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尽全力买的房,居然是个坑?


拼尽全力买的房,居然是个坑?

不管楼市是看衰还是看涨,想要买房的心始终在躁动。

我国楼市二十来年的楼市发展,为老百姓画下了一条近乎神话的曲线,对不少人而言,想要实现阶级的跨越,买房始终是最好的方式

不仅开发商、中介在炒作各种概念,寻机入场的购房者本身就做着房产升值,身价翻翻的美梦。

需要注意的是,概念是好的,但套路同样是满满的。

学会在热炒的概念中看清本质,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入坑,不白白掏空家里的六个钱包。

拼尽全力买的房,居然是个坑?

盛行的高铁城

人们总说买房看交通、看人口流动,随着高铁建设的加快,高铁城这一概念日渐盛行。

不少朋友经常会问,所在城市要通高铁了,会不会涨啊?这个楼盘,隔壁就是高铁,未来潜力大不大?

事实是,高铁城根本不稀罕

全国有300个地级市,而高铁站却有500多个……

也就是说,买房不管自住还是投资,都可以忽略所谓的“高铁城”宣传。

大部分高铁站周边几乎没有核心产业,更多是概念规划,且一般都设置在偏僻郊区,周边荒凉,配套稀少,不符合自住需求。

从投资的角度看,高铁站只是人流集散地,难以为周边带来有效人流。而对于多数三四线城市而言,高铁站实际上是高等级城市对低等级城市的一场变相掠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便捷的交通带来的,更多的是年轻劳动力对外的探索和迁移。

拼尽全力买的房,居然是个坑?

泛滥的新区

曾经,在很多城市的新区买房,房价涨幅是妥妥跑赢老城区的。

但必须注意的是,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到了中后期,且全国县级以上的新区超过3500个,到最后真正能发展好的,可能5%都不到

对新区无脑投资,早就行不通了。

想要入手的新区房子有较高的升值潜力,购房者需要从多方面考虑。

首先,最好有市政府搬迁过去,这样医院、学校等资源和人口就会快速跟随导入;其次,该新区至少是城市第二就业中心的规划,有产业才有发展;此外,一般新区面积都很大,要挑最靠主城区、最核心的板块,才有保障。

不具备以上条件的新区,价格或许很诱人,但入手后却是鸡肋的存在。

配套设施推进缓慢,自住生活不便利,想要出手却又缺乏流动性,且房价难有起色。

拼尽全力买的房,居然是个坑?

虚无的城市群

除了新区,近几年很多省会城市周边的小城市,都在用城市群炒作,开发商或中介更是一口一个城市群发展红利。

事实上,这些都是虚概念,兑现周期绝对超出你的预期

因为单核心城市群,会长期虹吸省内其他城市的资源,直至榨干。

只有当人口和产业经济达到目前一线城市的水平,才有能力对外溢出资源,带动周边城市发展。这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而且按照国际概念,真正的城市群一般是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

在当下中国,真正能称之为超级城市群的,只有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以及京津冀城市群

这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均对周边有溢出效应,例如北京隔壁的天津、深广旁边的莞佛、上海周边的苏杭,都凭借独特优势,吸引人口迅速扩张。

以杭州为例,53%的房子是被省外购房者买走的。

拼尽全力买的房,居然是个坑?

热炒的学区

再来看看始终备受关注的学区房。前段时间,深圳的“深高南事件”、北京的“多校划片”在牵动广大家长的同时,也引发了地产圈的广泛关注。

在教育均衡化持续深入推行的背景下,如何购买学区房,才安全且能升值呢?

“多校划片”是大趋势,未来会在更多城市推行。此情况下,曾经越是顶级的学区房越容易成为被平均的对象,因此房价下行的风险也越大,是需要规避的投资选项。

此外,即使有好学位,也不要去碰超小户型,或者奇葩户型的房子。积分政策一旦调整,首先被开刀就是这种小面积和“异类”。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关注房子的土地性质,房屋性质,必须得是住宅

拼尽全力买的房,居然是个坑?

通货膨胀的时代,房子没有增值,就是资产在贬值

从行情来看,下半年一二线城市还有刚需撑着,而三四线城市无疑将进入最艰难的时期。

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近期的会议定调,也意味着短期涨势化为泡影,购房者想要依靠买房致富,需要更加谨慎。

别让拼尽全力买的房,成为难以填平的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