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上的電磁彈射器成功,是否說明中國的航母即將超越美國?

邱醫生的小情人


首先航母是一個綜合戰鬥群,是各種高科技的綜合集群,電磁彈射成功也只是改變了艦載機起飛方式,提高了航母載機數量以及增強了起飛頻率,從而提高了航母的打擊能力,但電磁彈射系統本身對整個航母戰鬥群戰鬥力並不能起決定作用,整個航母戰鬥群戰力是由防空,反潛反艦,偵查通訊指揮,艦載機數量、航程、所帶導彈性能、飛機是否隱身是否具備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等一系列能力綜合體現,所以我們航母要超過美軍需要從全面追趕超越才能說超過,當然電磁彈射成功是值得可喜可賀!


moonwolf1


不能,原因很簡單:航空母艦是一個多系統綜合體,彈射器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部分作用同樣重要。況且,航空母艦運行經驗美國一直是獨霸全球,除了“硬實力”之外我們更不能忽視的是“軟實力”。


電磁彈射想必大家在網上看了一大堆了,基本原理就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這是一個大概高中課本的物理知識。當然,實際應用當中肯定不止這幾個字這麼簡單,裡面涉及到電磁學、機械等等工程問題。這裡存在一個事實:雖然電磁彈射更先進一代,但電磁彈射和蒸汽彈射在技術上沒有太大的繼承性,所以即便沒有發展過蒸汽彈射器也可以直接進入到電磁彈射時代,這就是中國能直接發展電磁彈射的原因。但是有了電磁彈射就等於技術上和美國平等了嗎?顯然不是,一艘完整的航空母艦當中彈射器只是其中一部分,況且沒有彈射器照樣可以放飛艦載機(短距或滑躍起飛)。除了彈射器之外,動力系統、損管系統、船電系統等等都是一艘航空母艦的一部分。拿動力系統來說吧,美國現役的10艘“尼米茲”級和1艘“福特”級全部為核動力推進,所謂核動力就是擯棄了傳統的燃油鍋爐,通過核反應堆鏈式反應產生的能量產生蒸汽推動蒸汽輪機或發電機驅動航空母艦。由於核裂變釋放的能量巨大,所以幾乎等同於無限續航力,直接裁減掉艦用燃油油箱,提高航空彈藥和航空燃油攜帶能力,間接提高航空母艦持續作戰能力。

“尼米茲”級使用的是2臺A4W型壓水反應堆,單堆熱功率600兆瓦,驅動4臺蒸汽輪機,總輸出動力26萬馬力。而“福特”級反應堆為A1B,熱功率比上一代的A4W還要大,驅動11.5萬噸的“福特”號達到30節以上的航速。船用核反應堆不同於核潛艇反應堆,由於核潛艇堆單堆功率小,所以必須靠“堆數量”才能達到航空母艦需要的動力要求。而世界範圍來看,只有美國有航空母艦用核反應堆建造經驗,蘇聯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也沒有完工。中國的001“遼寧”和002“山東”都是燃油鍋爐+蒸汽輪機驅動模式,003有說是電推,但根本還是常規動力模式。當然,可能中國海軍暫時沒有遠洋作戰的需求,但也確實沒有成熟的船用核動力系統出現。


當然,上面只是拿動力系統做了一個例子。除了硬件問題之外,還有個軟實力問題。什麼是軟實力?就是實操經驗和設計經驗,有這麼句話:所有的規則都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美國的航空母艦經歷了二戰和戰後幾乎所有的大大小小局部戰役戰爭,所以在實際航空母艦操作經驗上是最強的,而實操經驗直接影響到下一代航空母艦的設計。舉個例子:美國的“氪金”損管,之所以美國的艦艇有超強的損管能力就是在一次次事故中發現問題,不斷修改消防系統和艦員損管操作。

還有飛行甲板,飛行甲板佈局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航空作業效率,斜角甲板達到多少度可以包保證起降作業同時進行?升降機安排在什麼位置可以保證艦載機升降作業的效率最大化?這都是通過數萬次甚至數十萬次的艦載機起降作業和甲板調度得出來的經驗,然後反饋到下一代航空母艦的設計。

防護水平,二戰的航空母艦咱就不說了,畢竟比較古老,設計理念和現代也不一樣。但是美國在2005年5月將8萬噸級的CV-66“美國”號航空母艦當做靶艦擊沉,其目的就是測試航空母艦不同部位受不同形式打擊後呈現的效果,得出數據後改進下一代航空母艦的防護能力。

所以有了彈射器就能達到美國航空母艦的水平了嗎?顯然不是,中國目前自主設計的航空母艦隻有2代,沒有經歷過高強度實戰和足夠次數的甲板調度。所以實際設計水平和航空母艦艦員的操作經驗都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雛菊西瓜Peterpan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官方消息如下:

中國海軍委託湘電集團製造安裝在下一代航母上的電磁彈射器。已經在2012年製造出多臺樣機,目前在上海的海軍科研部進行地面測試。據報導,新一代003型航空母艦將會安裝電磁彈射器。根據網上洩露的照片,改進型殲-15可能正在進行彈射實驗


實際上,電磁彈射並非我國有計劃,印度也有:

印度海軍正在考慮研發電磁彈射系統,應用在其第二艘國產航母維沙爾號上。目前,印度海軍正在對電磁彈射技術進行評估,尚未有明確的相關信息。

相比蒸汽彈射器,電磁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第一,它的重量輕體積小。

電磁彈射器只有20噸,佔用空間很小。

而蒸汽彈射器非常巨大,佔據航母大量的空間。


第二,它使用更方便。

電磁彈射器採用電能作為動力,電力充電只需要幾分鐘而已,幾乎隨時可以迎戰。

而蒸汽彈射器需要大量蒸汽,每彈射一次就要600多公斤,使用前要花費10多個小時儲備蒸汽。

所以,顯然蒸汽彈射器已經過時。

第三,它可以自由調節。

電磁彈射器其加速度可以精確地控制,針對重型的戰鬥機和小型的無人機可調節不同能量輸出,以適應其不同起飛速度要求。

蒸汽彈射器雖也可以調節,但只有幾個檔次,對於艦載機重量有著嚴格的要求。

簡而言之,如果友軍飛機在美國航母迫降,是難以用蒸汽彈射讓它起飛的。

如果解放軍使用電磁彈射器,航母性能就會有極大的提高。

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指出:“中國電磁彈射技術上航母完全沒有問題,這項技術甚至領先於美國。”

然而,我國目前並沒有確定在新的航母上使用電磁彈射器。

根據西方媒體的持續偵查,我國目前仍然在同時試驗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

這客觀說明,我國對於電磁彈射器的性能並不太能吃得住。

俄專家評中國第3艘航母:若用電磁彈射風險大。這種彈射器需要大量電能,而002型的非核動力裝置可能無法提供。同時還有另一項目,對中國軍艦建造具有重大意義,這就是為大型水面艦艇建造綜合電力推進系統(IEP)的工作。俄專家認為,就002型航母而言,這種技術還與另一創新技術即電磁彈射器同時使用。從美國軍艦的經驗來看,使用電磁彈射器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同時,在2017年海軍軍事專家李傑就曾表示:“電磁彈射雖有諸多優勢,但蒸汽彈射技術相對成熟,可靠性更高,從蒸汽彈射過渡到電磁彈射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李傑的意思很明確,試驗中電磁彈射器的性能也許真的非常優秀,超過美國。但航母是用來打仗的,必須具有最強的實用化性能。電磁彈射器真的上艦以後,需要相應的一系列配套,這個目前未必能夠做到,那麼電磁彈射器就不能有足夠的性能發揮。

另外,實驗室技術同實用技術,是有區別的。

以美國為例,它當然不可能只有福特級航母上面的電磁彈射技術,應該還有更先進的。

但後者在完全超過現在實用技術,並且沒有很大提高的情況下,美國人是不會採用的。


個人認為,新航母使用電磁彈射器的可能性較小,恐怕還是需要蒸汽彈射器進行過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