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美詞,“天地一孤嘯,匹馬又西風”,真是驚豔

文|张强强;

欢迎关注“文化点心铺”: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学无止境,每天陪伴!

宋代冷门诗人的一首美词,“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真是惊艳

人生在世,不过匆匆百年,多数人都如过客一般,默默无闻,不为人知。可是,又有多少人,如皓月、如繁星,即使历经千载,依然在历史的天空绽放光芒,被人们铭记于心?他们中的有些人,尽管名字听起来很陌生,但他们为后人留下的东西,却足以光耀千载。

就像在诗词的世界里,有些诗人仅凭一首作品就能够名垂千古。例如,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就是如此。它是宋代冷门诗人方岳的一首绝美词作,词中一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真是惊艳千年!全词如下:

宋代冷门诗人的一首美词,“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真是惊艳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方岳(宋)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吩咐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公元1048年,即宋仁宗庆历八年,北宋著名词人欧阳修出任扬州知州。他虽然在扬州仅呆了不足一年,却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修建平山堂。登堂远望,江南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尽收眼底,似乎与堂齐平,故曰“平山堂”。在欧阳修去世以后,苏轼曾多次来到平山堂缅怀老师。

宋代冷门诗人的一首美词,“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真是惊艳

一个世纪以后,南宋诗人方岳因外出求仕,途经扬州而来到了平山堂。站在堂上,诗人俯仰天地,缅怀先贤,不禁心潮起伏。于是,他就以苏东坡《黄州快哉亭》一词的韵脚,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词作言辞慷慨,情致深婉,韵脚铿锵,将一片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融入景物的描写中,成为难得的词坛佳作。

词作上片侧重写景。开篇“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寥寥数语,就写出了江南秋日雨天和晴天的特色。其中,词人独创性的以“碧”形容秋雨,即写出了江南的秋日依旧处处青绿,连秋雨都映成碧色,又写出了秋雨过后,山色、田野仿佛为碧绿的雨丝染过似的,变得更绿了。

宋代冷门诗人的一首美词,“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真是惊艳

这样鲜亮的秋色,人的心情本来是应该愉悦惬意的。可是,“江南江北愁思,吩咐酒螺红”,词人的愁情弥漫“江南江北”,借酒浇愁。那么,他此时的愁是传统文人常见的悲秋吗?不是!而是另有原因。当时,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江北失陷,江山社稷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怎能不令人忧愁?

紧接着,“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则表明词人此刻正在羁旅途中。他乘坐小舟穿过重重芦叶,四处漂泊,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故乡。可是,离家已久,菰菜莼羹的美味仅剩一缕回忆。一抬头,他望见一只南归的大雁。然而,词人壮志未酬,此时也无话可托。

宋代冷门诗人的一首美词,“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真是惊艳

而后,“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一句是说:词人醉眼朦胧中北望黄河、洛水,却缥缈难觅。眼看江北那片大好河山,只能白白地断送在敌人之手,何时能够收复呢?这样的遗恨,此时只有浸没这片夕阳中。这轮“夕阳”既是词人眼前所见之景,又是南宋小朝庭命运的象征。

词作下阕侧重抒情。“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不知不觉,暮色从四面袭来,几乎要把山影淹没了。诗人满怀愁绪,回望苹洲之外,只觉群山与诗人的眉头一样都在愁苦中紧蹙。其后,“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采用王羲之和苏轼、欧阳修的典故,感叹自已盛年不再,年华老去,却仍然壮志未酬。

宋代冷门诗人的一首美词,“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真是惊艳

接下来,“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依旧紧承前文,叹息时光荏苒,人生苦短。平山堂曾经的杨柳,再也不复从前了。烟雨寂寥,岁月无情,连英雄豪杰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磨灭在尘世中,何况像我这样的凡人呢?真是何等无奈,何等悲愤!

最后,词人将积蓄的情感喷发而出,发出长叹。“天地一孤啸,区马又西风”,天地茫茫,似乎只有我一人。我纵使长啸浩叹,又有何用?但是,我还是要迎着西风骑着马,继续踏上征途!这一句极有画面感,情绪激越,表现了词人九死未悔般的坚韧与不屈,十分惊艳。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