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李鸿章有什么看法?

好好好,挺好的!


李鸿章晚清时期的国家栋梁,一个时代的开创者,中国近代历史的开拓者,可以说他才是第一个真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大家都知道清朝的衰亡没落完全是统治者的愚昧无知闭关锁国引起的,因此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中国近代的贫穷落后完全是清朝统治者的愚昧引起的,直到它灭亡以后的半个多世纪,留给整个中华民族的创伤依旧存在!



统治者虽然昏庸无能但是当初走进朝廷统治中枢的汉人大臣却并没有完全无视国家的衰败,他们凭借着对国家的未来负责任的态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这些人包括左宗棠,沈葆桢,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人,而在众多自强运动中李鸿章可谓是最务实与实干的!



早在剿灭太平天国起义的运动中,李鸿章就亲身体会到了洋人先进武器的威力,当时中国没有一家自己的近代化军工企业,军队所装备的步枪,火炮,弹药等全都要从西方进口,但是清朝因为失去了江南的大部分国土,使得朝廷的税收受到大规模缩减,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武器弹药,为此李鸿章经过努力从西方采购了一批生产武器弹药的机器,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军工企业———上海三枪枪炮总局!



太平天国和捻军灭亡以后,李鸿章真正的从地方走进了大清帝国的权力中枢,开始了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胆改革!在李鸿章的支持和主持之下中国先后建立起了近代化的海防,近代化的海军,近代化的铁路,邮局,军事学堂,西式医院,近代化的港口,和一大批的军工企业,最著名的就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也就是现在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李鸿章因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被后事称为卖国贼,但是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李鸿章所签订的那些条约并不是他心甘情愿想要做的,说白了李鸿章只是统治者的棋子而已,,,,,,但是李鸿章不愿做的和想做的都做了!不愿做的被逼的做到了彻底,想做的却没有做的彻底!无论如何李鸿章都可以称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人物!


帝国中兴


“我敬李鸿章之才,我惜李鸿章之识,我悲李鸿章之遇。”这是大学者大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看法。

(李鸿章)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谓是天资聪颖,二十四岁便中了进士,可以说年少有为,不自卑。

仕途期间,弃文从武,参与了剿灭太平天国运动,除去捻军起义,主持洋务运动等一系列大事件。

李鸿章一生有太多扯不掉的标签,比如贪财嗜功,处事先论利害,再言是非。

李鸿章常说:“人以利聚,鸟为食来。”

据粗略统计,李鸿章财产超过上千万两,而巨额财产的来源:

一是旧渠道,官场上的“潜规则”和战争中的劫掠。

二是新渠道,洋务运动的获利。

中国第一条近代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批军工厂,第一条电报线都有李鸿章的影子。

(李鸿章与外国代表)

据记载“淮军初到上海,饷项匮乏,食米之外,仅酌给盐菜资。及接仗克城,人人有获,每向夕无事,各哨聚会,出金银宝堆案,高数尺许,遇发饷时,多寡不较也。”对手下的为所欲为都这般纵容,而作为淮军第一把手的李鸿章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

日本首相伊滕博文评价他说;“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一生有太多扯不掉的标签,比如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代表清政府向日本议和。

(《马关条约》签订)

“他挨了一枪,抵了一亿两白银,却两次沦为国人眼中的汉奸和卖国贼,个中苦痛,无奈又和几人能知……”

在北洋舰队被揍得体无完肤时,我们就应该想到,议和便是变相宰割。没有一个屠夫需要和猎物讨价还价,屠夫只是享受主宰的快感。

谈判前,伊滕博文便放出风声,必须赔款三亿两白银,以及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李鸿章据理力争,被堵得面红耳赤。在之后的谈判中,李鸿章不幸被一名日本刺客打中头部,险些毙命。

(李鸿章受枪伤)

瞬间,国际舆论哗然,指责日本的言论一边倒。伊滕博文甚至亲自到病房探望李鸿章,表示歉意。

李鸿章拒绝大手术,简单包扎之后继续谈判,并且利用这一个突发事件在谈判中大做文章。在几乎苦苦哀求里,清政府少赔偿了一亿两白银。此后,李鸿章终生不履日本土地。那一年,李鸿章已经六十二岁了。

李鸿章一生有太多扯不掉的标签,比如一直作为落后时代的“背锅侠”,至死方休。

(《辛丑条约》签订)

李鸿章临终前,签订了此生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中国在之后四十年里,连本带利赔款七亿白银。虽然如此屈辱,但总算保住了国家,也勉强可以说是“转危为安”了。

《辛丑条约》签订几个月后,李鸿章忧疾而终,死不瞑目。

(各国代表签字)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这或许是一句实话,或许是一句戏谑。不过弱国无外交却是事实。不论你多么有外交手腕,不论你多么能辞善辩,一句“不服我就打”便可以堵得你哑口无言,节节败退。

李鸿章像是晚清最后一个裱糊匠,最后一块遮羞布。

正如李鸿章所说的真相:“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读史先森


李鸿章是个捡芝麻丢西瓜的人!去欧洲考察采购军火,老外一挺马克沁机枪加1000发子弹要3000俩银子,他觉得贵所以买了爱卡壳的格林机炮!后来赔款2亿俩银子,他倒是签字了!现在看来就是拿十分之一赔款出来采购的军火也能把日军打成马蜂窝吧!其它的事我就不想说了,类似这样的例子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