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斥“键盘侠”到呼吁大家成为“键盘侠”,是我被洗脑了吗?

网络的互联互通,打破了过去主要面对面口耳交流的传统。在微博、贴吧、论坛等等下,借助着发表、评论的功能,任谁都可自说自话。有别于熟人社会面对面交流的时候,那时迫于时空局限正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哪怕心里有恶言、嫌隙,摆到面上交流的时候却总是体面的,客气的;而如今的隔着屏幕,蓝光映衬下的脸却多显狰狞,总是恶语相向,不明事实却急于发言。在看过许多事件“真相”的不断反转;见证了热议事件网民风评的一阵阵急转;网络暴力事件的频发。越来越多的人抨击“键盘侠”,我也不例外。


我也曾不乏评论,附和、批判键盘侠:“信息时代,键盘似乎成了我们最锐利的武器。一方书桌。一台电脑,一副键盘,和(四声)着一知半解自认为的真相,披着言论自由的外衣,掩盖了真正的思考,用键盘轻松占领高地。”并悲观的评论“公正如何做是好?大概终究只是个任人涂抹的小姑娘”
那么我们究竟贬斥“键盘侠”的什么行为呢?
大抵不外乎键盘侠们随意站队,结合《乌合之众》所言,在群体中他们表现出:“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说理方式是“夸大其词,不断重复,言之凿凿,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 ;对待不同看法是“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但这仅仅是键盘侠的特点吗?
其实这是我们所有人的特点,试想如果不注重言辞,以言语暴力的方式实现抨击键盘侠的所谓正义,此时我们是否也变成了键盘侠呢?
同时在近期不断热点事件的发酵与反转中,我发现了“键盘侠”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对事件的关注与讨论促进真相的揭露。

在密尔的著作《论自由》中正确揭示了思想和讨论自由对探知真相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其所说的:“因为在人类心智方面,片面性总是通则,多面性却是例外”“,“在每一个可能出现不同观点的科目上,真理取决于在两组相互冲突的理由之间达成的平衡。”
将网友们的评论自由看作上述所言的讨论自由 ,很多时候正是由于他们的持续关注和评论才推进事情真相的不断披露。只要有人发声,即便是错的,也有助于真相的揭露。如果没有反对的声音、没有不同讨论的声音,那么真理发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就会无法实现,同时认知与事件的真相也无法推进
。密尔在著作中如是说:“即使被迫沉默的观点本身是错误的,它也可能,而且通常总是包含部分真理;而且,由于任何主题上的普遍观点或主导观点很少是或从未是全部真理,那就只有借助于敌对观点的碰撞才能使所遗留的真理有机会得到补充。”
由此观之我们应该倡导发声与讨论,并勇敢做个“键盘侠”,但其前提是在方式上要有节制,不得超出公平讨论的界限,小心谨慎地形成这些意见,并且永远不把它们强加于人”,改变我们自身或多或少的网络暴力行为。

所以现在的我反而更加关注键盘侠的积极作用,并呼吁大家做个节制的“键盘侠”。

不知此文能否引起大家的共鸣与思考,写下你的评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