠贤等权监立即土崩瓦解,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厂卫问题。设立厂卫的目的是为监督文武大臣,谁会愿意自己时刻被人监视?因此,大凡脑子正常的大臣一定会反对,无须多说。再就是厂卫设立问题,虽然设立的机构好像越过并贯穿整个明王朝,但实际上他们不是同时存在的,有时是撤一个再设一个,即便是同时存在,时间也很短,且断断续续,频繁调整,事情往往一解决,机构就弱化了,甚至撤并了,有明一朝276年,存在厂卫的年限不足20%。

第三、杖刑即“打屁股”。明朝立国的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不仅胸怀雄才大略,在制度设计方面也很有一套,因此,后世治世皇帝腾挪的余地很小,有明一朝,后继十多位皇帝,大约只改了两项,一是增设了“厂”的机构。二是让太监识了字。

“打屁股”听起来好像有失体统,显得粗鄙野蛮,其其实实出有因。因为有无叛逆之罪不得杀文臣的祖训在,因此,文臣在皇帝面前有恃无恐,比较放肆,皇帝治不了大臣的罪,也杀不了文臣的头,相反,也不知怎么弄得,在当时如果因为骂皇帝被撤职了大臣反而很光荣,复职时还可能升官,皇帝真没办法对付他们了,于是皇帝就扶持内廷太监,假手内廷势力钳制哪些彪悍的文臣武将,并采取家法式的法外刑“打屁股”给予惩罚,刚开始施行杖刑时还有点威慑力,一个阶段以后,不知什么原因,被“打屁股”成了一件光荣的事情,屁股上有伤,如同得了奖章,挂了光荣花,所以,官僚们根本不怕“打屁股”,还有人主动找打,直到后来此刑被太监们当成敲诈勒索的工具,并打死了人,才开始变味,找打的人才少了,因此,明后期也就不再有此法外之刑了。明朝文臣武将用语言打皇帝脸,皇帝用板子打大臣屁股。

第四、重用太监问题。从权利结构和权利制衡来看,用太监力量制约外朝官员是周以来就有的传统和习惯。一般而言,权利的结构是,外朝大臣为一方,皇帝为一方,当皇帝一方力量弱小时,黄帝往往会利用外戚或内廷太监的力量来增加制衡力,重用外戚风险更大,善后事更复杂,因此,不是特别情况根本不会重用外戚,所以,只有重用太监一途了。另外,太监也做了一些好事的,比如土木堡之变的大太监王振是中了举人才进宫的,根本不是书中说的泛泛之辈,文韬武略不亚于一些大臣,他说他让皇帝绕路或怕踩坏自家庄稼之说,是为了给皇帝开脱,背锅的,皇帝心中有数,否则,英宗复辟以后,不会重新安葬王振的。立皇帝刘谨领导并推行的变法范围和强度都很大,成果丰硕,后来张居正推行的改革措施许多还是借鉴或延续刘谨的想法或做法的。魏忠贤的魄力和大局观,比许多满腹经纶的柱国大臣并不差,这就是木匠皇帝朱由校朝权利和朝局不完全失控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由于他们是掌握了话语权、书写历史的文武大臣的对立面,加上绝嗣,加上背锅,因此,他们很难得到公正的评价。太监越坏,越能证明皇帝的愚昧和昏聩。还有不少方面,例如崇佛信道、不务正业的等等说法,因为已经太长了,就不说了,再说以上几点也勉强可以包括在内了。

明朝皇帝评价不高,除了评价出自敌对王朝外,还有后续封建王朝中断、激烈党争以及由于皇帝寿限较短等原因,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们自己不争气。

最后一句话答题,包括万历在内的明朝皇帝,虽然懒惰怪异,但个个都是运用权利、玩弄权术的高手,其中万历帝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徐大乎


明朝国势走向

首先明朝是在由朱元璋在推翻前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明朝前期经过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明成祖的永乐盛世,仁宗宣宗的仁宣之治,后经孝宗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于公元1644年在农民起义和关外新兴政权清朝的夹击下走向了灭亡。

下面我要讲一下明朝是怎样一步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

明太祖在建立明朝后,为社会缓解社会尖锐的矛盾,同时也为稳定和巩固统治,在中央废丞相,设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后因皇帝政务太过繁重,后明太祖又设置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政事。后又设置锦衣卫加强对朝臣的监控。

明成祖在推翻建文政权后继续推行削藩,加强君权.巩固自己的统治,解除了明初藩王实力,之后谁也撼动不了中央政权的稳定,维护和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开设东厂.依靠特务统治来打击政敌,剪除异己,达到皇权专制的目的,同时完善内阁制度.这种体制是明成祖朱棣对他子孙后代留下的丰富遗产,明王朝能够维持长久的统治和它重要的关系.

明宣宗时授予票拟权,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部权尽归内阁”,同时皇帝授予司礼监宦官掌握票拟权,从而达到二者分权的目的,最终权力尽归皇帝,因而万历皇帝不是文官的傀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