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三农应该包括哪些,根据你的了解分享一下?

中国当归村新农哥


三农包括:农村,农民,农业。这三个总结起来就是我们平时所听到的“三农”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增收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如何让农民增收问题很重要,农民没有任何自己有效机构保障劳有所得,农民的农产品价格定位处于市场波动中,农产品价格与农民劳动价值严重背离,很多农产品价格没有完全包含农民的成本,一般仅仅体现农民的劳动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在价格体系中农民的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教育成本、子女抚养成本、医疗成本、养老成本、住房成本等往往都被价格认定所忽视,富裕的农民可以说没有一个是依靠真正种地发家致富的,主要依靠经商办企业、多种经济、土地或房屋出让、资源转让或外出务工等。

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和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当前农民劳动效率低下和劳动强度高是“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的关键。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劳动一年很多仅仅能解决温饱或温饱都难于解决。要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和减低农民劳动强度的关键是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与产业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自动化需要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只有产业化企业化农业才有能力开辟销售线路,才能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只有农业企业化产业化才能形成产供销一条龙集约化,农业才有出路,否则农业只能停留小农经济,永远成为中国难题和困惑。

农业产业化企业化是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自动化紧密联系的,也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自动化产业化企业化才能实现农民向农业产业化工人的转变,才能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和降低农民劳动强度,解决“三农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兄弟的切盼,也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大事。

解决“三农问题”一是要发展农业科技,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农业效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二是建立农民协会组织,政府建立农产品价格体系考核制度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保证;三是农业产业化(山地经济林业、绿化林、自然林、果园等)企业与农业科学研究建立桥梁联姻;四是建立农民与城镇市民互动机制,建立联合发展农业企业的机制和桥梁,农民以地为资本与城市工人技术和资金为资本开办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采用工资制与企业红利制度结合。



大莉妹


一、什么是“三农”和“三农问题”

“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三农”问题是一个大系统,“三农”与“非农”是一个更大的且更为复杂的系统,具有易相发展关系的特征 。 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

二、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1、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健全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广“大园区+小农场”发展模式和托管服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元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土地有序规范流转。

2、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多权同确”,全力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确权颁证,持续推进农村集体林权改革,扩大林地流转规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集体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是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大力培育农业领军企业和人才,优先培育发展蔬菜、水果、水产、畜禽等加工企业,填补行业领域空白。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园区(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等带动模式,进一步完善利益分享和风险防范机制。继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

4、是全力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回引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技土专家等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探索设立乡村就业创业引导基金,加快解决用地、信贷等困难。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支持创建一批返乡创业园,创业合作社。

三、2020年党中央一号文件,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1、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完成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

2、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脱贫攻坚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短板必须补上。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政策措施必须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坦然淡定的心


三农一般来说,分为三个方面:农村,农业,农民,这应该是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下面我就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浅谈一下我个人的见解。农村,是农民劳动和生活的地方,我们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农村,就应该了解它的地里环境,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农业产业,农民的劳动和生活情况等等。农业,是农民从事的行业,总体来说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三个方面。农民,是在农村从事农业和生活的人,我们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农民,就应该了解他们的日常劳动,日常起居,日常生活等等。其实我个人觉得,农村是农民和农业的载体,农民依靠在农村从事农业而生活,而农业则依靠农村的农民而运作,所以说农村其实就包含了农业和农民,农业和农民是农村的一部分,凡是在农村的,或者是以农村为背景的方方面面,都是三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