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丨智慧城市建设的“湘潭样本”

何为新基建?“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到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以及新业态、新动能的培育发展。

新基建不仅是对冲疫情影响、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地方政府纷纷布局新基建,为发展蓄力赋能。湘潭也在积极谋划推动新基建,抢占新一轮发展机遇。从今天起,我们推出“新基建 新机遇 新挑战”系列报道,展现新基建在湘潭的发展状况。

“新基建 新机遇 新挑战”系列报道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翁灵娜 杨阳

什么是智慧湘潭?

以交通为例,城区所有路口采用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策略,由过去的“车看灯”变成现在的“灯看车”,全市因事故导致的拥堵下降30%,城市拥堵指数下降20%,道路高峰期平均车速提升5~8公里/小时。

智慧交通让出行更顺畅、更舒心。这只是智慧湘潭的一个侧面。

智慧城市是现代化信息社会背景下,针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核心,推进城市发展模式智慧化的改革创新系统工程。智慧城市建设为湘潭发展开启了新视野,带来了新路径,注入了新动能。如今,智慧政务、智慧警务、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正呼啸而来。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和重点,智慧城市建设将让湘潭市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新变化、新惊喜。

缘何生?惠民、善政、兴业

早在十年前,湘潭就敏锐地捕捉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先机,而这与“新基建”的内容不谋而合。2011年,借着数字化发展的东风,“智慧湘潭”应运而生。湘潭市出台了“智慧湘潭”5年建设规划。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的重大决策部署。

顾名思义,新型智慧城市就是智慧城市的升级版,技术性更强、建设难度更大、规划设计更为严谨。时不我待,奋而争先。湘潭市立即投入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当中。“新型智慧城市是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目前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加大力度抓,湘潭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就能走在全省前面,打造成湘潭的新亮点。”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发出了动员令。湘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启动。

相关工作随即紧锣密鼓推进。湘潭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顾问、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的最高规格的市智慧湘潭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市大数据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负责智慧湘潭建设总调度、总协调、统筹、管理等全面工作。建立了专家智库,启动湘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规划设计。《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决定》《湘潭市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湘潭市信息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相继印发。

通过智慧湘潭建设,湘潭市将形成广覆盖、高效率、线上线下一体的惠民服务,实现联动管理、全局智慧、一体执法的精准化城市管理,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肩负惠民、善政、兴业的责任和使命,智慧湘潭迎风加速奔跑。

如何建? 打造PPP模式的“国家样本”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站在新的起点上,智慧湘潭建设如何发力,考验着湘潭执政者的智慧。

思路清,才能方向明。智慧湘潭建设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划。正所谓,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尽管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网络不能互联互通、数据资源不能共享共用等阶段性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规划没有“一盘棋”。

直面智慧湘潭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一套公用的基础设施、一个通用的功能平台、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一套全程的标准体系、一套全时的安全保障体系”的总思路和总规划,力争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行业的互联共享。

方向有了,钱又从哪里来?这是项目启动、持续推进的关键因素。智慧城市项目投资大,仅凭政府自身财力难以为继。采取什么样的运作模式,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效能。

经过反复学习考察、讨论研究,湘潭市决定采取PPP模式,由市产业集团代表政府出资,并与招标后确定的总服务商组建项目公司——湘潭智城联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城公司),进行智慧城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构建全新的投融资、建设、管理和运营机制。智城公司作为智慧湘潭建设和运营主体,承担项目总投资、总建设、总集成、总运营。

“与政府自建相比,PPP模式利用社会资本,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有利于项目推进。”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型智慧城市PPP项目被纳入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整体打包的PPP项目。

为了落实规划建设的总集成,湘潭市进一步明确了“八统三分两不”的原则。八统,即统一归口管理、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基础数据库、统一共享交换、统一共性应用开发、统一安全防护、统一项目管理流程、统一投资决策机制;“三分”,即具体业务应用分部门、分层级、分步骤推进;“两不”,对未纳入智慧湘潭实施的信息化项目财政不安排预算资金,现有信息化平台、系统未迁移至智慧湘潭平台的不再安排运维经费。

“项目运营是智慧湘潭建设的核心目的之一,也是智慧湘潭采用APP合作模式的根本所在。”智城公司负责人介绍,运营运行的意义就是经营数据、网络、平台、系统、渠道等新型经济要素,带动数字经济和产业发展。

目前,市大数据中心和智城公司负责人正研究制定智慧湘潭运营项目清单,通过授权特许经营权的方式,优先推进具有民生效应、经济效用的项目建设,实现智慧湘潭PPP项目建设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有效减轻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财政压力。

怎么走?共建共享云平台,互联互通大数据

当前,高新区高新路与幸福路交汇处的东南角,一项目工地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今年底,湘潭市大数据中心及运营中心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届时,湘潭的“大脑中枢”也将启动运行,最终实现全市政务外网“一网互通”、数据资源“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群众办事“一次都不用跑”。

推动“大脑中枢”高效运转,关键在数据,难点也在数据。“前期,我们加快推进各级各部门的数字平台建设。接下来,我们将着力在数据联通及共享上下功夫。”市大数据中心负责人介绍。

按照规划,湘潭智慧城市PPP项目总投资28.57亿元,包括5个基础平台(大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库、政务外网及安全、标准体系、物联网基础平台),以及“N”个深度应用(各级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建设的部分)。截至今年4月,47个子项目已启动建设,其中智慧政务、智慧警务、智慧城管等8个已部分完成。

“项目的实施不仅能满足城市个性化需求,比如,针对市政照明设施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管理人员有限和管理控制方式落后的问题,利用智慧路灯子项目的建设来提高城市照明的精细化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带动地区产业发展,通过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以数据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智城公司负责人说。

建数据,这只是智慧湘潭建设的第一步。评价智慧城市建得好不好,关键看数据是不是共享以及数据共享量。

为此,湘潭市将完善三套保障体系,包括制定完备的法制保障体系、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构建统一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智慧湘潭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出台以及数据采集、治理、开放、共享、应用等领域的制度和标准的制定,为全市大数据工作的统筹推进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消除全市各级、各部门数据交换共享的壁垒,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和安全。构建统一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政府机要信息和公民个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营造安全有序、高效协同的网络生态环境。

数据共享,最终目的是实现数据应用开发,便民利民惠民。今年年底前,湘潭市将建成架构统一、分级管理、共建共享的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过理顺数据共享机制,强化数据治理手段,实现数据应用开发。此外,重点打造一门式通办APP公共服务枢纽平台,按照“减环节、减时间,少证明,少跑腿要求,设计好APP内的公共服务总目录,将当前分散的各部门线上服务功能整合到一个APP终端,实现民生服务的数据共享交换,公共服务的一键随时随地办,群众咨询办事的一次都不用跑。着力构建大脑化城市治理综合决策枢纽平台,为湘潭市城市治理决策服务提供全域流通,全景呈现,全时响应的大数据分析以及研判、监控、预警、应急等大数据服务,实现城市数字治理“一屏尽观、一网尽管”。

正是看到了智慧湘潭建设的强大优势及发展潜能,京东、华为、阿里、腾讯等龙头企业纷纷落地湘潭。相信今后,按照“以市场换技术、资源换资本、平台换产业”的模式,越来越多的智慧产业将在湘潭落地、开花、结果。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