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蓋吳起義說起,聊一聊“三武一宗”滅佛之一的北魏太武帝滅佛

寫在前面:

“三武一宗”四次滅佛運動,於佛教發展而言其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於佛教信眾而言其打擊是沉重而殘酷的。那麼,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所主導的滅佛則是“三武一宗”滅佛的第一次,也是最為殘酷、最為血腥的一次。關於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這次滅法的原因是複雜的多元的。但在眾說紛紜的分析中,都較為一致地將北魏的蓋(音ge,三聲)吳起義作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佛的起因和導火索。那麼,今天我將從北魏的蓋吳起義說起,與大家聊一聊“三武一宗”滅佛活動的第一次北魏太武帝滅佛……

由蓋吳起義說起,聊一聊“三武一宗”滅佛之一的北魏太武帝滅佛


北魏蓋吳起義

北魏的蓋吳起義是以起義軍首領名字命名的一次起義,和陳勝吳廣起義一樣,只不過是朝代不同、性質不同而已。

蓋吳按照大的範圍來講屬於匈奴人,因居住在盧水一帶(今青海西寧附近),又被稱為匈奴的一支“盧水部族”,因此也將蓋吳成為盧水胡人。古代史料也好,現在文獻也罷,都將北魏的殘暴的政治壓迫、沉重的苛捐雜稅、不當的民族政策等等,作為蓋吳起義的時代背景和發起原因(今天我就不做交代了,等以後專門寫一篇關於蓋吳起義的加以分析)。但不論什麼原因,年僅29歲的蓋吳,率領盧水部族在一個叫杏城(今天陝西洛川附近)的地方是揭竿而起,舉起義旗,最開始我估計蓋吳也沒有太長遠的打算,而北魏皇帝拓跋燾更沒有將這小小起義放在眼裡、擱在心上,以為派兩個將領、給點軍隊就能很快平息掉。可是讓蓋吳本人和北魏雙方都預料不及的時,居然在短時間有10餘萬人群起響應。這下蓋吳可就不比剛起步時候嘍,竟然要真的和北魏朝廷分庭抗禮,而北魏皇帝拓跋燾也坐不住了,唯恐皇位不保,就率大軍御駕親征。

由蓋吳起義說起,聊一聊“三武一宗”滅佛之一的北魏太武帝滅佛


既然本文只是將蓋吳起義做個由頭,我也就不對雙方廝殺做詳細介紹了。總之經過一系列的你來我往,轟轟烈烈的蓋吳起義被北魏朝廷鎮壓了,但奇怪的是蓋吳本人的最後去留卻沒有詳實記載(這個我就更說不清了,反正最終被鎮壓了)。就在太武帝拓跋燾平叛蓋吳起義的過程中,為蓋吳起義愁眉不展之際,竟然在長安的一個佛寺居然搜查出了大量兵器、釀酒工具、金銀財寶、淫亂密室等等。這對於平叛征程中的太武帝拓跋燾來講是個巨大刺激,就以沙門與蓋吳私通謀反為名,下令在北魏全境內滅除佛教。這也就開啟了太武帝拓跋燾主導的滅佛。

小結。在鎮壓平叛蓋吳起義的過程中,因為發現寺院裡面有大量兵器等物,而成為太武帝拓跋燾發起滅佛的導火索。但這次蓋吳起義絕不是拓跋燾發起滅佛的主要原因,至於沙門與蓋吳圖謀造反之說或許有之,但充其量只是拓跋燾發起滅佛的眾多原因的直接原因,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拓跋燾先是建造石窟,推行佛法,而後來個180度大轉彎冒天下之大不韙發起滅佛呢?

北魏太武帝滅佛前的序幕與滅佛後的結果

太武帝拓跋燾在繼承皇位之初,對於佛教的態度還是十分推崇的。

《魏書》記載:世祖初即位,亦遵太祖、太宗之業,每引高德沙門,與共談論。於四月八日,興諸佛像, 行於廣衢, 帝親御門樓, 臨觀散花, 以致禮敬。

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所發起的滅佛是一蹴而就,還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漸變過程呢?滅佛之後北魏佛教又是一個怎樣狀態呢?

北魏太武帝滅佛前的序幕。太武帝拓跋燾在正式發起滅佛行動之前,已經發起了對佛教及其信眾的遏制與打壓。一是徵召沙門子弟入伍。我們都知道,北魏是太武帝拓跋燾一朝實現對北方大部統一的,而這一統一過程是以拓跋燾的南征北戰為前提。雖然最終統一北方大部,但多年戰爭使得北魏兵源捉襟見肘,入不敷出了,為了補充兵力太武帝拓跋燾曾在公元437年,下令將沙門中身強體健的人徵召入伍。

《魏書·釋老志》載有:尋以沙門眾多,詔罷沙門年五十以下者。

說白了,就是下令將北魏寺廟中50歲以下的出家人,強行徵召入伍。二是禁止私養沙門。在強徵沙門入伍之後的第三年,太武帝拓跋燾再次下詔,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私養沙門。

《魏書·世祖紀》載有: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有私養沙門、師巫及金銀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遣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過期不出,師巫、沙門身死,主人門誅。

這一詔令可以說是對徵召沙門子弟入伍的強有力補充,而且交上次詔令更加嚴厲,對於被私養的沙門、師巫工匠等人處於死刑,而對於私養者則是滿門抄斬。

北魏太武帝滅佛後的結果。太武帝拓跋燾在平叛蓋吳起義途中發現了長安佛寺藏有大量武器等,於是就頒佈了嚴厲的滅佛詔令。可在執行詔令過程中處於監國位置,又篤信佛教的的太子拓跋晃,雖曾力權父親拓跋燾暫緩執行、不殺少殺,但終究沒有抵擋住其父親拓跋燾滅佛的決心。而在滅佛行動接近尾聲時,拓跋燾在大宦官宗愛的煽動下,將拓跋晃給逼死了。之後拓跋燾又被宗愛給弄死了,正式因為拓跋燾被弄了,由拓跋燾發起的,已經開展6年的滅佛行動才被動地結束。6年的滅佛行動,使得北魏的佛教基本被清除,也正因此,

太武帝拓跋燾主導滅佛被人們稱為“三武一宗”中國歷史上四次佛教法難中最為殘酷的一次,被稱為佛教的“血光之災”。

由蓋吳起義說起,聊一聊“三武一宗”滅佛之一的北魏太武帝滅佛


小結。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所主導發起的滅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對佛教的由抑制打壓到殘酷鎮壓的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漸變過程。也正因此,所引發太武帝拓跋燾發起滅佛行動的原因也不可能是一元,而應該是多元複雜的。

北魏太武帝滅佛的原因

由前文可以得知,太武帝拓跋燾御駕親征蓋吳起義途中發現長安一寺廟私藏大量兵器等物,於是就以寺廟與蓋吳共謀造反為名發起了滅佛行動,這一點也基本被大多數人所認同,視為為太武帝滅佛的導火索和直接原因。那麼除此之外,到底還有其他什麼因素促使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主導發起的滅佛的呢?

沙門與蓋吳涉嫌私通謀反是太武帝滅佛的直接原因。太武帝拓跋燾下令滅佛的導火索就是發現在長安一寺廟內私藏大量兵器,以及佛教戒律中明令禁止的酒色財等有關的實物。放開酒色財不說,但就在寺廟中發現大量的兵器這件事就非同小可,想一想漢朝的周亞夫,不就是因為在家中發現了盔甲兵器,成為壓死周亞夫的最重要的一根稻草。而此時太武帝正在為蓋吳起義弄得焦頭爛額,居然在平叛途中一個寺廟藏有大量的兵器,這可是威脅到鮮卑拓跋家族的江山社稷啊。由此太武帝將寺廟中的兵器與正在風生水起的蓋吳起義兩者聯繫起來,也是有道理的。也正因此,這一事件成為太武帝拓跋燾發起滅佛的催化劑和導火索。

消除佛教及其信眾對於政權統治的影響是太武帝滅佛的間接原因。如前文所述,太武帝拓跋燾通過南征北戰、東討西伐,最終實現了對北方大部的統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保存這一成績,沒有士兵保障是不行的,沒有後勤支援是不行的。也正因此,太武帝拓跋燾在正式滅佛之前,先後兩次下詔令對佛教及其信眾加以遏制和打壓。這兩次詔令也是太武帝滅佛量變積累的具體體現。

遏制太子拓跋晃尊崇佛教是太武帝滅佛的主要原因。太子拓跋晃應該說是一個比較虔誠的佛教徒,也是佛教傳播的極力推崇者。具體表現:一是拓跋晃有個師父叫玄高就是個佛教徒;二是當太武帝發起滅佛時,拓跋晃是多次力薦其父親緩行、慎行。太子拓跋晃尊崇佛教與拓跋燾的政治考量是格格不入,因此太武帝曾頒佈的禁止私養沙門就是針對拓跋晃,旨在敲打敲打一下拓跋晃,可是拓跋晃根本不理那鬍子,依舊我行我素,後來拓跋燾由將拓跋晃的那位佛教徒師父個殺了,拓跋晃依舊不改。拓跋燾為了江山永固,而發起滅佛,可是仍為讓拓跋晃回心轉意。萬般無奈,最後拓跋燾竟然廢掉太子拓跋晃。拓跋燾作為父親恨鐵不成鋼,作為帝王為了江山永固,這應該是其滅佛的主要原因。

小結。關於太武帝拓跋燾滅佛的原因,都是我們通過史料記載來儘可能還原出其滅佛的原因來,但說白了太武帝拓跋燾內心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誰也不可能獲悉。總的說來,太武帝拓跋燾發起的滅佛,主要還是出於為了維護和強化拓跋家族的政權統治。

最後小結

歷史總是喜歡開玩笑,有時候呈現給我們的總是事與願違。太武帝拓跋燾為了使自己南征北戰打下來的江山永固,發起了滅佛,換掉了太子。可是滑稽的是,拓跋燾的繼任者文成帝拓跋濬登基不久就解禁復佛。從太武帝拓跋燾發佈第一份“詔罷沙門年五十以下者”開始,到拓跋燾的繼任者文成帝拓跋濬解禁復佛的長達15年時間裡,雖然對佛教及其信眾進行限制打壓、血腥毀滅,但並沒有徹徹底底摧毀佛教存在的土壤,反而經過這一次打擊,佛教在北魏煥發出勃勃生機,也正因此,讓我們再今天能夠在山西大同和河南洛陽見到象徵佛教蓬勃發展的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由蓋吳起義說起,聊一聊“三武一宗”滅佛之一的北魏太武帝滅佛

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予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